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赵氏世家至赵氏孤儿
基本就是直译。这是为了理解三家分晋的史实,发散去《史记》赵世家。大业(约前2189年—前2083年),嬴姓,颛顼的外孙、承继皋陶的理司之职,提倡五伦;制定《大业刑法》完善规章刑罚。《论衡》记载“五帝、三王、大业、孔子,人之圣也。”,将他列为古代十二圣之一。(百度)伯益,赢姓,大业之子。帝舜時,任虞官,隨禹治水。皋陶卒,禹举益,任之政。禹卒,以天下授益。三年丧畢,益让帝禹之子啓,而辟居箕山之陽。啓賢,天下属意。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啓,啓遂即天子之位。(史记夏本纪)。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赐姓嬴,是古代嬴姓的始祖。中衍,赢姓,伯益的后裔,传说口和手足像鸟,商帝太戊使之为他驾车,把女儿嫁给了他。蜚廉,又名飞廉,嬴姓,中潏(中衍的玄孙)之子,商纣王的大将,是伯益子大廉之后,有二子,一名恶来、一名季胜。恶来是秦国始祖,季胜为赵国始祖。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幸于周穆王。献良马,御王驾,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造父以下六代至奄父,随周宣王伐戎,驾车,曾让宣王脱困。奄父生叔带。周幽王暴虐无道,叔带离开周王室,去晋国事奉晋文侯。从此赵氏在晋国立足。叔带之后五代,传到赵夙。晋献公十六年攻打霍,魏,耿三国,赵夙作为将领因功获赐耿邑。赵夙生共孟,共孟生赵衰。据说赵衰因占卜选择了辅助晋公子重耳。重耳因骊姬之乱逃亡翟国,赵衰跟随。翟国攻打廧咎如,获两美女,年轻的配给重耳,年纪大的配给赵衰。重耳归晋做了晋文公,赵衰任原邑大夫,居原邑,掌国家大政。赵盾为翟国妻子所生。赵衰随重耳逃亡十九年才归国。晋国妻子坚持把翟国妻子接回晋国,并让赵盾作嫡子。晋襄公六年赵衰去世,赵盾接手掌晋国大政。两年后晋襄公去世,赵盾忧太子年幼,派人去秦国接襄公弟弟雍。襄公的妻子哭诉,说襄公有什么过错,要舍太子另寻国君。赵盾惧怕公室与大夫杀他,赶紧让太子即位,即晋灵公。灵公骄纵,屡谏不听。十四年,因熊掌没煮熟,杀了负责膳食的宰夫,抬着尸体出宫时被赵盾看见,灵公忌惮,想杀赵盾。曾被赵盾施舍食物的桑树下饿汉帮助了赵盾,得以逃亡。还没逃出国境,赵穿弑杀灵公,扶襄公的弟弟继位,这就是晋成公。赵盾返回重掌国政。君子讥盾 “为正卿,逃不出境,返不讨贼。” 故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晋景公时赵盾去世,谥号宣子。儿子赵朔承袭爵位。赵朔娶晋成公姊为夫人。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这就是赵氏孤儿的传奇故事,史称下宫之难。屠受宠于灵公,景公时为司寇,发难前先以查灵公弒杀案而牵涉赵盾,遍告诸将说,“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注意这话不是对皇帝说,而是对诸将说的。可见此时晋国君权不振。弑君的赵穿,是赵盾的堂弟,晋襄公的女婿。灵公荒淫无道,是个典型的昏君。晋国全靠忠心的赵盾支撑。赵穿弑君其实挺得人心。赵盾重掌朝政后也不忍处置赵穿,这就埋下隐患。韩厥(韩献子)为赵盾分辨,屠岸贾不听。韩厥就去劝赵朔赶紧逃命去,赵朔不肯,只请求韩厥别让赵氏绝后,韩厥答应了,并称病不出家门。屠岸贾不请旨即伙同各将领进攻下宫赵氏。