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观影时身体晃动评估及用户兴趣估计研究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7 00:14:25 阅读量: 2 订阅数: 12 

### 3D 观影时身体晃动评估及用户兴趣估计研究
#### 1. 3D 观影身体晃动评估研究
在 3D 观影过程中,身体晃动及相关动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旨在测量 3D 图像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通过稀疏密度(SPD)评估身体晃动减少情况的方法。
##### 1.1 研究背景与方法
- **生理指标与研究假设**:自主神经活动的一些参数,如心率变异性、血压、胃电图和皮肤电反应等,可用于研究视觉诱发运动病(VIMS)。研究假设在观看立体图像时,观察到的重心(COP)高密度会降低,SPD 可作为测量 VIMS 的有用指标。
- **实验对象与环境控制**:选取十名健康的日本受试者,年龄 23.6 ± 2.2 岁,他们居住在名古屋及其周边地区,且都曾经历过晕动病。为确保身体晃动不受环境影响,将运动室温度调至 25 °C 并保持黑暗,所有测试在上午 10 点至下午 5 点进行。
- **实验设备与图像呈现**:受试者佩戴 HMD(iWear AV920),随机呈现三种图像:直径 3 cm 的视觉目标(圆形)、常规 3D 电影(球体不规则靠近和远离受试者)和使用 Olympus power 3D 方法创建的新 3D 电影(与常规 3D 电影球体运动相同)。
##### 1.2 实验过程
- **数据记录**:受试者先在稳定计(G5500)的检测台上以罗姆伯格姿势站立 1 分钟,然后以 20 Hz 的采样频率记录 COP 晃动。前 60 秒保持罗姆伯格姿势,后 60 秒采用宽站姿(脚跟中线间距 20 cm)。在整个过程中,受试者通过 HMD 观看一种图像,并在稳定测量前后填写 SSQ 问卷。
- **指标计算**:计算临床常用的稳定图指标,如“晃动面积”、“总轨迹长度”和“单位面积总轨迹长度”,同时还估计了新的量化指标,如“SPD”、“链的总轨迹长度”和翻译误差。
##### 1.3 实验结果
- **SSQ 结果**:不同图像呈现下,SSQ 各得分无显著统计差异,但观看常规 3D 图像后,恶心(N)和定向障碍(D)得分有所增加。新 3D 图像观看后的得分与静态图像观看后的得分差异不大。
| 电影类型 | N | OD | D | TS |
| --- | --- | --- | --- | --- |
| (II) | 11.4±3.7 | 18.2±4.1 | 23.7±8.8 | 19.8±5.3 |
| (III) | 10.5±4.4 | 17.4±4.9 | 19.5±6.6 | 18.0±4.9 |
- **稳定图分析**:观看电影时的晃动幅度往往大于控制组。常规立体电影观看时,COP 密度降低。宽站姿与罗姆伯格姿势下的稳定图对比显示,COP 在前后方向(y)有较多移动,宽站姿时在横向(x)方向扩散较大。
- **Double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