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log 滤波
时间: 2025-08-20 11:05:22 浏览: 5
<think>我们根据用户需求,使用Verilog实现一个FIR滤波器。考虑到引用中提到的优化(如系数对称性减少乘法器数量),我们将设计一个具有对称系数的FIR滤波器,以节省资源。
步骤:
1. 确定滤波器阶数(这里假设为15阶,即16个抽头)。
2. 由于系数对称,我们可以将对称的系数相加后再与数据相乘,从而减少一半的乘法器。
3. 使用移位寄存器(或延时寄存器链)来存储输入数据流。
4. 将对称的抽头数据相加,然后与对应的系数相乘。
5. 将所有乘积结果相加得到输出。
注意:为了稳定数据,我们使用16级延时寄存器(每个时钟周期移位一次)。
假设输入数据为16位有符号数,输出也为16位有符号数。系数由外部给定(这里假设系数已经确定,并且在设计时已知,或者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改变?但用户问题没有要求可配置,所以我们先实现固定系数)。
由于引用[4]提到使用8个乘法器(因为对称性),我们将采用这种结构。
代码结构:
module fir_filter (
input clk,
input rst_n,
input signed [15:0] data_in, // 输入数据
output signed [15:0] data_out // 输出数据
);
// 定义16级移位寄存器,每级16位
reg signed [15:0] shift_reg[0:15];
// 移位寄存器的更新
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 (!rst_n) begin
// 复位移位寄存器
for (integer i=0; i<=15; i=i+1) begin
shift_reg[i] <= 16'd0;
end
end else begin
// 数据移位:新数据进入shift_reg[0],shift_reg[0]移到shift_reg[1],...,shift_reg[14]移到shift_reg[15]
shift_reg[0] <= data_in;
for (integer i=1; i<=15; i=i+1) begin
shift_reg[i] <= shift_reg[i-1];
end
end
end
// 定义系数(这里假设为低通滤波器,系数对称,实际系数需要根据设计确定)
// 注意:系数为16位有符号数,实际系数值需要根据滤波器设计确定。这里用变量表示,实际使用时应替换为具体数值。
wire signed [15:0] coeff[0:7]; // 只需要存储前8个系数,因为对称性:coeff[0]对应shift_reg[0]和shift_reg[15]的系数,coeff[1]对应shift_reg[1]和shift_reg[14]...直到coeff[7]对应shift_reg[7]和shift_reg[8]
// 假设系数值,这里用0初始化,实际应替换为设计好的系数
assign coeff[0] = 16'h0000;
assign coeff[1] = 16'h0000;
// ... 实际系数需要计算
// 由于系数对称,将对称的数据相加
wire signed [15:0] sum[0:7];
assign sum[0] = shift_reg[0] + shift_reg[15];
assign sum[1] = shift_reg[1] + shift_reg[14];
assign sum[2] = shift_reg[2] + shift_reg[13];
assign sum[3] = shift_reg[3] + shift_reg[12];
assign sum[4] = shift_reg[4] + shift_reg[11];
assign sum[5] = shift_reg[5] + shift_reg[10];
assign sum[6] = shift_reg[6] + shift_reg[9];
assign sum[7] = shift_reg[7] + shift_reg[8];
// 乘法:每个sum与对应的系数相乘
wire signed [31:0] product[0:7]; // 乘法结果为32位
assign product[0] = sum[0] * coeff[0];
assign product[1] = sum[1] * coeff[1];
assign product[2] = sum[2] * coeff[2];
assign product[3] = sum[3] * coeff[3];
assign product[4] = sum[4] * coeff[4];
assign product[5] = sum[5] * coeff[5];
assign product[6] = sum[6] * coeff[6];
assign product[7] = sum[7] * coeff[7];
// 将所有乘积结果相加(注意:这里需要多级加法,避免时序问题,我们使用流水线或加法树)
