社畜快看!每週上班超過「這個時數」 小心誘發兩大疾病上身!
潮健康/外電編譯
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為111年台灣第二大死因;事實上不僅肥胖、高血壓和膽固醇水平升高等會導致心臟病發生,「工作壓力」的無形增加,可能也是引起心臟病發的一大元凶。美國心臟協會(AHA)旗下刊物《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發表研究稱,長期職場上的壓力積累,最終可能導致心臟病患病風險暴增1倍之多。
美研究:上班
長期「付出回報失衡」 男性「冠心病」風險暴增1倍以上
來自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研究團隊,招募6,465名來自加拿大的白領族群,平均年齡約為45.3歲。受試者在研究開始時並沒有任何心臟疾病問題,研究團隊要求他們完成問卷調查,以評估其工作壓力和工作中經歷的「付出-回報失衡」。研究團隊亦從醫療管理資料庫中,檢查了有關心血管疾病事件的信息,以確定在18年的隨機訪問期間,有多少受試者罹患心臟疾病。
經由18年的隨訪,調查顯示有571人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數據分析顯示,與工作壓力較低的男性白領相比,遭受較大工作壓力、或「付出-回報失衡」的男性,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增加了49%。更重要的是,工作壓力過大且付出-回報失衡,2大指標皆符合的男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飆升至103%。
研究團隊亦發現,經歷過長期且慢性的工作壓力,其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與其他幾種心血管風險因素相似。另外,與2種工作壓力相關的風險,幾乎與肥胖相關的心臟病成因相同。然而,研究人員並未發現女性受試者的工作壓力與心臟病之間存在關聯。
女性過勞罹患冠心病機率低? 專家判斷體內「1激素」具保護作用
主要研究作者Mathilde Lavigne-Robichaud博士表示,該研究無法在女性心理社會工作壓力源與冠心病之間建立直接聯繫,表明需要進一步研究各種壓力源與女性心臟健康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儘管如此,男性和女性在心臟病風險方面的生理差異,可能解釋了性別造成患病風險的差異。「具體來說,雌激素的保護作用可能發揮了作用。」
然而,關於工作壓力或工作中的付出-回報失衡,是否會增加心臟病風險的因果關聯,仍需要進一步研究釐清。雖然壓力通常起因於高要求和繁重的工作量,但當員工覺得自己在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沒有得到任何回報(例如認可或加薪)時,就會出現付出與回報失衡的情況。
每週工作55小時以上者注意!
WHO示警:心臟病、中風風險更高
工作壓力的增加,往往也與「加班」行為脫不了關係。世衛組織(WHO)和國際勞工組織(ILO)曾在《Science Direct》期刊中發表研究,表明2016年中每人一週工作至少55小時,有398,000人死於中風、347,000人死於心臟病;2000 年至 2016 年間,因工時過長導致的心臟病死亡人數增加了42%,中風死亡人數增加了19%。
世衛組織表示,上述狀況以男性居多,約占總比例的72%,其中以西太平洋和東南亞地區的人以及中年、老年勞工中尤其嚴重。研究結論是,與每週工作35至40小時的勞工相比,每週工作55小時的勞工,中風風險暴增35%,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也增加了17%。
世界衛生組織更表示,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3年期間,導致全球工作環境和型態驟變,許多企業面臨縮編或倒閉的命運,而這間接導致原本在職的員工工作時間更長、容易暴露在過勞的危險之下。因此政府與企業必須致力於讓勞工身體保持健康,具體而言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 政府可以執行禁止強制加班措施,並嚴格限制勞工工時過長問題。
2. 雇主可以安排更靈活的工作時間,同時應與勞工商議最長的工作時間。
3. 員工間可以共享工作時間,以確保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55小時。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睡滿8小時早上還是累到爆? 營養師建議:睡前做「1件事」代替滑手機、追劇
加班不僅效率差還會讓人「變笨」? 研究證實:記憶力、執行力比不加班者更差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