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将一系列的学生期末考试信息进行存储(学生人数不会超过100)。每个学生的信息包括: 姓名(由 first name 和last name 两部分组成,例如Jingyu LI,first_name = "Jingyu" last_name = "LI") ; 学号(12 位数字组成,开头4位为2022、2021、2020); C语言成绩(一个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重修信息(学号 2022开头的重修信息为否(0),其余为是(1)); GPA等级(A+, A, B+, B, C+, C, D, F ): A+: 100-93; A: 92-85; B+: 84-80; B: 79-75; C+:74-70; C: 69-65; D: 64-60; F: <60. 其中,姓名,学号,成绩为输入数据,其余数据需要你计算。 另外,学号不符合规定的数据需要删除掉。 本实训所有关卡需要采用结构体知识点。#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bool.h> int main(){ char name; int number,source; char s[100][20]; long long id[100]; int n = 0; while(scanf("%s%lld", s[n], &id[n])!=EOF) n ++; }请补充
时间: 2025-07-30 09:27:15 浏览: 15
<think>我们根据引用信息,需要实现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每个学生信息包括:-姓名(firstname和lastname)-学号(12位数字,开头4位为2022、2021、2020)-C语言成绩(整数,>=0)-重修信息(根据学号开头判断:2022开头为否(0),其余为是(1))-GPA等级(根据成绩计算:A+:100-93;A:92-85;B+:84-80;B:79-75;C+:74-70;C:69-65;D:64-60;F:<60)-班级排名(需要计算,成绩相同并列)需要实现的功能:-添加学生(Add)-删除学生(Delete)-查找学生(Search)由于班级排名需要知道所有学生,所以我们在添加完学生后可能需要排序来确定排名。步骤:1.定义结构体2.实现添加学生:输入姓名、学号、成绩,验证学号和成绩的合法性,然后计算重修信息、GPA等级(排名先不计算,等需要时再统一计算)3.实现删除学生:根据学号删除4.实现查找学生:根据学号查找并打印信息5.实现计算班级排名:按照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相同成绩则并列(例如,两个学生都是最高分,则并列第一,下一个学生是第三名)注意:学生人数不超过100。定义结构体(参考引用[3]):我们将姓名拆分为first_name和last_name,学号用字符串存储(因为12位数字可能超出int范围,所以用字符串或longlong,但题目要求12位,longlong最大19位,可以存储,但考虑到学号是标识,不进行数学运算,用字符串更合适,可以方便检查开头字符)。但是引用[1]中使用了longlong存储学号,而引用[3]使用字符串。这里根据需求,我们可以选择字符串,因为要检查开头4位。我们参考引用[3]的结构体,并稍作修改:注意:重修信息可以用整数0或1表示,也可以用字符串表示(如"是"和"否"),但引用[4]中提到“学号2022开头的重修信息为否,其余为是”,所以我们可以用整型(0表示否,1表示是)或字符串(存储"否"和"是")。为了节省内存和方便,用整型(int)或布尔型(但C语言没有bool,可以用int)表示。同时,引用[2]中要求GPA等级用字符串(如"A+"),所以我们用字符串数组存储。另外,班级排名(rank)用整数存储。由于需要排序,我们可能会用一个数组来存储所有学生。结构体定义如下(根据引用[3]修改):#defineMAX_STUDENTS100#defineNAME_LEN50#defineID_LEN13//12位学号,再加一个结束符#defineGPA_LEN3//因为"A+"有两个字符,加上结束符需要3个typedefstruct{charfirst_name[NAME_LEN];charlast_name[NAME_LEN];charid[ID_LEN];//学号字符串intscore;//C语言成绩intretake;//重修信息:0表示否,1表示是chargpa_grade[GPA_LEN];//GPA等级,如"A+"intrank;//班级排名}Student;注意:我们暂时不添加引用[3]中的low_grade,因为题目没有要求。功能实现:1.添加学生(Add):输入:first_name,last_name,id,score验证:-学号:长度必须为12,且开头4位必须是"2022"、"2021"或"2020"-成绩:必须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且我们假设最高分不超过100,但题目没有规定上限,根据GPA等级划分,最高100,所以可以限定在0~100)然后计算:-重修信息:学号开头为"2022"则retake=0,否则retake=1-GPA等级:根据成绩区间计算,将对应的字符串拷贝到gpa_grade中-排名:先不计算,等全部添加完后再统一排序计算(或者每次添加后重新计算排名,但效率低,因为最多100人,所以可以每次添加后重新计算排名)2.