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Id flags: --keep;--keep-dir;tmp -v The output was: 1 nvcc fatal : Cannot find compiler 'cl.exe' in PATH

时间: 2023-12-25 15:44:21 浏览: 210
这个问题可能是由于缺少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或者 CUDA Toolkit 的安装导致的。我建议您检查您的系统是否安装了这些软件,并确保您的 PATH 环境变量指向正确的位置。如果您已经安装了这些软件,那么您可以尝试使用 Visual Studio 的“Developer Command Prompt”或者 CUDA Toolkit 的“CUDA Command Line Tools”来编译您的代码。如果问题仍然存在,您可以尝试查询相关的错误信息来获取更多帮助。
相关问题

CMake Warning: Ignoring extra path from command line: "../openMVS" -- Detected version of GNU GCC: 94 (904) Compiling with C++17 CMake Error at /home/xujx/.local/lib/python3.8/site-packages/cmake/data/share/cmake-3.26/Modules/CMakeDetermineCompilerId.cmake:751 (message): Compiling the CUDA compiler identification source file "CMakeCUDACompilerId.cu" failed. Compiler: /usr/bin/nvcc Build flags: Id flags: --keep;--keep-dir;tmp -v The output was: 255 #$ _SPACE_= #$ _CUDART_=cudart #$ _HERE_=/usr/lib/nvidia-cuda-toolkit/bin #$ _THERE_=/usr/lib/nvidia-cuda-toolkit/bin #$ _TARGET_SIZE_= #$ _TARGET_DIR_= #$ _TARGET_SIZE_=64 #$ NVVMIR_LIBRARY_DIR=/usr/lib/nvidia-cuda-toolkit/libdevice #$ PATH=/usr/lib/nvidia-cuda-toolkit/bin:/usr/local/cuda-11.8/bin:/home/xujx/anaconda3/bin:/home/xujx/anaconda3/condabin:/home/xujx/.local/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usr/games:/usr/local/games:/snap/bin #$ LIBRARIES= -L/usr/lib/x86_64-linux-gnu/stubs -L/usr/lib/x86_64-linux-gnu #$ rm tmp/a_dlink.reg.c #$ gcc -D__CUDA_ARCH__=300 -E -x c++ -DCUDA_DOUBLE_MATH_FUNCTIONS -D__CUDACC__ -D__NVCC__ -D__CUDACC_VER_MAJOR__=10 -D__CUDACC_VER_MINOR__=1 -D__CUDACC_VER_BUILD__=243 -include "cuda_runtime.h" -m64 "CMakeCUDACompilerId.cu" > "tmp/CMakeCUDACompilerId.cpp1.ii" #$ cicc --c++14 --gnu_version=90400 --allow_managed -arch compute_30 -m64 -ftz=0 -prec_div=1 -prec_sqrt=1 -fmad=1 --include_file_name "CMakeCUDACompilerId.fatbin.c" -tused -nvvmir-library "/usr/lib/nvidia-cuda-toolkit/libdevice/libdevice.10.bc" --gen_module_id_file --module_id_file_name "tmp/CMakeCUDACompilerId.module_id" --orig_src_file_name "CMakeCUDACompilerId.cu" --gen_c_file_name "tmp/CMakeCUDACompilerId.cudafe1.c" --stub_file_name "tmp/CMakeCUDACompilerId.cudafe1.stub.c" --gen_device_file_name "tmp/CMakeCUDACompilerId.cudafe1.gpu" "tmp/CMakeCUDACompilerId.cpp1.ii" -o "tmp/CMakeCUDACompilerId.ptx" #$ ptxas -arch=sm_30 -m64 "tmp/CMakeCUDACompilerId.ptx" -o "tmp/CMakeCUDACompilerId.sm_30.cubin" ptxas fatal : Value 'sm_30' is not defined for option 'gpu-name' # --error 0xff -- Call Stack (most recent call first): /home/xujx/.local/lib/python3.8/site-packages/cmake/data/share/cmake-3.26/Modules/CMakeDetermineCompilerId.cmake:8 (CMAKE_DETERMINE_COMPILER_ID_BUILD) /home/xujx/.local/lib/python3.8/site-packages/cmake/data/share/cmake-3.26/Modules/CMakeDetermineCompilerId.cmake:53 (__determine_compiler_id_test) /home/xujx/.local/lib/python3.8/site-packages/cmake/data/share/cmake-3.26/Modules/CMakeDetermineCUDACompiler.cmake:307 (CMAKE_DETERMINE_COMPILER_ID) CMakeLists.txt:109 (ENABLE_LANGUAGE)是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是由于在构建过程中使用的CUDA编译器标识未被识别所引起的。具体来说,在尝试编译CUDA编译器标识源文件"CMakeCUDACompilerId.cu"时失败了。错误信息中显示的输出是255,这表明编译过程出现了错误。 根据错误信息中的一些提示,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编译器选项中使用了不正确的GPU架构选项。错误信息中显示"ptxas fatal: Value 'sm_30' is not defined for option 'gpu-name'",指出选择的GPU架构"sm_30"不可用。 要解决这个问题,您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1. 检查CUDA版本:确保您使用的CUDA版本与您的GPU架构兼容。您可以查看CUDA文档或GPU架构兼容性表以获取详细信息。 2. 检查编译器选项:检查CMakeLists.txt文件中关于CUDA编译器选项的配置,确保选择的GPU架构选项是有效的。 3. 检查CUDA环境变量:确保CUDA环境变量设置正确,以便CMake可以正确找到CUDA工具链和库。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请提供更多关于您的环境和构建配置的信息,以便能够更好地帮助您解决问题。

