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渔樵笑谈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DeepSeek的革命,才刚刚开始?

送交者: Captaincook[★品衔R5★] 于 2025-02-12 8:31 已读 2300 次 7赞  

Captaincook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作者:阿旦

01

随着DeepSeek的大模型发布,在国内也是掀起了一波新的人工智能融合的浪潮。对国内的很多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在人工智能方面提升自己的绝好机会,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DeepSeek的两个巨大优势。

一个是DeepSeek进行了开源,大家都可以拿来用。另一个是DeepSeek的整体表现,基本上已经跻身于世界最先进行列,等于现在接入DeepSeek是直接利用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第一梯队。

这两点对很多企业来说,性价比可太高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大家虽然不说,但是都心有灵犀,那就是这是一个纯国产的AI大模型,这意味着高度的安全性。这一点来说,对大型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国内的企业,一旦在某个大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的开发和融合,等于是大量资源的投入,万一用顺了之后,却因为是美国的大模型,被美国反过来卡脖子,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总体上来说,DeepSeek是解决了国内企业的燃眉之急,随着它的开源模型发布,大量企业几乎是选择在第一时间就开始接入。

首先是科技企业:

DeepSeek近期接连发布了V3和R1模型,其以“低成本+高性能+高开放度”三重优势,极大地降低了大模型企业级部署门槛。各行各业纷纷抢先接入DeepSeek,华为云、腾讯云、阿里云、百度云和京东云等多家平台相继宣布接入DeepSeek系列模型。

然后是正在智能化转型的车企,更是迫不及待的接入:

DeepSeek热潮已蔓延至汽车圈。吉利汽车宣布自研的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已完成深度融合,比亚迪“璇玑架构”全面接入DeepSeek。紧接着极氪、岚图等也宣布与DeepSeek深度融合,预计还将有更多车企接入。

现在车企纷纷接入DeepSeek,而智驾正在全面普及,这些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落地应用,很有可能会碰撞出新的火花,具体这个创新点会在什么地方爆发新的能量,现在还不知道,但是随着市场的应用和推广,很可能会有出乎意外的惊喜。

除此之外,国内很多上市公司也都已经开始接入DeepSeek了,从成本的角度讲,他们节约了一大笔支出,就用上了当前世界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说DeepSeek的开源,为大模型在国内的普及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02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应用接入,DeepSeek很有可能成为国内大模型应用的底座,一旦这个局面成型,对于OpenAI来说,这个威胁将是致命的,这也是美国带头,让其他西方国家禁用DeepSeek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用户的争夺,就是对市场的占有,在互联网时代就是电脑操作系统的竞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手机系统的竞争,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就是大模型的竞争。

正因为此,DeepSeek的开源,可以说是非常高明的选择,直接把还没有上市的OpenAI给逼到绝路上了。因为OpenAI走的这条路,是通过大量的算力投入来提升性能,所以到现在为止,以及可预见的未来,都很难实现盈亏平衡。或者说,都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

而OpenAI的规划,应该是画大饼然后上市融资,最后再开源垄断市场。而现在的收费模式,只是融资阶段的一个讲故事的工具,结果还没等到故事讲完,DeepSeek横空出世,上来一个王炸,直接开源了。

相比于OpenAI,DeepSeek性能上不差,但是成本低到了百分之一,所以DeepSeek根本没有太大的盈利担忧。开源这一步走得相对轻松,把包袱很重,沉没成本很高的OpenAI,一下子挂在高处了,上不去又下不来,非常尴尬。

从大模型的角度讲,还是需要大量的用户和大量的数据来进行迭代更新,这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有点像,你说这个东西就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也没毛病,不能赚钱也没有问题,其实这就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有了足够的用户基础,就没法被替代,想赚钱那有的是办法,长远来说,那根本不是个事。

开源的DeepSeek出来之后,完全改变了之前大模型竞争的游戏规则,之前国内有不少做大模型的企业,现在面临的选择就很艰难,因为投入巨大,所以沉没成本很高,但是不放弃的话,等于走了个弯路,已经落后太多了。

如果继续投入,很显然,那还不如把DeepSeek拿过来直接用。

有的时候后发优势主要就体现在这个方向的试探上,方向出来了,可以集中资源博一下,方向没出来,试错的成本有时候高的可怕。

最尴尬的就是卡在中间的这一批,之前跟着美国学,疯狂的往他们的方向加注,使劲追,对国内的落后痛心疾首,对自己海量的投入洋洋得意,现在一下傻眼了。

从DeepSeek的出现来看,很多颠覆性的创新,很难在大公司发生,为啥呢?因为他们很容易陷入思维固化的局面。其中一个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他们习惯于紧追美国硅谷后面,在国内搞输出,在国际上他们不太占资金和资源优势,但是在国内具有很大的垄断优势,只需要紧随美国的模式,复制过来,或者中国化落地,就算是创新了,然后使劲充值扩张,就算占有市场了。

所以他们的创新往往很难具有颠覆性,尤其是现在的信息差越来越低的情况下。最典型的可能就是十度,永远起大早,永远赶晚集,之前还在吹美国的大模型厉害,意思就是十度正在代表国内奋力追赶,其实是想抬高自己,最后一看,跟着跑又掉沟里了。

人工智能的竞争,至少在大模型上的竞争,大企业可能都中了美国的圈套,一味堆算力跟跑,现在都跑到沟里了不知道该怎么翻身。随着DeepSeek市场占有率的持续扩大,他们最后大概率都会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

在人工智能时代,赢家通吃可能会成为更加显著的特征,而这次由DeepSeek引发的革命,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才刚刚开始。

好戏还在后面。


贴主:Captaincook于2025_02_12 8:33:29编辑
喜欢Captaincook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