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商业网络的十步生存指南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7 00:35:04 阅读量: 5 订阅数: 11 


Web Services, E-Business, and the Semantic Web: WES 2002
# 新兴商业网络的十步生存指南
## 1. IT 一切围绕业务
在商业领域,信息科技(IT)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支持业务流程。无论是大型企业、小型公司还是服务提供商,用于自动化业务任务的技术,其相关性都源于业务需求。在商业网络的技术图景中,核心抽象概念是“业务”,而非服务、资源等。业务流程决定 IT 需求,信息服务、资源和网页都与业务相关,不能孤立存在。商业网络实现了企业间交互的自动化,涉及客户、供应商、IT 服务提供商和管理服务提供商等各类企业,如下图所示:
```mermaid
graph LR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客户企业):::process -->|交互| B(供应企业):::process
A -->|交互| C(IT 服务提供商):::process
A -->|交互| D(管理服务提供商):::process
B -->|交互| C
B -->|交互| D
C -->|交互| D
```
互联网催生了 B2C、B2B 和服务提供商三种商业模式,使 IT 与业务活动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导致 IT 管理者在投资决策时,需直接考虑对企业盈利的影响。IBM 的 Lou Gerstner 曾说:“在成功的企业中,业务战略和 IT 战略几乎难以区分。如今,约一半的 IT 投资由业务部门经理主导,而非首席信息官。”这促使技术发展转向基于“业务质量”的系统管理,而非单纯的服务质量考量。因此,实现 IT 与业务的融合对技术和技术人员至关重要。
## 2. 浅尝辄止的交流
企业热衷于采用电子方式执行业务活动,因为他们希望业务流程可预测、可靠且高效,同时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但他们也希望保留对资产和活动的控制权,并确保电子业务安全。所以,企业需要松散耦合的技术。
从技术角度看,利用成熟且广泛应用的互联网和 HTTP 技术,结合 SOAP、XML 和 WSDL 增强文档内容和交换协议,是理想选择。这种方式不会在防火墙留下新漏洞,具有可预测的稳定性,易于集成到遗留系统,且便于未来扩展。这正是 Web 服务的特点,尽管其分布式计算技术简单到让计算机科学家不满,但这种“简单性”却是其广泛应用的关键。此前一些复杂的先进技术,如 ATM、CORBA 或原子广播,因难以被接受而未能广泛应用。
B2B 计算的现状类似于通过信件(或电子邮件)交流,而非直接对话。企业发送 XML“信件”给合作伙伴,对方解析后按规则执行,必要时再回复 XML 信件。这种方式消息传输少,交互模式简单。虽然对人类来说繁琐,但计算机处理长文档并无困难,软件实现者的工作也相对简单,所需培训较少。这些因素共同促使 Web 服务成为广泛应用的技术,遵循了商业网络技术的黄金法则:企业希望交流,但不希望深入探讨。
## 3. 标准驱动行业,互操作性驱动标准
有人说标准成就了互联网,在 Web 服务领域,标准对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W3C 和 OASIS 就是两个标准制定组织。若想在互联网服务中盈利,就必须遵循 Web 服务标准,否则无法与潜在合作伙伴连接。这意味着服务提供商将使用符合标准的实现平台,并从了解如何将解决方案融入标准的供应商处购买产品。显然,技术公司引领标准制定工作,有助于树立领导地位并快速推出产品。
为更好地理解,我们将商业网络模型扩展到业务和业务流程之外。业务流程中的每个活动都作为服务执行,通过 Web 服务标准访问。该模型具有递归性,每个服务可能通过业务流程实现,而业务流程中的活动又通过访问其他服务执行。因此,最初的业务抽象在信息技术中体现为“一切皆服务”的范式。
Web 服务依赖于两个方面:通信协议和执行服务。XML、SOAP 和 WSDL 等标准的主导地位意味着,尽管我们将一切视为服务,且许多有趣的技术挑战存在于服务层面,但当前 Web 服务的发展主要受标准协议的推动。以下是 Web 服务相关标准及其作用的表格:
| 标准 | 作用 |
| ---- | ---- |
| XML | 用于结构化数据表示,使数据在不同系统间可交换 |
| SOAP | 定义了消息交换的协议,实现分布式系统间的通信 |
| WSDL | 描述 Web 服务的接口和操作,便于服务的发现和调用 |
## 4. Web 服务:互联网堆栈的最后一层
Web 服务正逐渐成为互联网堆栈的最终层次。在这一层之上,将开发服务构建块和特定领域的本体。互联网堆栈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底层的网络协议到上层的应用,而 Web 服务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使得不同系统之间能够方便地进行交互。
Web 服务处于这样一个关键位置,它整合了之前各层的功能,并且为未来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通过 Web 服务,企业可以将自己的业务功能封装成服务,供其他企业或系统调用,实现业务的集成和扩展。以下是互联网堆栈的简单示意图:
```mermaid
graph LR
classDef layer fill:#FFF6CC,stroke:#FFBC52,stroke-width:2px;
A(物理层):::layer --> B(网络层):::layer
B --> C(传输层):::layer
C --> D(应用层):::layer
D --> E(Web 服务层):::layer
E --> F(服务构建块和本体层):::layer
```
从图中可以看出,Web 服务层是连接应用层和上层服务构建的桥梁,它的稳定性和通用性对于整个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
## 5. 全球商业网络的兴起:合同至上
随着商业活动的数字化和全球化,一个全球性的商业网络正在逐渐形成。在这个网络中,合同成为了企业之间交互的核心。不同企业之间需要签订各种合同,以确保业务的顺利进行。这些合同的精确程度各不相同,但都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
合同规定了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服务的提供、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在商业网络中,合同的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合同的签订、执行、监控和变更等。为了实现有效的合同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和系统。以下是合同管理的主要步骤列表:
1. **合同签订**:双方协商合同条款,达成一致后签订合同。
2. **合同执行**:按照合同规定的条款履行各自的义务。
3. **合同监控**:实时监控合同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4. **合同变更**:当业务情况发生变化时,对合同进行相应的变更。
在全球商业网络中,合同的管理不仅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流程,还需要与外部合作伙伴进行协同。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合同管理系统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 6. 语义灾难的来临