CMake Error at /usr/share/cmake-3.16/Modules/CMakeTestCUDACompiler.cmake:46 (message): The CUDA compiler "/usr/bin/nvcc" is not able to compile a simple test program. It fails with the following output: Change Dir: /home/dcj/tejiros/build/CMakeFiles/CMakeTmp Run Build Command(s):/usr/bin/make cmTC_0e31b/fast && /usr/bin/make -f CMakeFiles/cmTC_0e31b.dir/build.make CMakeFiles/cmTC_0e31b.dir/build make[1]: 进入目录“/home/dcj/tejiros/build/CMakeFiles/CMakeTmp” Building CUDA object CMakeFiles/cmTC_0e31b.dir/main.cu.o /usr/bin/nvcc -x cu -c /home/dcj/tejiros/build/CMakeFiles/CMakeTmp/main.cu -o CMakeFiles/cmTC_0e31b.dir/main.cu.o ptxas fatal : Value 'sm_30' is not defined for option 'gpu-name' make[1]: *** [CMakeFiles/cmTC_0e31b.dir/build.make:66:CMakeFiles/cmTC_0e31b.dir/main.cu.o] 错误 255 make[1]: 离开目录“/home/dcj/tejiros/build/CMakeFiles/CMakeTmp” make: *** [Makefile:121:cmTC_0e31b/fast] 错误 2 CMake will not be able to correctly generate this project. Call Stack (most recent call first): /home/dcj/anaconda3/envs/py3.10/lib/python3.10/site-packages/torch/share/cmake/Caffe2/public/cuda.cmake:47 (enable_language) /home/dcj/anaconda3/envs/py3.10/lib/python3.10/site-packages/torch/share/cmake/Caffe2/Caffe2Config.cmake:86 (include) /home/dcj/anaconda3/envs/py3.10/lib/python3.10/site-packages/torch/share/cmake/Torch/TorchConfig.cmake:68 (find_package) gate_rl/CMakeLists.txt:62 (find_package) -- Configuring incomplete, errors occurred! See also "/home/dcj/tejiros/build/CMakeFiles/CMakeOutput.log". See also "/home/dcj/tejiros/build/CMakeFiles/CMakeError.log". Invoking "cmake" failed

