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小龙都是龙,龙蛇同源🐉🐍
大龙🐉年过去,我们迎来了小龙🐍🐉年。其实龙蛇同源🐉🐍。
好久以来,我一直以为龙文化发源于中国,也收藏了不少有关龙的收藏品。
我的收藏木雕双头蛇【龙】
龙蛇同源大英博物馆27号展厅 绿松石摩赛克双头蛇
墨西哥,公元15-16世纪
藏品尺寸:高20.3厘米,宽43.3厘米,厚5.9厘米
藏品来源:购藏自瓦尔辛海姆勋爵(Lord Walsingham)
入藏日期:1894年
馆藏编号:AM1894,-634这件象征神灵的双头蛇由一块西班牙杉木雕刻成型,外表覆满绿松石马赛克组成的图案。张开的口部各有两颗由海菊蛤,一种带刺的牡蛎,制成的獠牙。牙垠和鼻孔用鲜红的贝壳片装饰,显得格外醒目。绿松石是阿兹特克人崇拜的宝石,常用于祭祀仪式。这件双头蛇作品设计得既辉煌又有威摄力具有震撼和令人敬畏的效果,是阿兹特克人(Aztec)文化的代表性杰作。它通常在祭祀场合或佩玉胸前或高抬着。 在十六世纪初,阿兹特克人是一个年轻和充满活力的民族。那时他们拥有北起德克萨斯,南至瓜地马拉包括大部分今天的墨西哥的大块疆土,贸易发达,文化兴融,创造了许多艺术精品,包括对他们来说比黄金更珍贵的绿松石马赛克艺术品,像这件精美的双头蛇。据说是清代时,西方的传教士将中国龙翻译成dragon。而国人自己,则将中国龙翻译成loong。
蛇与阿兹特克人崇拜的神灵息息相关。阿兹特克人认为蛇是强壮和万能的动物,它能在陆地、水域和丛林里自由来往,被认为是神灵和世间生命的媒介。在阿兹特克人的羽蛇神(Quetzalcoatl)神庙里常可见蛇的浮雕以及水从蛇口流出来灌溉作物的画面。因此蛇被认为是重生和孕育的象征。羽蛇神(Quetzalcoatl)是身披羽毛的蛇,它能飞又能行走,象征天地一体的威力。这件双头蛇的蛇体由2000多颗绿松石马赛克精心排列组成,恰似长尾鸟(quetzal)斑斓璀璨的羽毛,因此它很有可能是阿兹克人崇拜的羽蛇神(Quetzalcoatl)的象征。在很早以前我们就明白,西方龙和中国龙根本就不是一类。 换句话说,现在提到中国龙,然后用dragon来表示的,都是错误的。
比如,李小龙,他是龙的代表,称呼他的时候,就不能用dragon而必须用loong。
如果今天还有人用dragon来特指中国龙,尤其是国人这样翻译的话,哪怕他翻译成a huge extinct reptile,你也尽可以嘲讽之,指着他的鼻子给他来一番爱的感化。
只不过,在中国龙这个“系列”里,有些内容必须得翻译成dragon。因为中国龙与西方龙有一个最大的区别是,中国龙是家族化的,称为“龙生九子”。龙生九子,种种不同。这时就必须翻译成the dragon。
要怪就只能怪中国龙的家族太过庞大,而且很多古典故事里,龙并非绝对的正面形象。更要命的是,很多反面角色的龙还特别出名。
比如火龙,在很多神话里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其实它可以单独翻译为Seraph,复数为seraphim。但是,你看看《太上洞渊神咒经·龙王品》就明白了,每一种龙都单个翻译,再联系上龙生九子,那个数量啊,是会死人的。
何况还有那么多脱离龙形的龙子。
说到这个,我就想起《口袋妖怪》里的小火龙来,它可冤枉多了。三辈子龙形竟然不是龙系,反而椰蛋树那样的竟然是龙系,哪说理去。
西方龙和我们一般认知的中国龙的确不能说是同一物种,可有些中国龙跟西方龙还真是没多大区别。这也怪我们的老祖宗,当时就没多造几个字出来。我们一般认知的中国龙,是从云图腾崇拜、古先民生命崇拜诞生出来的。
可还有很多老字号的中国龙,比如《山海经》里提到的夔龙、应龙、烛龙,以及其他比如鼍龙、飞龙、鱓龙,又如饕餮、梼杌、獬豸、商羊、魍魉、修蛇……这些龙和龙种,都不是诞生于云崇拜和生命崇拜,这种有些“来路不正”的龙和龙种,把它们称为dragon倒也没贬低它们。
因此正常来讲,特指中国龙时,应该翻译成loong而非dragon,而泛指的时候,翻译成dragon还是有点道理的。dragon这词本来不是英语,它的词根源于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确切点说原本是用来指利维亚桑那样的异兽的。