// 由于有8个乘积,我们分三级加法:
// 第一级:将8个乘积分成4组,每组两个相加
reg signed [31:0] add_stage1[0:3];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add_stage1[0] <= product[0] + product[1];
add_stage1[1] <= product[2] + product[3];
add_stage1[2] <= product[4] + product[5];
add_stage1[3] <= product[6] + product[7];
end
// 第二级:将4个结果分成2组
reg signed [31:0] add_stage2[0:1];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add_stage2[0] <= add_stage1[0] + add_stage1[1];
add_stage2[1] <= add_stage1[2] + add_stage1[3];
end
// 第三级:将2个结果相加
reg signed [31:0] add_stage3;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add_stage3 <= add_stage2[0] + add_stage2[1];
end
// 最终输出:取加法结果的合适位宽(32位加法结果,我们取高16位或舍入到16位,这里简单取中间16位,实际需要根据系数范围和精度调整)
// 注意:由于我们使用了对称结构,乘法的累加和相当于原结构的输出,但需要调整位宽。
// 这里我们取[30:15]位(32位结果,去掉符号位,然后取16位)作为输出,这样可以避免溢出并保留主要信息。但具体截位需要根据设计确定。
assign data_out = add_stage3[30:15]; // 或者使用其他截位策略
endmodule
注意:上述代码中系数coeff需要根据实际滤波器设计进行赋值。我们可以通过外部参数传入,或者使用常量定义。
改进:为了灵活性,我们可以将系数作为参数(parameter)传入,这样可以在实例化时配置不同的滤波器。
另外,上述加法器使用了三级流水线,因此整个滤波器有3个周期的延迟(加上移位寄存器的输入到输出有16个周期?不,移位寄存器是每个时钟周期移位,但乘法流水线是3个周期,所以从数据输入到输出总延迟是16+3=19个周期?不对,移位寄存器的更新是每个时钟周期都进行,而乘法流水线是在数据进入移位寄存器后的第3个周期得到结果。实际上,从数据进入移位寄存器(成为shift_reg[0])到它到达对称位置(比如shift_reg[15])需要15个周期,然后我们使用3级流水线计算,所以总延迟是15+3=18个周期?但是注意,我们计算时同时使用了shift_reg[0]和shift_reg[15],所以当数据进入后,它立即作为shift_reg[0]被使用,而等到15个周期后,它成为shift_reg[15]再次被使用。因此,对于同一个数据,它被使用两次,分别在进入的当时和15个周期后。但是,我们的输出是每个周期都计算,但每个输出结果依赖于当前移位寄存器中的全部16个数据。所以,从第一个数据输入到第一个有效输出需要等待16个数据填满移位寄存器,然后还需要3个时钟周期的计算延迟,即第一个有效输出出现在第19个时钟周期(因为第一个数据输入后,需要再输入15个数据,然后第16个数据输入时,移位寄存器才填满,然后需要3个周期计算,所以第19个时钟周期输出第一个结果)。但是,我们的代码中,在移位寄存器填满之前,输出可能是不正确的(因为移位寄存器中还有0),所以需要等待。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实现。实际中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细节,如复位时移位寄存器清零,避免未知状态。
另外,截位策略(上述代码中直接取[30:15])可能需要根据实际设计调整,比如考虑系数的归一化,避免溢出,以及保留有效位数。
由于用户没有提供具体的滤波器系数,我们这里只能给出一个通用结构。如果用户有具体系数,可以修改coeff的值。
参考文献[4]中提到的结构,我们使用了对称性减少乘法器数量,并使用了加法树(流水线)来提高时序性能。
注意:上述代码中,乘法器是组合逻辑,但被后面的寄存器锁存,所以实际上乘法操作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但为了时序收敛,我们使用了流水线加法。如果工作频率不高,也可以不用流水线,但这样会限制速度。
如果用户需要可重配置的系数,可以将coeff改为寄存器数组,并在需要时从外部写入。
根据引用[2]和[3],FIR滤波器在FPGA中实现时,还可以使用Xilinx的FIR IP核,但用户要求自己实现。
因此,我们提供上述代码作为参考。
相关问题:
1. 如何确定FIR滤波器的系数?
2. 在Verilog中实现FIR滤波器时,如何优化资源(如乘法器)和速度?
3. 如何对FIR滤波器进行仿真验证?