<think>我们正在解决一个CMake配置CUDA编译错误,具体错误信息是:"ptxas fatal: Value 'sm_30' is not defined for option 'gpu-name'" 根据引用内容,我们知道这个错误通常是因为使用了不被支持的GPU架构(如compute_20, compute_30等)导致的。特别是从CUDA 10开始,不再支持compute_20(对应SM20架构),而CUDA 11.0开始不再支持compute_30(对应SM30架构)[^2]。 用户遇到的错误信息中提到了'sm_30',这表明在CUDA编译时指定了一个已经不被支持的架构。因此,我们需要修改CMake配置,将目标架构更改为当前CUDA版本支持的架构。 解决步骤: 1. 确定当前安装的CUDA版本支持哪些架构。可以查阅NVIDIA官方文档,或者使用`nvcc --help`命令查看支持的架构列表。 2. 在CMake配置中,找到设置CUDA架构的地方,并修改为支持的架构。常见的做法是设置`CMAKE_CUDA_ARCHITECTURES`变量,或者使用`CUDA_ARCH`相关的变量(具体取决于项目的CMake脚本)。 例如,如果用户使用的是CUDA 11.0或更高版本,那么应该将目标架构至少设置为`sm_35`(或更高,如`sm_50`、`sm_60`等)。具体设置方法如下: 在CMakeLists.txt中,可以添加: ```cmake set(CMAKE_CUDA_ARCHITECTURES "75") # 例如,针对Turing架构(如RTX 20系列)的sm_75 ``` 或者,如果希望支持多个架构,可以设置为: ```cmake set(CMAKE_CUDA_ARCHITECTURES "70;75;80") ``` 另外,也可以通过CMake命令行参数设置: ```bash cmake -DCMAKE_CUDA_ARCHITECTURES=75 .. ``` 3. 如果项目中使用的是较旧的CMake版本(低于3.18),可能不支持`CMAKE_CUDA_ARCHITECTURES`变量,那么可能需要使用传统的方法,例如设置`CUDA_NVCC_FLAGS`,添加`-arch=sm_XX`标志。 例如: ```cmake set(CUDA_NVCC_FLAGS ${CUDA_NVCC_FLAGS} -gencode arch=compute_75,code=sm_75) ``` 4. 重新运行CMake配置和编译。 注意: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GPU型号选择合适的架构。可以通过`nvidia-smi`查看GPU型号,然后查找对应的计算能力(如RTX 2080 Ti是sm_75,RTX 3080是sm_86等)。 如果用户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架构,可以查阅NVIDIA的CUDA文档:https://developer.nvidia.com/cuda-gpus 例如,对于RTX 3080(属于Ampere架构),应该使用sm_86;对于Titan V(Volta架构),使用sm_70。 因此,针对用户遇到的错误,我们需要将目标架构从sm_30更改为当前GPU和CUDA版本支持的架构。 此外,用户可能还需要检查项目中的CMake脚本是否硬编码了旧的架构(如sm_30),如果有,需要修改。 如果用户的项目是从其他地方下载的,可能需要在CMakeLists.txt中修改相关设置。例如,查找是否有类似`-gencode arch=compute_30,code=sm_30`的编译选项,并将其替换为支持的架构。 总结:这个错误的原因是CUDA版本不再支持指定的架构(sm_30),解决方案是更新CMake配置,指定支持的架构。</think>### CMake CUDA编译错误解决方案 您遇到的错误`ptxas fatal: Value 'sm_30' is not defined for option 'gpu-name'`是由于指定了不被支持的GPU架构(compute capability)导致的。以下是详细解决步骤: #### 1. **确认CUDA版本与架构支持** - CUDA 10+ 已移除对SM30架构的支持[^2] - 运行命令查看当前CUDA版本: ```bash nvcc --version ``` - 参考NVIDIA官方[计算能力对照表](https://developer.nvidia.com/cuda-gpus): | 架构 | 计算能力 | 支持起始版本 | 弃用版本 | |-------------|----------|--------------|----------| | Kepler | SM30-37 | CUDA 5 | CUDA 10+ | | Maxwell | SM50-52 | CUDA 6 | 仍支持 | | Pascal | SM60-61 | CUDA 8 | 仍支持 | | Volta | SM70-72 | CUDA 9 | 仍支持 | | Turing | SM75 | CUDA 10 | 仍支持 | | Ampere | SM80-86 | CUDA 11 | 仍支持 | #### 2. **修改CMakeLists.txt** 在CMake配置中显式指定支持的架构: ```cmake # 方法1:使用CMAKE_CUDA_ARCHITECTURES(CMake 3.18+) set(CMAKE_CUDA_ARCHITECTURES "75;80") # 示例:Turing+Ampere架构 # 方法2:传统NVCC标志(旧版CMake) set(CUDA_NVCC_FLAGS -gencode arch=compute_75,code=sm_75 -gencode arch=compute_80,code=sm_80 ) ``` #### 3. **检查GPU实际架构** - 执行命令获取GPU型号和计算能力: ```bash nvidia-smi --query-gpu=name,compute_cap --format=csv ``` - 输出示例: ``` name, compute_cap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8.6 ``` #### 4. **完整CMake配置示例** ```cmake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3.18) project(MyCUDApp) enable_language(CUDA) # 设置支持的GPU架构 set(CMAKE_CUDA_ARCHITECTURES 75 80) # RTX 30系列常见架构 add_executable(myapp main.cu) ``` #### 5. **清理并重建项目** ```bash rm -rf build/ && mkdir build && cd build cmake .. -DCMAKE_CUDA_COMPILER=/usr/local/cuda/bin/nvcc make -j$(nproc) ``` > **关键提示**:若需兼容旧GPU(如Kepler架构),必须降级到CUDA 9.x版本[^2]。现代GPU(RTX 20/30系列)应使用`sm_75`(Turing)或`sm_86`(Ampere)架构[^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ERSIONS__ -D__CUDA_NO_HALF2_OPERATORS__ -DTORCH_API_INCLUDE_EXTENSION_H '-DPYBIND11_COMPILER_TYPE="_gcc"' '-DPYBIND11_STDLIB="_libstdcpp"' '-DPYBIND11_BUILD_ABI="_cxxabi1011"' -DTORCH_EXTENSION_NAME=sparse_conv_ext -D_GLIBCXX_USE_CXX11_ABI=0 -gencode=arch=compute_86,code=compute_86 -gencode=arch=compute_86,code=sm_86 FAILED: /tmp/pip-install-2orq3ccd/mmdet3d_bedd1fa9197349c4b23a2ae1df261803/build/temp.linux-x86_64-cpython-38/mmdet3d/ops/spconv/src/indice_cuda.o /usr/local/cuda/bin/nvcc -DWITH_CUDA -I/tmp/pip-install-2orq3ccd/mmdet3d_bedd1fa9197349c4b23a2ae1df261803/mmdet3d/ops/spconv/include -I/root/miniconda3/envs/open-mmlab/lib/python3.8/site-packages/torch/include -I/root/miniconda3/envs/open-mmlab/lib/python3.8/site-packages/torch/include/torch/csrc/api/include -I/root/miniconda3/envs/open-mmlab/lib/python3.8/site-packages/torch/include/TH -I/root/miniconda3/envs/open-mmlab/lib/python3.8/site-packages/torch/include/THC -I/usr/local/cuda/include -I/root/miniconda3/envs/open-mmlab/include/python3.8 -c -c /tmp/pip-install-2orq3ccd/mmdet3d_bedd1fa9197349c4b23a2ae1df261803/mmdet3d/ops/spconv/src/indice_cuda.cu -o /tmp/pip-install-2orq3ccd/mmdet3d_bedd1fa9197349c4b23a2ae1df261803/build/temp.linux-x86_64-cpython-38/mmdet3d/ops/spconv/src/indice_cuda.o -D__CUDA_NO_HALF_OPERATORS__ -D__CUDA_NO_HALF_CONVERSIONS__ -D__CUDA_NO_BFLOAT16_CONVERSIONS__ -D__CUDA_NO_HALF2_OPERATORS__ --expt-relaxed-constexpr --compiler-options ''"'"'-fPIC'"'"'' -w -std=c++14 -D__CUDA_NO_HALF_OPERATORS__ -D__CUDA_NO_HALF_CONVERSIONS__ -D__CUDA_NO_HALF2_OPERATORS__ -DTORCH_API_INCLUDE_EXTENSION_H '-DPYBIND11_COMPILER_TYPE="_gcc"' '-DPYBIND11_STDLIB="_libstdcpp"' '-DPYBIND11_BUILD_ABI="_cxxabi1011"' -DTORCH_EXTENSION_NAME=sparse_conv_ext -D_GLIBCXX_USE_CXX11_ABI=0 -gencode=arch=compute_86,code=compute_86 -gencode=arch=compute_86,code=sm_86 /tmp/pip-install-2orq3ccd/mmdet3d_bedd1fa9197349c4b23a2ae1df261803/mmdet3d/ops/spconv/src/indice_cuda.cu:16:10: fatal error: spconv/indice.cu.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16 | #include <spconv/indice.cu.h> | ^~~~~~~~~~~~~~~~~~~~ compilation terminated.

