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自定义资源类型
时间: 2023-10-24 15:32:57 浏览: 165
Kubernetes支持自定义资源类型,这允许管理员引入自己定义的资源类型。CRD(Custom Resource Definition)是一种用于定义自定义资源的机制。通过在节点上手动配置自定义资源,并在Pod规格文件中配置对自定义资源的使用,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的资源类型。
在Kubernetes 1.5中,除了CPU、内存和GPU这三种类型资源之外,还引入了一种名为Opaque Integer Resources的自定义资源类型。这种资源类型被翻译成"不透明整数资源"或"自定义资源类型",可以通过在Pod规格文件中的OpaqueIntResources属性中定义一组自定义资源属性来使用。这样,管理员可以给某个节点定义多个自定义资源属性,而不仅限于系统提供的CPU、内存和GPU资源。这些自定义资源属性将存储在OpaqueIntResources数组中。
总结起来,Kubernetes支持自定义资源类型,通过CRD机制和在Pod规格文件中配置自定义资源的使用,管理员可以引入自己定义的资源类型,如不透明整数资源。这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用例需求。<span class="em">1</span><span class="em">2</span><span class="em">3</span><span class="em">4</span>
相关问题
k8s部署keycloak,自定义
Kubernetes(简称k8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引擎,可以用于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Keycloak是一个开源的身份和访问管理解决方案,它提供了诸如单点登录(SSO)、多因素身份验证、授权等功能。在k8s环境中部署和自定义Keycloak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我们的应用程序。
首先,在k8s集群中部署Keycloak的步骤包括创建一个Deployment来运行Keycloak容器、创建一个Service将Keycloak容器暴露出来、配置Ingress来管理对Keycloak的访问。可以通过编写YAML文件来定义Deployment、Service和Ingress资源,然后使用kubectl命令将其部署到k8s集群中。
其次,自定义Keycloak可以包括配置主题、引入自定义的身份提供者、定义客户端等。通过在Keycloak的管理后台进行相应的配置,我们可以定制化Keycloak的外观和行为,以满足具体的业务需求。
最后,在部署和自定义Keycloak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配置数据库、管理用户、设置安全策略等。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库作为Keycloak的持久化存储,并根据实际情况管理用户的访问权限。此外,为了保证应用程序的安全性,我们还需要设置适当的安全策略和监控机制。
总之,通过在k8s集群中部署和自定义Keycloak,我们可以实现统一的身份和访问管理,并且能够满足不同应用程序的特定需求。这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以简化用户的身份管理和访问控制流程。
python自定义普罗米修斯监控k8s
### 使用 Python 自定义 Prometheus 监控 Kubernetes 集群
为了实现自定义的 Prometheus 监控,可以借助 `prometheus_client` 库来创建并暴露指标。以下是具体方法:
#### 安装依赖库
首先需要安装 `prometheus_client` 和其他可能需要用到的相关库:
```bash
pip install prometheus-client flask requests kubernetes
```
#### 创建自定义监控逻辑
可以通过 Flask 或者简单的 HTTP 服务器暴露出一个 `/metrics` 接口供 Prometheus 抓取。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代码示例,用于收集 Kubernetes 节点上的 CPU 和内存使用情况,并将其作为自定义指标暴露给 Prometheus:
```python
from prometheus_client import start_http_server, Gauge, Counter
import time
import os
from kubernetes import client, config
def initialize_k8s():
try:
# 尝试加载集群内的 kubeconfig 文件
config.load_incluster_config()
except Exception as e:
# 如果失败,则尝试加载本地 kubeconfig 文件
config.load_kube_config()
v1 = client.CoreV1Api()
return v1
# 初始化 Prometheus 的指标对象
node_cpu_usage_gauge = Gauge('node_cpu_usage', 'CPU usage per node', ['node'])
node_memory_usage_gauge = Gauge('node_memory_usage', 'Memory usage per node', ['node'])
def collect_node_metrics(v1):
nodes = v1.list_node().items
for node in nodes:
metadata = node.metadata
status = node.status
node_name = metadata.name
# 假设我们已经有一个函数可以从 API 获取实际的资源利用率
cpu_usage_percent = get_cpu_usage(node_name) # 返回百分比值
memory_usage_bytes = get_memory_usage(node_name) # 返回字节数
# 更新指标值
node_cpu_usage_gauge.labels(node=node_name).set(cpu_usage_percent)
node_memory_usage_gauge.labels(node=node_name).set(memory_usage_bytes)
def get_cpu_usage(node_name):
"""模拟获取 CPU 利用率"""
return float(os.popen(f"kubectl top node {node_name} | awk 'NR==2 {{print $3}}'").read())
def get_memory_usage(node_name):
"""模拟获取 Memory 利用率"""
mem_str = os.popen(f"kubectl top node {node_name} | awk 'NR==2 {{print $4}}'").read()
mem_value = int(mem_str.strip()[:-2]) * 1024 * 1024 # 单位转换为字节
return mem_value
if __name__ == '__main__':
# 启动 HTTP Server 并监听 /metrics 请求
start_http_server(8000)
api_instance = initialize_k8s()
while True:
collect_node_metrics(api_instance)
time.sleep(60) # 每隔一分钟更新一次数据
```
上述代码实现了以下几个功能:
- **初始化 Kubernetes API**:通过 `kubernetes.client` 加载配置[^3]。
- **定义 Prometheus 指标**:使用 `Gauge` 类型分别表示节点的 CPU 和内存使用情况[^2]。
- **周期性采集数据**:调用 `collect_node_metrics` 函数定期从 Kubernetes 中提取节点状态信息[^4]。
#### 配置 Prometheus 抓取目标
在 Prometheus 的配置文件 `prometheus.yml` 中添加如下抓取配置项:
```yaml
scrape_configs:
- job_name: 'custom_python_exporter'
static_configs:
- targets: ['localhost:8000']
```
这会告诉 Prometheus 定期访问运行此 Python 程序的主机上的 `/metrics` 接口以获取最新数据。
---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