赵朔的妻子是成公姊姊,怀着遗腹子藏到国君宫中。赵朔门客公孙杵臼对赵朔友人程婴说,“为何不死?”程婴说“赵妻怀有遗腹子,若是男婴,可奉之为主,若是女婴,我慢点死就是了。”没多久赵妻生了个男婴,屠岸贾要到宫中来搜索,夫人把婴儿放在套裤里面,祈祷道:“赵家要灭绝,你就哭;命不该绝,则不哭。”婴儿没哭,躲过一劫。脱险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躲过这一次,下次再来搜怎么办?公孙杵臼说,扶立婴儿与去死,那样更难?程婴说,去死容易,扶立婴儿更难。公孙道,赵氏先君对你甚厚,你去做那件难的。我去做容易的,我先死。于是二人谋取别人的婴儿,包上彩被,藏到山中。程婴下山,找到诸将说,我不肖,不能扶立赵婴,谁给我千金,我告诉他赵氏孤儿在哪。诸将高兴地答应了。程婴就带他们找到了公孙杵臼。公孙杵臼骂道,小人程婴,下宫之难你没有死,和我设谋藏匿婴儿,如今又出卖我。你不能扶立,怎么忍心把他出卖?抱婴呼喊,天啊,赵氏孤儿有什么罪,你们杀我就行了,何必要杀一个婴儿?诸将不听,把公孙杵臼与婴儿都杀死了,然后放心了。程婴则带着赵氏孤儿隐居山中。过了十五年,晋景公生病,占卜说,有大业之后不如意者作崇。景公问韩厥,韩厥知道赵氏孤儿在,就说,大业之后在晋绝嗣者,岂不是指赵氏?赵氏从中衍开始都是赢姓。中衍是人身鸟嘴,下来辅佐殷代大戊帝,他们直到周天子时期,都有完美的德性。以后到了周幽王厉王时期,叔带离开周天子来到晋国,事奉先君文侯,一直到成公时期,世代都建立了功业,未曾断绝过祭祀,如今我们的国君唯独灭亡了赵氏宗族,国中人因此哀怜他,所以显示在卜筮的龟策上,希望你好好考虑一下。景公问,赵氏还有后代子孙吗?韩厥据实以告,于是景公与韩厥谋划扶立赵氏孤儿。招来隐匿宫中,各个将领进宫来问候疾病,景公凭借韩厥的徒众胁迫各个将领来见赵氏孤儿,赵氏孤儿叫赵武,各个将领不得已,就说,当年下宫之难,是屠岸贾干的,假托有国君的旨意,并指令各大臣,不然,谁又敢发难呢?如今不是国君有疾吗,我们本来也是想请确立赵氏的后代,国君有命,正是我们各位大臣的愿望啊。于是景公招来赵武与程婴,拜见了各位将领,反过来去攻击屠岸贾,灭了屠岸贾全族。给赵武恢复过去赵族一样的田邑。等到赵武行了冠礼,已为成人,程婴辞别各位大夫,对赵武道,当年下宫之难,大家都能死,我非不能死,只因想着要扶立赵氏的后代。如今赵武已经继承了赵氏,长大为成年人,恢复了过去的爵位,我将要下到九泉去报于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道,不可。他们是因为我能成事,才先我去死,今我不报,他们会以为我事没办成。于是程婴自杀,赵武穿齐衰丧服三年,为他划出祭祀费用之邑,春秋祭祀,世世不绝。赵氏复位十一年,晋厉公杀其大夫三郤(郤锜,郤犫,郤至)。栾书害怕自己被波及,弑杀了国君晋厉公,改立襄公曾孙周,这就是悼公,从此晋国大夫逐渐强势。赵武延续赵氏宗族二十七年,晋平公继位。平公十二年,赵武做了正卿,十三年,吴国延陵季子出使到晋国,说,“晋国的大政,要归于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的后代了。”赵武死后,谥号文子。文子生了景叔。景叔的时候,齐景公派晏婴出使到晋国,晏婴与晋国叔向对话,晏婴说,“齐国的大政以后要归于田氏了。”叔向也说,“晋国的大政也要归于六卿了。六卿邪行背离,国君却不加忧虑。”赵景叔去世,生下了赵鞅,这就是赵简子。
贴主:千奇百怪党于2025_02_10 17:49:52编辑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