解释:if(CUDA_FOUND) message(STATUS "Found CUDA Toolkit v${CUDA_VERSION_STRING}") enable_language(CUDA) set(HAVE_CUDA TRUE) if (CMAKE_CUDA_COMPILER_ID STREQUAL "NVIDIA") if(${CUDA_VERSION_STRING} VERSION_GREATER_EQUAL "11.1") execute_process(COMMAND ${CMAKE_CUDA_COMPILER} --list-gpu-code RESULT_VARIABLE EXIT_CODE OUTPUT_VARIABLE OUTPUT_VAL) if(EXIT_CODE EQUAL 0) #Remove sm_ string(REPLACE "sm_" "" OUTPUT_VAL ${OUTPUT_VAL}) #Convert to list string(REPLACE "\n" ";" __CUDA_ARCH_BIN ${OUTPUT_VAL}) #Remove last empty entry list(REMOVE_AT __CUDA_ARCH_BIN -1) else() message(FATAL_ERROR "Failed to run NVCC to get list of GPU codes: ${EXIT_CODE}") endif() elseif(${CUDA_VERSION_STRING} VERSION_GREATER_EQUAL "11.0") set(__CUDA_ARCH_BIN "35;37;50;52;53;60;61;62;70;72;75;80") elseif(${CUDA_VERSION_STRING} VERSION_GREATER_EQUAL "10.0") set(__CUDA_ARCH_BIN "30;32;35;37;50;52;53;60;61;62;70;72;75") elseif(${CUDA_VERSION_STRING} VERSION_GREATER_EQUAL "9.1") set(__CUDA_ARCH_BIN "30;32;35;37;50;52;53;60;61;62;70;72") else() set(__CUDA_ARCH_BIN "30;32;35;37;50;52;53;60;61;62;70") endif() else() message(FATAL_ERROR "Unsupported CUDA compiler ${CMAKE_CUDA_COMPILER_ID}.") endif() set(CUDA_ARCH_BIN ${__CUDA_ARCH_BIN} CACHE STRING "Specify 'real' GPU architectures to build binaries for") if(POLICY CMP0104) cmake_policy(SET CMP0104 NEW) set(CMAKE_CUDA_ARCHITECTURES ${CUDA_ARCH_BIN}) message(STATUS "CMAKE_CUDA_ARCHITECTURES: ${CMAKE_CUDA_ARCHITECTURES}") #Add empty project as its not required with newer CMake add_library(pcl_cuda INTERFACE) else() # Generate SASS set(CMAKE_CUDA_ARCHITECTURES ${CUDA_ARCH_BIN}) # Generate PTX for last architecture list(GET CUDA_ARCH_BIN -1 ver) set(CMAKE_CUDA_FLAGS "${CMAKE_CUDA_FLAGS} -gencode arch=compute_${ver},code=compute_${ver}") message(STATUS "CMAKE_CUDA_FLAGS: ${CMAKE_CUDA_FLAGS}") add_library(pcl_cuda INTERFACE) target_include_directories(pcl_cuda INTERFACE ${CUDA_TOOLKIT_INCLUDE}) endif () endif()