在商业网络中,语义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由于不同企业使用的术语、概念和数据格式可能存在差异,当进行信息交换和业务交互时,就可能会出现语义灾难。例如,一个企业使用“产品”这个术语,而另一个企业可能使用“商品”,这就可能导致信息的误解和错误处理。
语义灾难会影响企业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合作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引入语义技术,如本体和语义标注。本体是对领域知识的形式化表示,它定义了术语之间的关系和概念的层次结构。通过使用本体,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语义对齐,提高信息交换的准确性。以下是解决语义灾难的一些方法列表:
1. **建立公共本体**:企业之间共同定义和使用一个公共的本体,确保术语和概念的一致性。
2. **语义标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语义标注,明确其含义和上下文。
3. **语义映射**:当不同系统之间存在语义差异时,通过语义映射技术将其进行转换。
虽然语义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语义灾难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本体的维护和更新、语义映射的复杂性等。
## 7. 核心技术问题:多方对话
在商业网络中,多方对话是一个核心技术问题。多个企业之间需要进行复杂的交互和协作,如何实现高效、安全和可靠的多方对话是关键。多方对话涉及到多个方面,如消息的传递、协调机制、安全认证等。
目前,Web 服务提供了一种基本的通信机制,但在处理多方对话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多方交互过程中,如何确保消息的顺序性、一致性和安全性是一个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开发新的技术和协议。以下是多方对话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表格:
| 问题 | 描述 |
| ---- | ---- |
| 消息传递 | 确保消息准确、及时地传递到各个参与方 |
| 协调机制 | 协调各方的行动,避免冲突和混乱 |
| 安全认证 | 对参与方进行身份认证,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
解决多方对话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管理和业务等多个方面。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多方对话机制,才能实现商业网络中企业之间的高效协作。
## 8. 管理隐身
在商业网络中,管理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传统的集中式管理模式逐渐被分散式管理所取代,管理变得更加隐蔽和自动化。企业不再需要通过繁琐的人工干预来管理业务流程,而是通过自动化的系统和工具来实现。
管理隐身的实现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动化脚本。这些技术可以实时监控业务流程,自动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供应链管理中,系统可以自动监测库存水平,当库存低于一定阈值时,自动触发补货流程。以下是管理隐身的主要特点列表:
1. **自动化**: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业务流程的管理和控制。
2. **实时监控**:实时监测业务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3. **智能决策**: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智能决策。
管理隐身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灵活性,降低管理成本。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 9. 商业网络的局限性
商业网络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它将反映出创造它的社会的局限性。例如,社会的法律、文化和道德观念会影响商业网络的规则和行为。如果社会存在不公平、不诚信等问题,商业网络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商业网络的局限性还体现在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例如,网络带宽、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等都会限制商业网络的发展。此外,不同地区的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差异也会导致商业网络的发展不平衡。以下是商业网络局限性的主要方面表格:
| 方面 | 描述 |
| ---- | ---- |
| 社会环境 | 社会的法律、文化和道德观念影响商业网络的规则和行为 |
| 技术基础设施 | 网络带宽、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等限制商业网络的发展 |
| 地区差异 | 不同地区的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差异导致发展不平衡 |
虽然商业网络存在局限性,但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可以逐步克服这些问题,推动商业网络的健康发展。
## 10. 商业网络必将实现
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局限性,但商业网络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增加,商业网络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商业网络的实现将带来许多好处,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同时,它也将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创新。为了实现商业网络的目标,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以下是实现商业网络的关键因素列表:
1. **技术创新**:不断推动 Web 服务、语义技术、多方对话等技术的发展。
2. **标准制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确保企业之间的互操作性。
3. **合作与协作**:企业之间加强合作与协作,共同构建商业网络生态系统。
总之,商业网络的未来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共同推动商业网络的发展。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