删除学生(Delete):输入:学号在数组中查找该学号,如果找到则删除(后面的元素前移),并更新排名(重新计算排名)3.查找学生(Search):输入:学号在数组中查找,打印该学生的所有信息4.计算排名:按照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相同成绩则按什么顺序?题目没有规定,但排名相同,比如两个学生成绩都是90,则并列第一,下一个88的学生排名为第三)注意:排序后,相同成绩的学生排名相同,然后跳过相同成绩的人数继续排名。例如:成绩:90,90,88,85,85,85,80排名:1,1,3,4,4,4,7步骤:-将学生数组按成绩降序排序(如果成绩相同,可以任意顺序)-遍历排序后的数组,设置当前排名为1,然后遍历:rank=1;count=1;//用于记录已经排了多少个学生for(i=0;i<num_students;){intj=i;//找出所有成绩相同的学生while(j<num_students&&students[j].score==students[i].score){j++;}//给从i到j-1的学生设置相同的排名for(intk=i;k<j;k++){students[k].rank=rank;}//更新下一个排名的起始值rank+=(j-i);//下一个排名应该是当前排名加上这个相同分数段的人数(比如第一有2人,下一个排名就是1+2=3)i=j;}或者另一种常见做法:相同分数排名相同,然后下一个排名等于当前排名加上相同分数的人数。注意:我们这里排名是1,1,3,4,4,4,7,也就是并列第一后,下一个是第三名。但是,实际上常见的排名是:1,1,2,3,3,3,4?还是1,1,3,4,4,4,7?题目要求“成绩相同需并列”,并列的意思是相同排名,并且下一个排名跳过并列的人数。例如:两个第一,下一个就是第三(没有第二)。所以我们的做法正确。但是,我们也可以这样:rank=1;for(inti=0;i<num_students;){intcurrent_score=students[i].score;intsame_count=0;//统计相同分数的人数for(intj=i;j<num_students&&students[j].score==current_score;j++){same_count++;}//给这same_count个学生设置当前排名for(intk=0;k<same_count;k++){students[i+k].rank=rank;}//更新下一个排名rank+=same_count;i+=same_count;}这样得到的排名是:第一组(相同分数)排名为1,第二组(下一个分数)排名为1+相同人数=1+2=3,第三组排名为3+1=4,第四组排名为4+3=7。因此,我们采用这种方法。注意:由于排名需要在整个学生数组上计算,所以我们在添加、删除后需要重新计算排名。具体实现:全局变量:Studentstudents[MAX_STUDENTS];intstudent_count=0;//当前学生数量添加学生步骤:1.检查student_count是否超过MAX_STUDENTS,超过则报错。2.输入学生信息(first_name,last_name,id,score)3.验证学号:检查id长度是否为12(注意我们存储为字符串,所以输入后检查字符串长度,不包括结束符,但我们的id数组是13个字符,可以存储12个字符和一个结束符)。然后检查开头4个字符是否是"2022"、"2021"、"2020"。4.验证成绩:0<=score<=100(因为GPA等级划分到100,所以超过100没有对应等级,我们限定0~100)5.计算重修信息:如果id的前4个字符是"2022",则retake=0;否则retake=1。6.计算GPA等级:根据score所在的区间,将对应的字符串复制到gpa_grade中。7.将新学生添加到students数组中,student_count加1。8.重新计算所有学生的排名(因为新增了一个学生,所有学生的排名可能改变)。删除学生步骤:1.输入要删除的学生学号id。2.遍历数组,找到与id匹配的学生(使用strcmp比较)。3.如果找到,则将该学生后面的所有学生前移(覆盖该学生),student_count减1。4.重新计算排名。查找学生步骤:1.输入学号id。2.遍历数组,找到与id匹配的学生。3.打印该学生的所有信息。计算排名函数:首先,将学生数组按成绩降序排序(可以使用qsort)。然后,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排名。注意:排序会改变学生的顺序,但题目没有要求保持原始顺序,所以我们可以按成绩排序存储。但是,我们也可以不改变原始存储顺序,而只是计算排名?不行,因为排名需要按成绩排序。我们可以将学生数组复制一份排序,但这样麻烦。为了方便,我们每次计算排名前先排序,然后同时更新排名。但是,我们存储的顺序会变成按成绩排好序的吗?这样可能不好,因为添加的顺序可能被打乱。因此,我们可以在结构体中存储排名,而数组可以按添加顺序存储。计算排名时,我们排序一个副本,然后根据副本的排名结果设置原数组的排名?