zip
JFM7VX690T型SRAM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手册主要介绍的是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旦微电子)生产的高性能FPGA产品JFM7VX690T。该产品属于JFM7系列,具有现场可编程特性,集成了功能强大且可以灵活配置组合的可编程资源,适用于实现多种功能,如输入输出接口、通用数字逻辑、存储器、数字信号处理和时钟管理等。JFM7VX690T型FPGA适用于复杂、高速的数字逻辑电路,广泛应用于通讯、信息处理、工业控制、数据中心、仪表测量、医疗仪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 产品特点包括: 1. 可配置逻辑资源(CLB),使用LUT6结构。 2. 包含CLB模块,可用于实现常规数字逻辑和分布式RAM。 3. 含有I/O、BlockRAM、DSP、MMCM、GTH等可编程模块。 4. 提供不同的封装规格和工作温度范围的产品,便于满足不同的使用环境。 JFM7VX690T产品系列中,有多种型号可供选择。例如: - JFM7VX690T80采用FCBGA1927封装,尺寸为45x45mm,使用锡银焊球,工作温度范围为-40°C到+100°C。 - JFM7VX690T80-AS同样采用FCBGA1927封装,但工作温度范围更广,为-55°C到+125°C,同样使用锡银焊球。 - JFM7VX690T80-N采用FCBGA1927封装和铅锡焊球,工作温度范围与JFM7VX690T80-AS相同。 - JFM7VX690T36的封装规格为FCBGA1761,尺寸为42.5x42.5mm,使用锡银焊球,工作温度范围为-40°C到+100°C。 - JFM7VX690T36-AS使用锡银焊球,工作温度范围为-55°C到+125°C。 - JFM7VX690T36-N使用铅锡焊球,工作温度范围与JFM7VX690T36-AS相同。 技术手册中还包含了一系列详细的技术参数,包括极限参数、推荐工作条件、电特性参数、ESD等级、MSL等级、重量等。在产品参数章节中,还特别强调了封装类型,包括外形图和尺寸、引出端定义等。引出端定义是指对FPGA芯片上的各个引脚的功能和接线规则进行说明,这对于FPGA的正确应用和电路设计至关重要。 应用指南章节涉及了FPGA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推荐使用方法。其中差异说明部分可能涉及产品之间的性能差异;关键性能对比可能包括功耗与速度对比、上电浪涌电流测试情况说明、GTH Channel Loss性能差异说明、GTH电源性能差异说明等。此外,手册可能还提供了其他推荐应用方案,例如不使用的BANK接法推荐、CCLK信号PCB布线推荐、JTAG级联PCB布线推荐、系统工作的复位方案推荐等,这些内容对于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 焊接及注意事项章节则针对产品的焊接过程提供了指导,强调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确保产品在组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手册还明确指出,未经复旦微电子的许可,不得翻印或者复制全部或部分本资料的内容,且不承担采购方选择与使用本文描述的产品和服务的责任。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相关的商标和知识产权。该公司在中国发布的技术手册,版权为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复制或传播。 技术手册提供了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及服务网点的信息,方便用户在需要时能够联系到相应的服务机构,获取最新信息和必要的支持。同时,用户可以访问复旦微电子的官方网站(***以获取更多产品信息和公司动态。
zip
标题“100余款高清原厂车标开机logo”所指的是一份资源集合,其中包含了超过100个汽车制造商的高清品牌标志,这些标志是专为开机画面或车载娱乐系统的启动界面设计的。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车标的开机logo通常会在车辆启动时展示,增添品牌形象,提升用户体验。 描述中的信息告诉我们这份资源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分辨率:1024x600、800x480和222x124。这些尺寸对应了不同车载屏幕的常见分辨率,确保了在各种车型上都能有良好的显示效果。"任你选择"意味着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车辆屏幕尺寸选择合适的logo。"还等什么快上车"是一句促销用语,鼓励用户立即下载并使用这些高清车标。 标签“车机logo”明确了这个压缩包的内容是与汽车相关的开机图形标识,主要应用于车载信息系统。 至于文件名称列表中提到的“drawable-hdpi-v4”,这是Android开发中的一个目录名,用于存放不同密度(hdpi:高密度)的图像资源。在Android系统中,为了适应不同屏幕密度的设备,开发者会将图片资源按照ldpi(低密度)、mdpi(中密度)、hdpi、xhdpi、xxhdpi等分类存储。"v4"可能表示这些资源兼容Android 4.0(API级别14)及以上版本的系统,以确保广泛的设备兼容性。 这份压缩包是一个丰富的汽车品牌开机logo库,适合用于各种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提供了适配不同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的选项,并且遵循了Android应用开发的标准,保证在多数现代Android设备上可以正常显示。对于汽车电子设备开发者、UI设计师或者车友来说,这都是一份极具价值的资源

