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华精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神类历史概况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5-02-03 22:16 已读 1089 次 4赞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最近在《中华精品》板块连载了几篇禅修心得,没想到居然捅了马蜂窝,引来一些宣称要维护佛教正统之人士的口诛笔伐,似乎皆在强调:非“昄依”的教徒无资格讨论佛学,更无资格“觉悟”。
不知道这篇《神类历史概况》是否也会引起什么风波呢?
但我实在没兴趣作过多的口舌之争。上传这篇文章后,我还是回到自己的哲版小天地,专注于自己的哲思罢了。
————


《神类历史概况》

前言:十多年前,笔者与友人讨论智与慧的区别时产生了灵感,因此而答应友人,会创作一部有关智与慧的长篇小说,并构思了一个大纲让友人过目。但在随后的写作过程中,发现小说的形式对智与慧的表达非常有局限性(其实也是因为笔者自己的文学造诣有限),因此改变主意,最终用超过八年的时间,写出了“观学”《逻辑后缀学》。但那篇有关智与慧小说的大纲原稿,至今依然保留着。最近作了些修改,在此发表,与读者分享。如果有读者感兴趣,想沿着大纲的思路继续小说的创作,笔者表示衷心的谢意。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笔者认为:《道德经》的这一段,相当有先见之明。意思是预见到后世对《道德经》的解释,会越解释越糊涂,大笑者,会愈盛之。因为,不笑,不足以为道。   
————

 《圣经》上说:亚当和夏娃因为吃了智慧树(知善恶树)上的果子而有了原罪,结果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

笔者以为,这个故事,或许有不同的版本:智慧树是一种雌雄同体的树,结出的果子也有雌雄之分,但外表都一模一样。亚当夏娃吃的是雄果,雄果也叫“智果”。吃了智果的人就成了“智人”。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人类。

雌果也叫“慧果”。假如亚当夏娃当初同时吃下“智果”与“慧果”,或者吃的是“慧果”,会发生什么?
————

智世界的能力是分辨,分辨的目的是获取。

慧世界的能力是凝聚,凝聚的目的是传递。

【慧元元年】(智人被赶出了伊甸园。慧人在伊甸园“无忧无虑快乐地生活着”)

开始时,慧人与智人一样,需要靠获取维生。此时的慧人也吃其它动物,之后动物的哀鸣令他们放弃了猎取,只以植物为食。

【慧元一千年】

慧人亦有创造获取食物的工具,但慢慢发现,工具的出现令他们身体的各种力量开始退化,于是慧人放弃了继续发明创造工具的意欲,专注于“模仿”。

智人亦有模仿。

智人的模仿,是“在…之外”的“置换式”模仿。这种模仿需要“外物”,外物也叫作“工具”。但工具无论如何精致、逼真,甚至“超越”制作者自身,都不是智人自己。“在…之外”的模仿,具有很强的分辨性、选择性。但智人并不知道:人体内的种种物理、化学机制、构造并非为了分辨、选择(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类不是为了更多相关的投入而转移注意力,而是进化出积极“关掉”他们不想听到的事,就像闭上眼睛不去看令人不愉快的景象一样。例如:人类拥有集中精力听谈话和过滤噪音的能力,但人耳本来并没有这种物理机制,选择性听力具有后天性)。

选择性造成的结果有两个。一是人体接收到的信息全面减少。留意了:这里的“信息”并非什么能够用语言文字或数学符号表达的“人为”信息,而是大自然“真实的信息”。例如:不同频率的声音、光谱,各种手感、体感等。二是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越来越低,对外物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慧人的模仿与智人的模仿不同:慧人的模仿,是“在…之内”的“亲历式”模仿,是为了提高自身潜能的模仿。

这种全方位模仿的行为令慧人的观察能力越来越强,身体的反应机制越来越灵敏及“敏感”。

【慧元二千年】

慧人观察动物强壮的肢节,观察动物奔跑的能力,跳跃的能力,消化的能力,觅食的能力,进而模仿。渐渐地,慧人进化成了所有动物中最强壮,最善于奔跑跳跃的。

【慧元三千年】

与智人明显不同的,是慧人之间的共享性。

智人也有“共享”,但智人的共享建立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简称“共值”。但价值观是排斥性的,当价值观不同,就“斗起来”了。为了“不斗”,智人不断追求共同价值观,却没有意识到:价值观越是“共同”,斗争性反而越强,斗争规模反而越大(上帝把人类的先祖逐出伊甸园确实有“先见之明”。否则的话,上帝将难以“耳根清净”)。

