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线程连接数据库校验数据
时间: 2023-11-07 15:02:53 浏览: 191
在Java中,可以使用多线程来连接数据库并校验数据。一种常见的做法是使用线程池来管理多个线程,以提高效率。首先,你需要在pom.xml文件中添加相应的依赖项,如json-path和hutool-all。然后,你可以使用多线程批量校验学生信息,但每次只能同时校验一定数量的学生。校验结果可以通过展示页面同时返回。对于字段处理和校验,你可以使用lombok库来简化代码。这样,你就可以通过多线程连接数据库并校验数据了。
相关问题
使用eseyExcel实现java多线程导入Excel并校验
您好,我明白您的问题。实现java多线程导入Excel并校验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首先,将Excel文件读取到内存中,使用多线程将Excel文件按行或段进行划分,并且在每个线程内部对读取的Excel数据进行校验。
2.将每个线程校验结果合并为统一结果集,如果校验失败,则将失败的行或段标记出来。
3.将所有线程校验的结果集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合并,如果有重复的部分则需要去重。
4.将校验通过的数据持久化到数据库或其他存储介质中,同时,将校验失败的数据输出到日志文件或者其他处理方式。
以上就是一个简单的多线程导入Excel并校验的实现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多线程实现java 从mariadb数据库中高效读取1000万条号码数据加载到ehcache
<think>好的,用户的问题是关于如何用Java通过多线程方式从MariaDB数据库中高效读取大量数据(比如1000万条)并加载到Ehcache的最佳实践。我需要结合多线程、数据库优化、缓存加载等方面来给出解决方案。
首先,用户的需求是高效读取大量数据,所以需要考虑数据库查询的优化。MariaDB是MySQL的分支,所以很多优化策略是相通的。比如分页查询,但传统的LIMIT offset, size在大量数据时效率低下,尤其是offset很大时。这里应该建议使用基于游标的分页,比如用自增主键或索引列来分批获取数据,这样每次查询都能利用索引,减少扫描时间。参考了分页优化的方法,可能类似于引用中的分库分表或主从复制,但这里更直接的是查询优化。
接下来是多线程部分。如何分配任务给多个线程,每个线程处理不同的数据块。比如,可以将主键范围分成多个区间,每个线程处理一个区间,这样避免数据重复和锁竞争。线程池的使用也很重要,需要合理设置线程数量,避免过多导致数据库连接池耗尽或系统资源不足。线程间的协调和错误处理也需要考虑,比如某个线程失败后的重试机制。
然后是数据读取后的处理,比如转换、校验,再加载到Ehcache。Ehcache的加载方式需要注意线程安全,以及批量加载的效率。可能需要使用Ehcache的Bulk API,或者利用多线程并发put数据,但需要确保缓存的一致性。
此外,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也很关键。使用高性能的连接池如HikariCP,并正确配置最大连接数,避免连接泄漏。同时,合理设置事务隔离级别,比如读已提交,或者使用MVCC(如引用2提到的InnoDB的MVCC),减少锁的争用,提高并发读取能力。
还有可能需要考虑的是JDBC的fetch size,适当调整每次从数据库读取的记录数,减少网络往返次数。以及结果集的流式读取,避免内存溢出,特别是处理1000万条数据时,不能一次性加载到内存,而是分批次处理。
在代码结构方面,可能需要将任务分片,每个线程负责一个分片,使用CompletableFuture或ExecutorService来管理线程。同时,监控每个线程的进度和性能,及时调整参数。
最后,性能测试和调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通过慢查询日志(引用3提到的定义慢查询时间)来识别和优化查询,调整线程数量和分片策略,以达到最优的吞吐量。
总结下来,步骤可能包括:数据库查询优化(游标分页)、多线程任务分片、连接池配置、数据分批处理与缓存加载、错误处理与重试、性能监控与调优。需要将这些点有条理地组织起来,给出具体的实现方案和代码示例,同时引用相关的知识点来支持建议的可行性。</think>针对Java多线程从MariaDB读取千万级数据并加载到Ehcache的高效实现方案,以下是分步骤解决方案:
### 一、数据库查询优化
1. **避免传统分页**
使用`WHERE id > ? LIMIT ?`代替`LIMIT offset, size`,利用自增主键实现游标分页,减少全表扫描:
```sql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id > {last_id} ORDER BY id LIMIT {batch_size}
```
2. **索引优化**
确保查询字段(如主键)有覆盖索引,减少回表查询时间[^2]。
3. **连接池配置**
使用HikariCP连接池,调整参数:
```java
HikariConfig config = new HikariConfig();
config.setJdbcUrl("jdbc:mariadb://host/db");
config.setMaximumPoolSize(20); // 根据实际负载调整
```
### 二、多线程任务分配
1. **数据分片策略**
根据主键范围划分任务区间:
```java
long minId = getMinIdFromDB();
long maxId = getMaxIdFromDB();
int threads = 8;
long step = (maxId - minId) / threads;
// 每个线程处理[startId, endId)区间
for (int i=0; i<threads; i++) {
long start = minId + i*step;
long end = (i == threads-1) ? maxId : start + step;
executor.submit(new DataLoaderTask(start, end));
}
```
2. **线程池配置**
使用固定大小线程池(根据CPU核心数和IO等待时间调整):
```java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 * 2);
```
### 三、高效数据加载
1. **JDBC优化**
- 设置`fetchSize(1000)`减少网络往返次数
- 开启自动提交关闭`conn.setAutoCommit(false)`
```java
PreparedStatement ps = conn.prepareStatement(sql);
ps.setFetchSize(1000);
ResultSet rs = ps.executeQuery();
```
2. **Ehcache批量加载**
使用`putAll`方法减少锁竞争:
```java
Cache<Integer, Entity> cache = ehcache.getCache();
Map<Integer, Entity> batchMap = new HashMap<>(1000);
while (rs.next()) {
Entity entity = convert(rs);
batchMap.put(entity.getId(), entity);
if (batchMap.size() >= 1000) {
cache.putAll(batchMap);
batchMap.clear();
}
}
```
### 四、容错与监控
1. **异常重试机制**
对数据库断连等异常添加重试逻辑:
```java
int retry = 3;
while (retry-- > 0) {
try {
// 执行查询
break;
} catch (SQLException e) {
if (retry == 0) throw e;
Thread.sleep(1000);
}
}
```
2. **进度监控**
使用原子计数器跟踪处理进度:
```java
AtomicLong counter = new AtomicLong(0);
executor.submit(() -> {
long processed = counter.addAndGet(batchSize);
if (processed % 100000 == 0) {
System.out.println("已加载:" + processed);
}
});
```
### 五、性能调优建议
1. **调整JVM参数**
增加堆内存避免GC频繁:
```
-Xmx4g -Xms4g -XX:+UseG1GC
```
2. **MariaDB服务端优化**
增加`innodb_buffer_pool_size`至物理内存的70%,开启`query_cache_type`[^1]
3. **网络优化**
确保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处于同一局域网,千兆以上网络带宽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