或者我们直接排序原数组,然后设置排名,但是这样查找和删除时学号的顺序就乱了。另一种做法:我们可以在计算排名时,创建一个指针数组,指向原数组,然后对指针数组排序,这样不影响原数组的顺序。但设置排名时,我们可以通过指针修改原数组的排名。考虑到学生数量最多100,我们可以采用简单方法:在计算排名时,我们创建一个临时数组(存储索引或指针),然后排序临时数组,再根据临时数组的顺序计算排名并写回原数组的rank字段。这样原数组的顺序保持不变。但是,我们也可以直接排序原数组,然后计算排名,然后再按学号或其他方式排序恢复?这样比较麻烦。为了方便,我们采用:在计算排名时,创建一个临时数组(存储学生结构体的副本),然后对临时数组按成绩降序排序,然后计算排名,并将排名写回原数组(通过学号匹配?这样效率低)。或者,我们在计算排名时,不改变原数组顺序,而是创建一个索引数组(intindices[student_count]),然后对索引数组排序,排序依据是原数组的成绩。然后根据索引数组的顺序来遍历,计算排名,然后根据索引找到原数组中的学生,设置其排名。具体步骤:intindices[student_count];//存储下标for(inti=0;i<student_count;i++)indices[i]=i;然后对indices排序,排序规则是:比较students[indices[i]].score和students[indices[j]].score,降序。然后根据indices数组的顺序来遍历,计算排名,并设置原数组的排名:intrank=1;for(inti=0;i<student_count;){intj=i;intcurrent_score=students[indices[i]].score;while(j<student_count&&students[indices[j]].score==current_score){j++;}//给这组相同分数的学生设置排名for(intk=i;k<j;k++){students[indices[k]].rank=rank;}rank+=(j-i);i=j;}这样,原数组的顺序没有改变,只是设置了排名。但是,这种方法需要额外的空间(索引数组),但最多100个,可以接受。我们选择这种方法。总结步骤:1.定义结构体和全局数组。2.实现添加学生函数。3.实现删除学生函数。4.实现查找学生函数。5.实现计算排名函数(使用索引数组,不改变原数组顺序)。下面开始写代码框架:注意:我们假设主程序会有一个菜单,但这里只关注功能函数。代码结构:预处理指令和结构体定义:</think>以下是用C语言实现学生信息存储与处理的详细步骤,包含输入验证和GPA计算:
### 1. 结构体定义与全局变量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ctype.h>
#define MAX_STUDENTS 100
#define NAME_LEN 50
#define ID_LEN 13 // 12位学号 + '\0'
#define GPA_LEN 3 // 存储如"A+"
typedef struct {
char first_name[NAME_LEN];
char last_name[NAME_LEN];
char id[ID_LEN];
int score;
int retake; // 0:否 1:是
char gpa_grade[GPA_LEN];
int rank;
} Student;
Student students[MAX_STUDENTS];
int student_count = 0;
```
### 2. 输入验证函数
```c
// 验证学号格式 (12位数字且以2022/2021/2020开头)
int validate_id(const char *id) {
if (strlen(id) != 12) return 0;
for (int i = 0; i < 12; i++) {
if (!isdigit(id[i])) return 0;
}
char prefix[5];
strncpy(prefix, id, 4);
prefix[4] = '\0';
return (strcmp(prefix, "2022") == 0) ||
(strcmp(prefix, "2021") == 0) ||
(strcmp(prefix, "2020") == 0);
}
// 验证成绩 (0-100整数)
int validate_score(int score) {
return (score >= 0 && score <= 100);
}
```
### 3. GPA等级计算函数
```c
void calculate_gpa(int score, char *gpa) {
if (score >= 93) strcpy(gpa, "A+");
else if (score >= 85) strcpy(gpa, "A");
else if (score >= 80) strcpy(gpa, "B+");
else if (score >= 75) strcpy(gpa, "B");
else if (score >= 70) strcpy(gpa, "C+");
else if (score >= 65) strcpy(gpa, "C");
else if (score >= 60) strcpy(gpa, "D");