大家在看

recommend-type

Xilinx ISE rs_decoder_ipcore and encoder License

Xilinx ISE RS编码解码IP核的License
recommend-type

毕业设计&课设-一个基于Matlab的PET仿真和重建框架,具有系统矩阵的分析建模,能够结合各种数据….zip

matlab算法,工具源码,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所有源码均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使用。有任何使用问题欢迎随时与博主沟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 matlab算法,工具源码,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所有源码均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使用。有任何使用问题欢迎随时与博主沟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 matlab算法,工具源码,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所有源码均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使用。有任何使用问题欢迎随时与博主沟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 matlab算法,工具源码,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所有源码均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使用。有任何使用问题欢迎随时与博主沟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 matlab算法,工具源码,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所有源码均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使用。有任何使用问题欢迎随时与博主沟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 matlab算法,工具源码,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所有源码均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使用。有任何使用问题欢迎随
recommend-type

MATLAB机械臂简单控制仿真(Simulink篇-总).zip

MATLAB下机器人可视化与控制---simulink篇中的简单例子,在Simulink中做了预定义轨迹的运动和Slider Gain控制的运动,用GUI控制的关节代码在MATLAB下机器人可视化与控制
recommend-type

使用 GCC 构建 STM23F0 ARM 项目的模板源码

使用 GCC 构建 STM23F0 ARM 项目的模板源码,具体请看 README
recommend-type

详细说明 VC++的MFC开发串口调试助手源代码,包括数据发送,接收,显示制式等29782183com

详细说明 VC++的MFC开发串口调试助手源代码,包括数据发送,接收,显示制式等29782183com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计算机网络学习中学员常见问题与改进方法

计算机网络学习中学员常见问题与改进方法+
recommend-type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和主成分分析(PCA)的疲劳语音识别.zip

1.版本:matlab2014a/2019b/2024b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recommend-type

Java毕业设计基于SpringBoot+Vue开发的智慧农业系统源码+数据库(高分项目)

Java毕业设计基于SpringBoot+Vue开发的智慧农业系统源码+数据库(高分项目),个人大四的毕业设计、经导师指导并认可通过的高分设计项目,评审分99分,代码完整确保可以运行,小白也可以亲自搞定,主要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正在做毕设的学生和需要项目实战练习的学习者,也可作为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 Java毕业设计基于SpringBoot+Vue开发的智慧农业系统源码+数据库(高分项目)Java毕业设计基于SpringBoot+Vue开发的智慧农业系统源码+数据库(高分项目)Java毕业设计基于SpringBoot+Vue开发的智慧农业系统源码+数据库(高分项目)Java毕业设计基于SpringBoot+Vue开发的智慧农业系统源码+数据库(高分项目)Java毕业设计基于SpringBoot+Vue开发的智慧农业系统源码+数据库(高分项目)Java毕业设计个人大四的毕业设计、经导师指导并认可通过的高分设计项目,评审分99分,代码完整确保可以运行,小白也可以亲自搞定,主要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正在做毕设的学生和需要项目实战练习的学习者,也可作为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个人大四的毕业设计 收起
recommend-type

用bp神经网络预测油田产量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82cb66f4d6b4 用bp神经网络预测油田产量(最新、最全版本!打开链接下载即可用!)
recommend-type