慧人的共享建立在“共情”基础上:擅立者善予与;擅用者慎取之(摘自笔者的《道德新经》)。慧人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其他慧人。慧人之间没有陌生人这个概念,但亦没有家庭的概念。任何慧人之间的互动,强壮者总是想方设法施与弱者,弱者总是带着感恩但自然的心态接受。情爱关系上,优秀的男性和女性总是施爱于不及自己优秀的异性并从中得到满足与幸福。

慧人亦有部落,但这些部落没有首领,甚至没有首领的概念。部落中间都是族中最弱小者,越勇敢越有能力者都处在部落的外围。他们没有地位高下之分,只是以同心圆的形式组成部落结构:这叫作“慧觉平等”。

部落的组成只为了互相帮助,同样的,部落与部落之间亦互相帮助,无私地把自己部落中最有能力者赠与弱小的部落。

【慧元三千五百年】

慧人的语言很简单,但音乐与艺术则发展迅速,其发明创造都与音乐艺术有关。

慧人的交流开始通过简单的语音及种种肢体动作,之后通过音乐艺术,之后通过眼神交流,之后灵识被开发,能相互感应,感应能力的距离越来越强,之后第三只看不见的慧眼在前额形成,整个慧世界的慧人之间心灵彼此相通,相互间能随时知道任何一个慧人的状态及思维,集体性的思考力量令慧人对慧世界的认识一日千里。

之后他们开始尝试与其它动物交流感应,并进一步分享了各种动物在慧世界生存的能力。慧人终于既能上天亦能入水,能耐高温亦能耐低温,寿命亦以几何级数延长。

而动物由于没有吃过慧果,动物对慧人只有亲近而不能与慧人一同进化。

此时的慧人相当于智人概念里的仙人(嗯,有点像电影《阿凡达》里的纳威人)。

【慧元四千年】

慧人开始时的进化远慢于同期的智人,在智人已进入农业社会时,慧人仍像猴子般只会奔跑跳跃摘果子。但之后慧人的进化突飞猛进,并在约公元二千年前感应到智世界的存在,便以梦的形式进入智世界,试图与智人交流。这段历史,被智人记录下来,分别形成智世界的各大宗教。可惜的是,除了极个别“有慧根”的觉悟者,绝大部分吃了智果但缺失“慧基因”的智人,还是把慧人的信息解读为获取的属性(即赋予某种信仰上的值:有“值”,才值得“信”),不同的解读之间,甚至还大打出手。宗教,竟成了智人历史上许多战争的导火索,这是慧人“万万没有想到”的。

【慧元四千五百年】

慧人开始与植物交流,感应其基因,然后了然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及从土地获取养分的原理。慧人终于可以不食五谷亦能得到能量。

【慧元五千年】

慧人窥破生命诞生的原理,并使这种诞生能力生生不息地在个体身上重复,即达致永生。慧人成为神。

【慧元五千五百年】

慧人与物质感应,获得了物质构成的原理,空间“坍缩”的原理,慧人能够随时变化为慧世界的任何一种形态。

【慧元五千七百五十年】

之后慧人与能量感应,懂得了能量产生的原理(自身即能量),时间坍缩的原理。此时慧人不但能够变化,亦能够创造,亦能够以波的形式随心所欲穿行于任何形态的世界。

【慧元六千年】

慧人成了圆觉者,也叫作:时空穿行者。

而智人历史里,智人发明了工具尝到甜头后,不断发明创造。

工具代替手,手开始退化。车代替脚,脚开始退化。种种机器代替劳动,身体机能开始退化。电脑代替人脑,人脑开始退化。纳米技术的发明,智人的体内各种功能退化。

至此,智人已不是人。当最后一个智人的灵识灭亡,电脑再不能从智人得到任何指令。智世界终止运行,智人灭亡,AI世界诞生。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