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m14讲笔记位姿图
时间: 2025-04-16 09:45:21 AIGC 浏览: 39
### SLAM中的位姿图
在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领域,位姿图(pose graph)是一种用于表示机器人轨迹以及环境特征之间关系的数据结构[^2]。位姿图由节点和边组成:
- **节点**代表机器人的不同位置姿态(通常包括位置和方向),这些节点对应于不同时刻下机器人所处的位置。
- **边则表达了两个节点之间的相对变换关系**,即从一个节点移动到另一个节点所需的平移和旋转操作。这种相对运动可以通过传感器测量获得。
构建位姿图的过程涉及到收集来自各种传感器(如激光雷达、相机等)的数据,并利用优化算法来调整各个节点的姿态以减少累积误差。对于大型环境而言,通过解决全局最优问题可以有效地降低漂移效应带来的影响。
为了处理大规模地图中存在的环闭合检测问题,在位姿图中引入了额外类型的约束——闭环边缘(closure edges),它们连接远距离但实际物理空间接近的不同部分的地图片段。这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精度和鲁棒性。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def optimize_pose_graph(nodes, edges):
"""
Optimize the given pose graph using least squares optimization.
:param nodes: List of node poses represented by SE(3) matrices
:type nodes: list[np.ndarray]
:param edges: List of tuples containing indices of connected nodes and their relative transformations
:type edges: list[tuple[int, int, np.ndarray]]
...
"""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