但是,它又同时带有“拥有决定生死的能力”“暴虐”的含义,虽然用来特指有正面意义的中国龙的确不妥,但若用来泛指龙那一大家子,尤其是连龙形都没有且十分凶恶的的龙子龙孙,倒也勉强过关。
毕竟,英语作为一个语言里的新生儿,词汇太匮乏了。幸好还是英语,要是新希伯来语,那就更不知道会翻译成什么样了。
后来收藏了一个明显不是中华文化的龙制品,才发现,原来龙文化是世界的。大英博物馆藏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猪龙
英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该馆成立于1753年,于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所有“好学求知的人”免费开放,是世界上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与法国卢浮宫、俄罗斯艾尔米塔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
世界神秘物种:地球上真的有龙这种动物吗? “在这里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人使用过的陶器、石器、玉器等等。更令人惊讶的是还出土了一条近20米长的用石块堆塑的龙,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最大的龙的形象。也就是说早在8000年前中国原始人已经有对龙的崇拜文化了!这无疑为龙这种动物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1980年代,考古学家在辽宁阜新市沙拉镇查海村,发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原始部落遗址,据考证已有8000年左右。在这里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人使用过的陶器、石器、玉器等等。更令人惊讶的是还出土了一条近20米长的用石块堆塑的龙(早期的龙比较像蛇),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最大的龙的形象。也就是说早在8000年前中国原始人已经有对龙的崇拜文化了!
“龙最早出现于红山文化,比如出土的玉猪龙和‘中华’第一龙……这个时期的龙,其实是“猪”与“蛇”的结合体,或是以“冠蛇”为原形塑造的。
夏朝时加上了牛,演变成了夔龙,并赋于了调风济雨的神话色彩,成为了图腾……商周时期又融合了鳄鱼,多了四条腿,所以当时的夔龙又叫爬龙……
春秋时又融合了蛇纹,身上多了勾连云纹和谷纹。战国时又融合了鱼,同时从陆地图腾演变了江河图腾,有龙必有水,所以又称“游龙”……
秦时,龙身上出现蛇状鳞片,汉时演化为鱼鳞,同时赋予“飞跃”的能力,所以秦汉时的龙被称之为‘跃龙’……
三国时融合了羊,龙头上有了角,南北朝时融合了羊须,龙有了胡子。唐朝时融合了鹿,龙角出现分叉,这一时期的龙已能“腾空”,但不太飞的动,所以叫“腾龙”,同时期又根据龙的形象演变出麒麟……
宋朝时又加了牛耳和狮鬃,已能腾云驾雾,所以叫飞龙,到元代又加了虎掌和鹰爪,到明代又融合了骆驼,成了驼头,清代融合了马,成了马脸……到这个时候,龙的形象才基本定型,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可是龙到底是怎样一种动物,真实长什么样子没人见过,至少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有人见过。这无疑为龙这种动物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我第一次对龙感到神奇,并不是来源于各种神话传说,而是听老人们讲的龙骨。他们说龙骨是接骨良药,有谁骨折了,用一小截龙骨立马就好了(具体怎么用没说)。从他们口中还得知,龙骨摸着起来冰冰凉的感觉,扔进火中不会烧化,拿出来还是冰凉的。用舌头舔一下龙骨,会有黏黏的感觉,如果不赶快拿下来舌头会被粘住,比强力胶还厉害。
十二生肖中的龙