4. 如何调整FIR滤波器的截位策略以避免溢出并减少量化噪声?</think>### Verilog FIR滤波器实现代码
以下是基于对称系数优化的FIR滤波器Verilog实现(以15阶低通滤波器为例)。代码采用系数对称性减少乘法器数量,并通过流水线结构提高时序性能[^4]。
```verilog
module fir_filter (
input clk, // 时钟信号
input rst_n, // 异步复位(低有效)
input signed [15:0] din, // 16位有符号输入数据
output signed [15:0] dout // 16位有符号输出数据
);
// 定义16级移位寄存器(存储输入数据流)
reg signed [15:0] delay_reg[0:15];
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 (!rst_n) begin
for (int i=0; i<=15; i=i+1)
delay_reg[i] <= 16'd0;
end else begin
delay_reg[0] <= din; // 新数据输入
for (int i=1; i<=15; i=i+1)
delay_reg[i] <= delay_reg[i-1]; // 数据移位
end
end
// 滤波器系数(示例:低通滤波器,实际值需通过Matlab计算)
parameter signed [15:0] coeff[0:7] = '{
16'h00A3, 16'h01F2, 16'h03C1, 16'h05A0,
16'h0704, 16'h0768, 16'h0704, 16'h05A0
}; // 仅需存储前8个对称系数
// 对称数据相加(减少乘法器数量)
wire signed [15:0] sym_sum[0:7];
assign sym_sum[0] = delay_reg[0] + delay_reg[15];
assign sym_sum[1] = delay_reg[1] + delay_reg[14];
assign sym_sum[2] = delay_reg[2] + delay_reg[13];
assign sym_sum[3] = delay_reg[3] + delay_reg[12];
assign sym_sum[4] = delay_reg[4] + delay_reg[11];
assign sym_sum[5] = delay_reg[5] + delay_reg[10];
assign sym_sum[6] = delay_reg[6] + delay_reg[9];
assign sym_sum[7] = delay_reg[7] + delay_reg[8];
// 乘法运算(8个并行乘法器)
reg signed [31:0] mult_reg[0:7]; // 32位乘积寄存器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for (int i=0; i<=7; i=i+1)
mult_reg[i] <= sym_sum[i] * coeff[i];
end
// 加法树结构(三级流水线)
reg signed [31:0] sum_stage1[0:3];
reg signed [31:0] sum_stage2[0:1];
reg signed [31:0] sum_stage3;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 第一级加法(4组)
sum_stage1[0] <= mult_reg[0] + mult_reg[1];
sum_stage1[1] <= mult_reg[2] + mult_reg[3];
sum_stage1[2] <= mult_reg[4] + mult_reg[5];
sum_stage1[3] <= mult_reg[6] + mult_reg[7];
// 第二级加法(2组)
sum_stage2[0] <= sum_stage1[0] + sum_stage1[1];
sum_stage2[1] <= sum_stage1[2] + sum_stage1[3];
// 第三级加法(最终和)
sum_stage3 <= sum_stage2[0] + sum_stage2[1];
end
// 输出截位(取高16位)
assign dout = sum_stage3[30:15]; // 自动处理符号位
endmodule
```
#### 关键设计说明:
1. **对称优化**
利用系数对称性 $h(n) = h(N-1-n)$,将16个乘法器减少到8个[^4]。通过预加对称数据(如 `delay_reg[0]+delay_reg[15]`)实现资源优化。
2. **流水线结构**
- 第一级:8个并行乘法器
- 第二级:4组加法器
- 第三级:2组加法器
- 第四级:最终累加器
四级流水线显著提高系统时钟频率[^3]。
3. **位宽管理**
- 输入:16位有符号数
- 系数:16位有符号数(Q15格式)
- 乘法输出:32位(保护精度)
- 最终输出:截取高16位($[30:15]$ 位),避免溢出并保留有效动态范围[^2]。
4. **参数化设计**
系数数组 `coeff` 支持外部修改,可通过Matlab生成不同滤波特性(低通/高通/带通)的系数[^1]。
#### 设计验证建议:
1. **测试平台构建**:
```verilog
// 生成1MHz + 50MHz混合信号
always #5 clk = ~clk; // 100MHz时钟
initial begin
for (int i=0; i<1000; i=i+1) begin
din = $sin(2*3.14*i/100)*100 + $sin(2*3.14*i/2)*50;
#10;
end
end
```
2. **波形分析**:
使用ModelSim观察输出信号频谱,验证50MHz分量被抑制。
---
### 相关问题
1. **如何通过Matlab生成FIR滤波器系数?**
> 使用 `fir1` 函数:`b = fir1(15, 0.2, 'low')` 生成15阶低通滤波器系数,截止频率为采样率的20%[^1]。
2. **FIR滤波器的资源消耗如何估算?**
> 资源公式:$Resource = N/2 \times (M_{mult} + M_{add})$,其中 $N$ 为阶数,$M_{mult}$ 为乘法器资源,$M_{add}$ 为加法器资源[^4]。
3. **如何实现可重构滤波器(运行时切换系数)?**
> 添加系数存储器接口:
> ```verilog
> input [3:0] coeff_addr,
> input [15:0] coeff_data,
> input coeff_we
> ```
> 通过寄存器写入动态更新系数[^1]。
4. **Xilinx FIR IP核与自定义实现有何优劣?**
> | **特性** | **IP核** | **自定义实现** |
> |----------|----------|---------------|
> | 开发速度 | ★★★ | ★ |
> | 灵活性 | ★★ | ★★★ |
> | 资源优化 | ★★★ | ★★★★ |
> | 时序控制 | ★★ | ★★★ |
> 适合对延迟敏感或需特殊优化的场景[^2][^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