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地震谈(6),不完美的松潘-平武
六
1976年8月16日,在四川省北部松潘县与平武县之间发生了7.2级强烈地震。接着又先后发生了6.7级和7.2级强烈地震。由于事先作出了较为准确的地震预报,松潘、平武、茂汶、南坪四县在这三次强震中直接死亡人数只有38人。
对比之前的1973年2月6日,川西炉霍7.6级地震,死亡2175人 。按维基百科给出的近年人口密度数据:炉霍:10.5人/平方千米,松潘:8.02人/平方千米;平武:21.2人/平方千米 。三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大致在10 – 20人/平方千米的范围内,由此可见临震预报对减少人员伤亡的意义。说明一下,因找不到1976年的数据,故只能比较各县人口密度的相对值。相对值一般比较稳定,不会随时间变化太大。
“松潘地震具有较丰富的前兆异常。震前,四川省地震局根据地震活动性、地变形、视电阻率、水氡等异常和地方地震工作部门群测仪器的异常以及地下水、动物、地光、火球等的宏观异常,作了较好的预测”【4】。这些异常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地震活动图像和地震波速的变化; 地壳形变; 松潘地震台氡含量和电阻率的异常变化及其他台站和业余地震观测点的前兆; 松潘—龙门山地区与地下水、动物行为、气象因素等有关的异常现象”【3】。《松潘地震异常情况登记表》列出了震前26个不同地区监测到的异常指标,包括小震空区、小震频率、地磁、地应力、水氡、温泉水温、宏观等等【20】。
松潘-平武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不如海城,主要是预报的震中地点不准,太偏南。其实四川省地震局在1975年11月作出的中期预报,位置还是比较准确:“ 1976年上半年,在松潘、茂汶一带有发生6级或6级以上地震的危险” 。随后,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议又肯定了川、青、甘交界地区, 特别强调是松潘、茂汶。并把它列为全国第三个重点危险地区【4】。
但在5月29日云南省龙陵地震后,“根据川、滇强震活动的呼应关系,结合前兆异常分析,特别是地下水、动物习性异常明显增加的现象”,6月14日四川省地震局预计的震中位置开始偏向松潘以南的茂汶、北川至康定、泸定。其中,距离震中松潘最近的地点应该是茂汶地区的茂县,130公里车程,也是后来受地震影响最大的四个县之一。 之后四川省革委开始介入, 于6月22日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防震抗震工作的紧急通知” ,预计将在1 – 2月内发生强震, 要求各有关地、市、州加强对地震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防震抗震工作【4】。 四川省革会和有关地震危险区成立了专门的防震抗震指挥机构。迅速组建了众多的群众测报点,这些群众测报点对松潘、平武大地震的临震预报起到了重要作用【54】。
后来强震发生的时间是8月中,可以说比较准确了。
同时,“国家地震局调集物探队、地震测量队、武汉、福州、广州、南京地震大队,山东、陕西、河北、宁夏等地震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生物所也派人奔赴重点监视区,架设流动台,加强监视”【4】。7月底到8月初,主要在龙门山地带出现了大量的宏观异常(约1200起),“以地下水、地光、火球、地气雾、动物为代表呈三起三落,多数在震前已经落实”【20】。之后,结合地磁方法对发震时间的估计,四川省地震局预计大地震将发生在 8月13日、17日、22日前后,但预计的震中地点还是偏南,在龙门山中南段、茂汶、北川一带或康定、泸定一带【4】。
之后,“各种异常继续显著增加,特别是靠近松潘、平武的茂汶、北川、江油、安县、绵竹一带更为集中和突出。作为大震临震标志的马、牛、狗、猪、鹿等大动物习性异常也大量增加。8月10日,各专业和各级地办、群众测报点报来大量的微观异常现象和临震预报意见,发震的根据越来越充分,临震现象也越来越明显”【54】。8月12日凌晨,康定姑咱泉水氡的突跳异常和四川、云南一些地磁台出现的日变畸变【4】。这应该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据省地办书面紧急报告,中共四川省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在8月12日凌晨,省防震抗震指挥部和省地震办立即紧急电告绵阳、阿坝、温江、成都等地、市、州和各中心站、台;通知地震危险区各县,自12日起进入临震戒备状态”【54】。
这个临震预报的震中位置实际已经排除了康定、泸定一带,确定在靠近松潘-平武的地区了,也就是后来汶川地震震中的大致区域。老夫还记得,当年成都因唐山的缘故,川西即将大震的消息闹得人心惶惶。省地震办专门派了一个人,拿着一张川西的地质图来我们大院,解释说成都平原是冲积平原,成都地下全是河水冲下来的沙子,不是断裂带,历史上也没发生过大地震,大家没必要惊慌失措。马上有人跳出来反驳:“唐山历史上也没有地震,可能性小不等于没有可能”。举这个例子只想说明,当时省地震办虽然通知的绵阳、阿坝、温江、成都地区范围较大,实际他们内部掌握的危险区可能还是相应的龙门山断裂带所在地,成都平原不在考虑之列,绵阳、温江也是靠近山区的部分。只是唐山把人整怕了,所以通知来了个面面俱到。
8月16日22时06分,地震发生,成都有感。我们那栋楼几乎所有人都跑了出去,只有5楼一个老保姆坚持在床上躺平:“震死了算逑”!
钱钢认为“1976 年松潘、平武地震,预报取得成功,预警却有深刻教训”。其实,他提到的震前误报只有6月22日灌县县政府发出的预警。当天,国家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办公室召集了地震会议,有专家判断:“人口集中、工矿企业较多的灌县,是危险区中的危险点”。据此,“县政府决定,县城的 50,000 人全部撤 离。市民乘汽车、火车,或是在大雨中步行,撤向成都。 26 日,灌县已经成为一座死城。月底,地震没有发生”。其他的几次混乱纯属因群众的震前恐慌所致【11】。
地震预报很难避免这种情况,因为不可能100%准确,尤其是松潘-平武的主震前没有像海城、龙陵那样的小震提醒,和之前的唐山地震差不多 ,这种地震的预报比较难。
有趣的倒是是松潘-平武地震过后的总结中谈到了一点,“一次大震异常范围是很广泛的,单靠一个地区、甚至一个省的力量,要报准大地震也是很困难的。地震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特别是两省交界地区的地震,更要互通情报信息,加强协作。这次地震中期预报的地点较准,而短期预报往南偏移,除了对其前兆特点认识不足外,就是当时未能掌握松潘以北地区兄弟省较大范围的资料,这是应该吸取的一个教训”【21】。
唐山地震预报失败的原因之一,很可能就和这个“兄弟省”协作有关。
------文革地震谈
贴主:mingxiaot于2025_02_05 9:33:24编辑
已标注为mingxiaot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