我们这一代人对龙最初的了解大概是来自《西游记》里的龙王。有几个粗略的印象,恐怕是大家共同的——龙是神,海里有龙王,龙王负责降雨……
事实上,龙与神话的结合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在此之前的秦汉时代,龙固然在人们心中具有一定神性,但还没有达到“位列仙班”的地步。
先秦时代的龙更多是一种图腾崇拜。十二生肖在西周时候就有了,那时候龙作为一种重要的图腾崇拜,被加入了十二生肖的大家族中。可是我们也注意到,十二生肖中只有龙是虚拟不存在的。
我们是否可以大胆想象,在十二生肖诞生的年代龙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只是后来慢慢灭绝了。这并不奇怪,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原地区还有大象呢,那时候气候比较温湿,适合大象生存,据说夏商时期军队还用大象打仗。
秦汉时期中国还遍地熊猫,在陕西白鹿原一带就出土过熊猫的骸骨,那时人们称熊猫为“貘”,不是现在那个长鼻子的貘。
后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大象难以在中原地区生存,熊猫的生存范围也被缩减至四川境内,而龙却彻底灭亡了。越是大型动物越难适应环境变化,龙跟恐龙的命运一样。
估计在西周十二生肖诞生时,龙已经是濒临灭绝的动物了吧。
营口坠龙事件
虽然龙已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或许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但关于龙的传说,几千年来却为人所津津乐道。近百年来,最接近于探求龙的真相是1934年营口坠龙事件。因为这次发现龙跟以往都不一样,首先它是“有图有真相”,古代都只有民间的文字记载。二是当时有很多目击证人,其中还有一些有头有脸的名人,他们的证言更使人信服。
据说是1934年的一个夏天,辽宁营口连续下了好几天大暴雨,辽河水位迅速上涨了很多。雨停后,附近田庄台的一个村民发现辽河芦苇丛里有一只怪物,它的外形很像龙,有爪子有角,趴在地上奄奄一息,似乎是因为缺水,而快要死亡了。朴实纯良的村民抱着对龙天然的崇敬感,跑回村子里叫上其他村民,挑着桶给这条“龙”浇水。
当村民第二天再去看的时候,发现“龙”不见了。过了几天,有人在辽河一个叫鸭舌岛的地方又发现了这条“龙”。这时它已是命悬一线,身体很多地方被太阳晒的已经开始烂了,发出一阵阵腐烂的味道。据说还发出牛一般的哀嚎声。
后来,这条“龙”被营口的警察给运走了。过了一段时间还拿出来展览,只剩下一副骨架了。
这件事《盛京日报》(当时东三省很有影响力的一份报纸)作了报道,还煞有介事的分析说这是蛟类。
但经这次展览以后,从此便再也没有关于营口龙的消息了,仿佛它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10年后,1944年松花江的陈家围子村又发生了一起同样的坠龙事件。这一次没图没真相,只有村民们看到了。据描述,此龙颈比身子细,头略呈方形,前额长着角,脸形和画中的龙差不多,还有4个爪子。
后来,日本人封锁了消息,不让村民们传扬出去。改革开放后,当年见证坠龙事件的老人才向人们说起这事。
让人疑惑的是,为何坠龙事件老爱发生在东三省。是否可以假设,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龙,那么它们是喜爱寒冷的物种?
西方龙
我们知道,龙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西方也有龙。
中西方的龙在外形上天差地别,最为明显的是中国龙是大长虫,有爪子;西方龙是长着一对大翅膀,能吐火。这只是从外形上来说的,最大的区别在于观念上的,中国龙是神灵,龙是守护神,龙是祥瑞的象征;而西方龙是恶魔,圣经《启示录》中龙干脆就是魔鬼撒旦的化身。
西方龙,一般认为是源于苏米尔人的文化。苏米尔人的龙跟中国出土的8000年前的龙很相似。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或许世界上曾经真的存在过龙,要不然为何遥远的两个地方,他们对龙的认识却是一样的呢?
