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无障碍与功能性文盲群体:对人机交互、设计和测试的启示
发布时间: 2025-08-16 02:22:24 阅读量: 3 订阅数: 15 


人机交互手册:理论与应用
### 通用无障碍与功能性文盲群体:对人机交互、设计和测试的启示
#### 1. 引言
在过去十年里,通用无障碍性在系统设计领域备受关注。尽管在满足身体残疾者和老年人的需求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认知障碍者的需求却大多被忽视。近4500万美国成年人受文盲的严重影响,这表明通用无障碍运动并未真正实现“通用”。虽然许多人呼吁采取行动,但相关研究数量仍然较少,且这一话题在人机交互和人类因素的主流教材中也被明显遗漏。
互联网的普及促使人们在为认知障碍者提供便利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W3C发布的《网络内容无障碍指南1.0》敦促设计师考虑这一群体的需求。然而,许多新兴指南往往模糊且不具体。接下来将探讨如何在系统设计中满足功能性文盲用户和学习障碍用户的需求,包括这一群体的特征、问题的严重程度、读写能力与学习障碍的关系,以及设计实践和可用性测试的建议。
#### 2. 定义群体
解决这一群体的问题,首先要对其进行有效定义。常见的标签包括“功能性文盲”“认知障碍者”和“学习障碍者”,这里主要讨论功能性文盲和学习障碍群体。功能性文盲指缺乏在现代社会中正常生活所需的文档和定量读写能力,这一视角能提供全面的人口统计数据,但对潜在原因和有效解决方案的阐述较弱。学习障碍则用于描述信息处理方面的各种障碍,通常认为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关,该视角虽主要关注学龄人群,但为定义这一群体的特征、病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
功能性文盲的成因复杂且相互交织,包括教育程度低、阅读障碍、其他学习障碍和社会贫困等。许多成年文盲在儿童时期未被诊断出学习障碍,因此不清楚自身问题的根源。虽然难以确定低读写能力人群中学习障碍者的具体数量,但可以肯定这一比例相当可观。
#### 3. 群体规模
美国功能性文盲的现状不容乐观。1992年的全国成人读写能力调查显示,约23%(近4500万)的美国成年人处于最低读写水平。其他读写水平从二级到五级逐渐提高,教育程度低是导致功能性文盲的一个重要因素。自1972年以来,美国高中完成率增长缓慢,未来教育程度仍可能是成年人读写能力低下的关键因素。
大多数读写专家认为,一级和二级水平的人群缺乏在社会中成功生存的基本技能。2003年的调查显示,散文和文档读写能力没有显著改善,只有定量读写能力略有提高。目前尚无大规模研究衡量学习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普遍程度,但不同来源的估计显示,约5% - 20%的人口受到学习障碍的影响。
功能性文盲和文盲并非美国独有的问题,全球约有8.76亿成年文盲,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在发达国家,估计约有1亿功能性文盲。这些数据凸显了这一问题的全球性。
#### 4. 纳入功能性文盲的必要性
过去,人机交互领域对读写和学习障碍问题的研究不足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这一群体很少在教育环境之外与技术进行互动。但如今,信息技术无处不在,无障碍技术已成为获取信息、参与政府事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认知障碍者受《美国残疾人法案》保护,雇主有义务为披露残疾情况的员工提供工作场所便利。然而,低读写能力带来的耻辱感使许多人不愿披露自己的问题,从而导致这一群体被边缘化。
在医疗保健领域,功能性文盲与有读写能力者之间的数字鸿沟尤为明显。医疗保健行业在实施信息技术以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大多数医疗材料的读写水平远高于普通美国人的水平。医疗保健部门有道德和经济责任满足低读写能力人群的需求,因为低读写能力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且每年因低读写能力导致的额外医疗成本保守估计达730亿美元。
近年来,数字鸿沟的定义已从经济因素转向功能性读写能力。低成本设备的普及和公共设施中互联网的便捷接入减少了经济障碍,但界面和交互设计的不足仍然是技术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之间的重要区别。由于学习障碍是终身的,且很少有低读写能力的工人接受读写培训,因此更好的设计和适当的便利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 5. 群体特征
功能性文盲常被称为“隐形”残疾,许多人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或因耻辱感而不愿披露。学习障碍涵盖了广泛的信息处理障碍,如阅读障碍、计算障碍和书写障碍等,这些障碍源于神经生物学因素,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学习障碍会影响个体的读写、推理和数学技能,导致获取、处理和保留信息的能力受限,长期的挑战和失败还可能导致自尊心低下。
然而,许多学习障碍者具有正常或高于正常的智力,只要提供适当的便利措施,他们就能完成大多数认知任务。此外,老年人群中低读写水平的比例较高,这可能与较高的辍学率、缺乏特殊教育服务和认知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因此,为低读写能力人群设计的便利措施也可
0
0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