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注入
时间: 2025-01-21 09:21:52 浏览: 44
### SQL Server 注入攻击原理
SQL注入攻击允许攻击者通过操纵用户输入来构建并执行未预期的SQL命令。对于SQL Server而言,当应用程序未能正确处理用户输入时,可能导致恶意代码被执行。例如,在登录界面中,如果用户名和密码被直接拼接到SQL查询字符串而未经适当转义或参数化,则攻击者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输入使条件始终成立,进而绕过身份验证[^2]。
具体来说,假设存在如下易受攻击的SQL查询:
```sql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input_username' AND Password = 'input_password';
```
若`input_username`设置为`admin' --`,则最终形成的SQL语句变为:
```sql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admin' --' AND Password = '';
```
这里的双连字符(`--`)表示后续内容作为注释忽略不计,因此无论提供什么密码都会返回结果集中的记录,使得非法访问成为可能。
### 防御方法
#### 使用预编译语句与参数化查询
采用预编译语句(Prepared Statements),即先定义好SQL模板再填充变量值的方式能够有效防止SQL注入。这是因为数据库驱动程序会自动处理特殊字符,确保传入的数据不会改变原始查询逻辑。以下是Python连接SQL Server的一个简单例子:
```python
import pyodbc
conn_str = (
"Driver={ODBC Driver 17 for SQL Server};"
"Server=server_name;"
"Database=db_name;"
"Trusted_Connection=yes;"
)
with pyodbc.connect(conn_str) as conn:
cursor = conn.cursor()
username = input("Enter your user name:")
password = input("Enter your password:")
query = """SELECT COUNT(*) AS count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AND pwdhash=?"""
result = cursor.execute(query, (username, hash(password))).fetchone()
if result['count'] > 0:
print('Login successful.')
else:
print('Invalid credentials.')
```
此段代码利用问号占位符代替实际值的位置,并在调用execute函数时传递这些值,从而避免了潜在的安全风险[^1]。
#### 输入验证与清理
除了使用预编译语句外,还应该对所有来自客户端的输入进行全面检查,只接受符合预期格式的内容;同时移除任何不必要的元字符,如分号、单引号等。这一步骤可以在应用层面上进一步减少遭受SQL注入的风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存储过程本身并不完全免疫于SQL注入威胁,但如果合理运用它们也可以作为一种额外保护手段——特别是那些仅接收固定数量参数且内部已做好充分校验的服务端组件[^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