由于苏米尔人对龙的记载多是英雄如何打败了龙,如何杀死了龙。所以后来传到欧洲,人们对龙的印象也不太好,把它当成恶魔一般。甚至连形象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人们现象中,恶魔龙应该是有翅膀的,能吐火的,长相凶残的。
面对同样的初代原始龙形象,因为中西方在认识上的不同,于是形象上一个走向了神圣威猛风格,一个走向了残暴凶恶风格。
印第安人的龙
美洲印第安人也有龙崇拜的文化,他们的龙跟中国龙属于同一个体系,跟中国早期原始的龙很相似(外形像蛇)。这只有两种解释,一是很久很久以前龙确实存在,美洲土著人也见过;二是美洲印第安人是史前时代从中国东北迁移过去的,他们带去了中国远古文化,包括龙文化。
奥尔梅克文化被认为是印第安文化的摇篮。奥尔梅克人的龙跟中国的螭龙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从奥尔梅克人脱胎出去的其他印第安人,他们对龙有了一些加工,比如阿斯特克人给龙加上了翅膀。还有一些印第安人现在仍然以蛇为部落图腾,这正好符合了中国早期原始龙的形象。
在印第安人神话传说中,还有火龙和水龙之分,它们分别代表南北二神。而中国远古神话中,南方火神祝融,北方水神共工。
基于以上一系列的叙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是存在龙这个物种的,它们的外形很像蛇(也可能就是大蟒蛇的一种),但后来由于地球气候变化,龙无法生存,便灭绝了。远古人类对生物缺乏足够的了解,他们不知道为何龙消失了,便人为制造出一种神秘感,并根据自己的需求不断对龙加以幻想,赋予神性。 中国传统文化12生肖地支中,各种动物在现实生活中都有遇见,只有龙是虚幻的。 贴主:国府于2025_02_05 7:05:22编辑见过龙的人不多,但从古至今,龙却是人类最为崇拜的吉祥神兽之一。
每一天的早辰,太阳升去时,云烟袅袅升腾,万彩霞光,就仿若神话传说中的神龙了!
“源易缘”留心到,由于旭日东升之时,位于一天中的上午7-9时,这个时间段,也就被古人称为“辰时”。而在传统《周易》文化中,更是将“辰”,代表为“龙”……
龙是吉祥神兽,祥瑞之兆,中华民族的图腾;而与龙同为12生肖的“蛇”,虽在民间被称为“小龙”,却没有龙的名气那么大,甚至人们对蛇的印象还不太好呢?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龙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中华民族的子孙,也骄傲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中国人对龙的崇拜,源于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辟地”之时,流传至今。
《山海经》里,提到一个传说。相传,大禹治水时,应龙在前面用尾巴划地,指引着大禹沿着他所出入的地方开凿水渠,将洪水引入大海。
而神话传说中的“应龙”,长有双翼,是最古老的龙,又被称为“祖龙”。
封建帝王时代,皇帝更是以“龙”作为至高无上的象征。
爱国诗人屈原曾写下一篇著名的《离骚》诗。
“源易缘”发现,这首诗中,屈子在《离骚-大招》中的招魂词里,呼吁灵魂不要到炎炎南位火位。
屈原认为,南方为五行中的火位,千里炎热之地,有腹蛇和怪蛇等一些可怕的动物。
这些怪蛇就在《山海经》记载的翼山之中
蛇不仅在古典书籍中,凶恶可怕!民间传说中,蛇也往往与阴险、毒辣、冷漠等词有关。
现实中,大多数人看到蛇弯弯曲曲的身形,冰凉滑腻的皮肤、口吐长长的鲜红蛇信等,不自然地都会心生恐惧和不安,身上长鸡皮疙瘩。
在传统《周易》文化中,“辰龙”的地支数为“5”,而“巳蛇”的地支数为“6”,两生肖一阳一阴。
事实上,人们对龙的想象力,本源于蛇。民间除了将蛇称为“小龙”,还将蛇蜕的皮称为“龙衣”,以示尊崇。
农历的二月二,被称为“龙抬头”,实际上,正是蛇结束冬眠、出洞活动的日子。
在《西游记》等名著和传统民俗中,还将镇守北方的玄武大将,称为“龟蛇二将”的化身。
因此,传统文化中,蛇也是幸运和吉祥的象征。民间还有一种说法:人们遇到蛇或梦到蛇,还可以带来财富和长寿,这不能不说蛇也有美好寓意的一面。
【部分网上资料】
贴主:国府于2025_02_05 7:20:12编辑
已标注为国府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