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是对影像在ENVI中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监督分类之后应该做什么
时间: 2025-08-04 08:59:15 浏览: 9
<think>我们在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时,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是非常关键的工具,它可以展示不同时期各地类之间的转化情况。根据你提到的步骤,你已经完成了ENVI中的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监督分类,得到了两个时期(例如T1和T2)的土地利用分类图。接下来制作转移矩阵的步骤如下:###步骤1:确保分类结果一致-两期分类影像需具有**相同的分类体系**(如你提到的6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筑用地、未利用地)-两期影像应**在空间上精确配准**(地理坐标和像元大小一致),否则会导致转移分析错误###步骤2:将分类结果转为相同格式(可选)建议将分类结果转为ENVI格式或TIFF格式(保持空间对齐),便于后续处理。如果两期影像分辨率不同,需重采样至相同分辨率。###步骤3:使用ENVI的"ChangeDetectionStatistics"工具1.**打开ENVI软件**,加载两期分类结果(如`classification_T1.dat`和`classification_T2.dat`)2.在工具栏中选择:**`Toolbox→ChangeDetection→ChangeDetectionStatistics`**-*输入T1时期分类结果*:作为基准图像-*输入T2时期分类结果*:作为比较图像3.设置输出参数:-**输出类型选择**:"Matrix"(生成转移矩阵)-可勾选"OutputClassificationImage"以输出变化图(每个像元显示从某类到某类的变化编码)4.执行工具,生成转移矩阵报告###步骤4:解读转移矩阵结果转移矩阵示例结构(行表示T1时期,列表示T2时期):|T1\T2|耕地|林地|...|建筑用地||---------|------|------|-----|----------||**耕地**|1000|50|...|200||**林地**|30|800|...|10||...|...|...|...|...|其中:-对角线元素(如耕地→耕地)表示未变化的面积-非对角线元素(如耕地→建筑用地)表示转化面积###注意事项-若两期影像范围不完全重合,可先通过**掩膜裁剪**到共同区域-转移矩阵单位通常是**像元数量**,若需**面积单位**(如公顷),需根据像元大小转换:$$面积(公顷)=像元数\times(分辨率_x\times分辨率_y)/10000$$-更高级分析(如重心迁移、变化速率)需结合ArcGIS或Python实现§§相关问题§§1.如何将转移矩阵结果可视化(如桑基图)?2.如何计算土地利用类型的净变化量?3.在ENVI中如何验证转移矩阵的准确性?</think>
### ENVI中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制作步骤
在完成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监督分类后,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需进行以下步骤(需两期分类结果,如2000年和2010年):
---
#### 1. **数据准备**(关键前提)
- **统一两期数据**:
- 确保两期影像:
✓ 空间分辨率一致(如30m Landsat需重采样对齐)
✓ 地理坐标系相同(如WGS84)
✓ 分类体系完全一致(你的6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筑用地、未利用地)
- 若分类编码不同(如耕地编码为1→2),需使用`Band Math`统一编码规则:
```matlab
(b1 eq 1) * 1 + (b1 eq 2) * 2 // 将编码1/2统一映射为新值
```
#### 2. **生成变化检测图**
- 使用 **`Change Detection`** 工具:
`Toolbox → Change Detection → Change Detection Statistics`
- **输入**:
- 早期分类结果 → "Initial State"
- 晚期分类结果 → "Final State"
- **参数设置**:
✓ 输出类型:"Matrix"(核心)
✓ 勾选"Output Change Image"(生成变化空间分布图)
✓ 掩模区域(可选):加载徐州市矢量边界[^1]
#### 3. **提取转移矩阵**
工具自动生成的矩阵表格示例:
| T1 \ T2 | 耕地 | 林地 | ... | 建筑用地 |
|---------|------|------|-----|----------|
| **耕地** | 1000 | 50 | ... | 200 |
| **林地** | 30 | 800 | ... | 10 |
| ... | ... | ... | ... | ... |
- **解读**:
- 行:早期地类(T1)
- 列:晚期地类(T2)
- 数值:像元数量(如耕地→建筑用地:200像元)
#### 4. **面积统计与单位转换**
- **公式**:
$$面积(公顷) = \text{像元数} \times \text{分辨率}^2 / 10,000$$
(例如Landsat 30m分辨率:1像元=0.09公顷)
- 导出矩阵到Excel:
`File → Export Results to CSV` → 用公式批量转换
#### 5. **可视化(可选)**
- **桑基图**(Sankey Diagram):
使用Excel/Python将矩阵转为流动关系图,直观展示地类转化方向[^2]
- **变化空间分布图**:
ENVI生成的"Change Image"可直接叠加显示转化区域
---
### 注意事项
1. **精度验证**:
抽取样本点,结合Google Earth历史影像检查转化合理性[^2]
2. **进阶工具**:
- 如需时序分析,推荐`ArcGIS Pro Land Change Analyst`模块
- 批量处理用`ENVI+IDL`脚本开发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