else strcpy(gpa, "F");
}
```
### 4. 添加学生信息
```c
void add_student() {
if (student_count >= MAX_STUDENTS) {
printf("错误:学生数量已达上限\n");
return;
}
Student s;
// 输入姓名
printf("输入名字(格式:姓氏 名字): ");
scanf("%s %s", s.first_name, s.last_name);
// 验证学号
do {
printf("输入12位学号(2022/2021/2020开头): ");
scanf("%s", s.id);
} while (!validate_id(s.id));
// 验证成绩
do {
printf("输入C语言成绩(0-100): ");
scanf("%d", &s.score);
} while (!validate_score(s.score));
// 计算重修信息
s.retake = (strncmp(s.id, "2022", 4) != 0) ? 1 : 0;
// 计算GPA
calculate_gpa(s.score, s.gpa_grade);
// 暂不计算排名
s.rank = 0;
// 存入数组
students[student_count++] = s;
printf("学生添加成功!\n");
}
```
### 5. 计算班级排名(并列排名)
```c
void calculate_rank() {
// 按成绩降序排序
for (int i = 0; i < student_count - 1; i++) {
for (int j = 0; j < student_count - i - 1; j++) {
if (students[j].score < students[j+1].score) {
Student temp = students[j];
students[j] = students[j+1];
students[j+1] = temp;
}
}
}
// 计算并列排名
int current_rank = 1;
int same_score_count = 1;
for (int i = 0; i < student_count; i++) {
if (i > 0 && students[i].score == students[i-1].score) {
same_score_count++;
} else if (i > 0) {
current_rank += same_score_count;
same_score_count = 1;
}
students[i].rank = current_rank;
}
}
```
### 6. 完整流程示例
```c
int main() {
int choice;
do {
printf("\n学生信息管理系统\n");
printf("1. 添加学生\n");
printf("2. 计算排名\n");
printf("3. 退出\n");
printf("选择操作: ");
scanf("%d", &choice);
switch (choice) {
case 1:
add_student();
break;
case 2:
calculate_rank();
// 显示所有学生信息
for (int i = 0; i < student_count; i++) {
printf("%s %s (学号:%s) 成绩:%d 重修:%s GPA:%s 排名:%d\n",
students[i].first_name, students[i].last_name,
students[i].id, students[i].score,
students[i].retake ? "是" : "否",
students[i].gpa_grade,
students[i].rank);
}
break;
}
} while (choice != 3);
return 0;
}
```
### 关键功能说明
1. **输入验证**:
- 学号必须为12位数字且以2020-2022开头
- 成绩必须在0-100范围内
2. **自动计算**:
- 重修信息:非2022开头学号自动标记重修
- GPA等级:根据成绩区间自动计算
- 班级排名:支持成绩并列排名(如两个第1名,下一个是第3名)
3. **数据结构**:
- 使用结构体数组存储学生信息
- 分离`first_name`和`last_name`符合国际命名规范
- 学号存储为字符串便于格式验证
### 注意事项
- 排名计算需在所有学生添加完成后执行
- 添加学生时会跳过排名计算(`rank`初始为0)
- 重修判断基于学号前缀(2022级无需重修)
- GPA等级划分标准:$A+:[93,100]$, $A:[85,92]$, $B+:[80,84]$, $B:[75,79]$, $C+:[70,74]$, $C:[65,69]$, $D:[60,64]$, $F:[0,59]$
[^1]: 结构体设计参考学生信息存储需求
[^2]: 数据规范遵循学号格式和GPA计算标准
[^3]: 输入验证确保数据完整性
[^4]: 排名算法实现并列排名逻辑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