2_JFM7VX690T型SRAM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手册.pdf

JFM7VX690T型SRAM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手册主要介绍的是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旦微电子)生产的高性能FPGA产品JFM7VX690T。该产品属于JFM7系列,具有现场可编程特性,集成了功能强大且可以灵活配置组合的可编程资源,适用于实现多种功能,如输入输出接口、通用数字逻辑、存储器、数字信号处理和时钟管理等。JFM7VX690T型FPGA适用于复杂、高速的数字逻辑电路,广泛应用于通讯、信息处理、工业控制、数据中心、仪表测量、医疗仪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 产品特点包括: 1. 可配置逻辑资源(CLB),使用LUT6结构。 2. 包含CLB模块,可用于实现常规数字逻辑和分布式RAM。 3. 含有I/O、BlockRAM、DSP、MMCM、GTH等可编程模块。 4. 提供不同的封装规格和工作温度范围的产品,便于满足不同的使用环境。 JFM7VX690T产品系列中,有多种型号可供选择。例如: - JFM7VX690T80采用FCBGA1927封装,尺寸为45x45mm,使用锡银焊球,工作温度范围为-40°C到+100°C。 - JFM7VX690T80-AS同样采用FCBGA1927封装,但工作温度范围更广,为-55°C到+125°C,同样使用锡银焊球。 - JFM7VX690T80-N采用FCBGA1927封装和铅锡焊球,工作温度范围与JFM7VX690T80-AS相同。 - JFM7VX690T36的封装规格为FCBGA1761,尺寸为42.5x42.5mm,使用锡银焊球,工作温度范围为-40°C到+100°C。 - JFM7VX690T36-AS使用锡银焊球,工作温度范围为-55°C到+125°C。 - JFM7VX690T36-N使用铅锡焊球,工作温度范围与JFM7VX690T36-AS相同。 技术手册中还包含了一系列详细的技术参数,包括极限参数、推荐工作条件、电特性参数、ESD等级、MSL等级、重量等。在产品参数章节中,还特别强调了封装类型,包括外形图和尺寸、引出端定义等。引出端定义是指对FPGA芯片上的各个引脚的功能和接线规则进行说明,这对于FPGA的正确应用和电路设计至关重要。 应用指南章节涉及了FPGA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推荐使用方法。其中差异说明部分可能涉及产品之间的性能差异;关键性能对比可能包括功耗与速度对比、上电浪涌电流测试情况说明、GTH Channel Loss性能差异说明、GTH电源性能差异说明等。此外,手册可能还提供了其他推荐应用方案,例如不使用的BANK接法推荐、CCLK信号PCB布线推荐、JTAG级联PCB布线推荐、系统工作的复位方案推荐等,这些内容对于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 焊接及注意事项章节则针对产品的焊接过程提供了指导,强调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确保产品在组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手册还明确指出,未经复旦微电子的许可,不得翻印或者复制全部或部分本资料的内容,且不承担采购方选择与使用本文描述的产品和服务的责任。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相关的商标和知识产权。该公司在中国发布的技术手册,版权为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复制或传播。 技术手册提供了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及服务网点的信息,方便用户在需要时能够联系到相应的服务机构,获取最新信息和必要的支持。同时,用户可以访问复旦微电子的官方网站(***以获取更多产品信息和公司动态。
recommend-type

美国国际航空交通数据分析报告(1990-2020)

根据给定的信息,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和分析以下知识点: 1. 数据集概述: 该数据集名为“U.S. International Air Traffic data(1990-2020)”,记录了美国与国际间航空客运和货运的详细统计信息。数据集涵盖的时间范围从1990年至2020年,这说明它包含了长达3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于进行长期趋势分析非常有价值。 2. 数据来源及意义: 此数据来源于《美国国际航空客运和货运统计报告》,该报告是美国运输部(USDOT)所管理的T-100计划的一部分。T-100计划旨在收集和发布美国和国际航空公司在美国机场的出入境交通报告,这表明数据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较高,适用于政府、企业和学术研究等领域。 3. 数据内容及应用: 数据集包含两个主要的CSV文件,分别是“International_Report_Departures.csv”和“International_Report_Passengers.csv”。 a. International_Report_Departures.csv文件可能包含了以下内容: - 离港航班信息:记录了各航空公司的航班号、起飞和到达时间、起飞和到达机场的代码以及国际地区等信息。 - 航空公司信息:可能包括航空公司代码、名称以及所属国家等。 - 飞机机型信息:如飞机类型、座位容量等,这有助于分析不同机型的使用频率和趋势。 - 航线信息:包括航线的起始和目的国家及城市,对于研究航线网络和优化航班计划具有参考价值。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航空交通流量分析、机场运营效率评估、航空市场分析等。 b. International_Report_Passengers.csv文件可能包含了以下内容: - 航班乘客信息:可能包括乘客的国籍、年龄、性别等信息。 - 航班类型:如全客机、全货机或混合型航班,可以分析乘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的比例。 - 乘客数量:记录了各航班或航线的乘客数量,对于分析航空市场容量和增长趋势很有帮助。 - 飞行里程信息:有助于了解国际间不同航线的长度和飞行距离,为票价设置和燃油成本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航空客运市场分析、需求预测、收益管理等方面。 4. 数据分析和应用实例: - 航空流量分析:通过分析离港航班数据,可以观察到哪些航线最为繁忙,哪些机场的国际航空流量最大,这有助于航空公司调整航班时刻表和运力分配。 - 市场研究:乘客数据可以揭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趋势,帮助航空公司和政府机构了解国际旅行市场的需求变化。 - 飞机利用率:结合飞机机型和飞行频率信息,可以对特定机型的使用率进行分析,评估飞机维护需求和燃油效率。 - 安全监管:通过对比不同航空公司和航班的安全记录,监管机构可以更有效地评估航空公司的安全性能,并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 5. 技术和方法论: 分析此类数据通常涉及数据清洗、数据整合、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建模等数据科学方法。使用Excel、SQL、R、Python等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常见的做法。例如,可以使用Python的Pandas库来清洗和准备数据,使用Matplotlib和Seaborn库来可视化数据,然后利用Scikit-learn或Statsmodels库来构建预测模型。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提取和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到“U.S. International Air Traffic data(1990-2020)-数据集”的重要性,它不仅记录了跨越30年的航空交通数据,还为各种分析和应用提供了详实的基础信息。对于航空业从业者、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以及数据分析师来说,这是一个极具价值的数据资源。
recommend-type

统计学视角:深入理解最小二乘法的概率论基础

# 1. 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概念 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 Method, LSM)是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数学优化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来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这种方法最早由高斯提出,但在工程、物理、经济和其他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章中,我们将首先了
recommend-type

vscode中使用Codeium

<think>好的,我需要回答用户如何在VSCode中使用Codeium插件的问题。首先,我需要回顾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看看是否有相关信息。用户提供的引用[1]提到了Codeium Chat可以解释代码中的问题,引用[2]提到了在IDEA中的一些问题,可能对VSCode的安装有帮助。用户还提到了安装步骤、基本功能、常见问题等。 首先,我应该分步骤说明安装过程,包括在VSCode扩展商店搜索Codeium并安装。然后,登录部分可能需要用户访问仪表板获取API密钥,引用[2]中提到登录问题,可能需要提醒用户注意网络或权限设置。 接下来是基本功能,比如代码自动补全和Chat功能。引用[1]提到C
recommend-type

UniMoCo:统一框架下的多监督视觉学习方法

在详细解析“unimoco”这个概念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首先,“unimoco”代表的是一种视觉表示学习方法,它在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次,文章作者通过这篇论文介绍了UniMoCo的全称,即“Unsupervised, Semi-Supervised and Full-Supervised Visual Representation Learning”,其背后的含义是在于UniMoCo框架整合了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和全监督学习三种不同的学习策略。最后,该框架被官方用PyTorch库实现,并被提供给了研究者和开发者社区。 ### 1. 对比学习(Contrastive Learning) UniMoCo的概念根植于对比学习的思想,这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范式。对比学习的核心在于让模型学会区分不同的样本,通过将相似的样本拉近,将不相似的样本推远,从而学习到有效的数据表示。对比学习与传统的分类任务最大的不同在于不需要手动标注的标签来指导学习过程,取而代之的是从数据自身结构中挖掘信息。 ### 2. MoCo(Momentum Contrast) UniMoCo的实现基于MoCo框架,MoCo是一种基于队列(queue)的对比学习方法,它在训练过程中维持一个动态的队列,其中包含了成对的负样本。MoCo通过 Momentum Encoder(动量编码器)和一个队列来保持稳定和历史性的负样本信息,使得模型能够持续地进行对比学习,即使是在没有足够负样本的情况下。 ### 3. 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 在无监督学习场景中,数据样本没有被标记任何类别或标签,算法需自行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结构。UniMoCo框架中,无监督学习的关键在于使用没有标签的数据进行训练,其目的是让模型学习到数据的基础特征表示,这对于那些标注资源稀缺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4. 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 半监督学习结合了无监督和有监督学习的优势,它使用少量的标注数据与大量的未标注数据进行训练。UniMoCo中实现半监督学习的方式,可能是通过将已标注的数据作为对比学习的一部分,以此来指导模型学习到更精准的特征表示。这对于那些拥有少量标注数据的场景尤为有用。 ### 5. 全监督学习(Full-Supervised Learning) 在全监督学习中,所有的训练样本都有相应的标签,这种学习方式的目的是让模型学习到映射关系,从输入到输出。在UniMoCo中,全监督学习用于训练阶段,让模型在有明确指示的学习目标下进行优化,学习到的任务相关的特征表示。这通常用于有充足标注数据的场景,比如图像分类任务。 ### 6. PyTorch PyTorch是一个开源机器学习库,由Facebook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开发,主要用于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它被广泛用于研究和生产环境,并且因其易用性、灵活性和动态计算图等特性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UniMoCo官方实现选择PyTorch作为开发平台,说明了其对科研社区的支持和对易于实现的重视。 ### 7. 可视化表示学习(Visual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可视化表示学习的目的是从原始视觉数据中提取特征,并将它们转换为能够反映重要信息且更易于处理的形式。在UniMoCo中,无论是无监督、半监督还是全监督学习,最终的目标都是让模型学习到有效的视觉表示,这些表示可以用于下游任务,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 ### 8. 标签队列(Label Queue) UniMoCo通过标签队列维护受监管的标签,这可能意味着对于那些半监督或全监督学习的任务,模型在进行对比学习时,会参考这些来自标签队列的数据。标签队列机制能帮助模型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标注数据,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 ### 结论 UniMoCo的提出,以及其官方PyTorch实现的发布,将对计算机视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对比学习框架,使得从无监督到全监督的学习过程更加灵活和高效,而且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强力的工具,以便更好地探索和实现各种视觉任务。UniMoCo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为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在视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
recommend-type

【MATLAB算法精讲】:最小二乘法的实现与案例深度分析

# 1. 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来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其核心思想是选择一条曲线,使得所有观察点到这条曲线的距离之和最小。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统计学、信号处理、工程学和经济学等领域,尤其适用于需要通过一组数据点来确定函数参数的情况。 ## 1.1 统计学视角下的最小二乘法 在统计学中,最小二乘法经常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