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 炮 儿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荒城诗话:自跋拙作《长联.南京》,挑战孙髯之作。

送交者: 荒城冰月[♂★★★声望勋衔13★★★♂] 于 2025-02-05 7:31 已读 831 次 7赞  

荒城冰月的个人频道

+关注
****************************************
****************************************
****************************************


荒城诗话:自跋拙作《长联.南京》,挑战孙髯之作。(荒城冰月)


赏析了R兄精彩《长联.南京》,还有加州兄、太湖兄、M兄指挥机器人所作的长联。俺心想了,褒贬别人容易,其实也应该褒贬一下自己才公平。于是就写了这么篇小文也自我褒贬一番。先把拙作列到下面:

挑战天下第一长联,共180字。题目:“南京”(荒城冰月)

写“南京”这个题目,主要是读R兄介绍南京系列印象太深了。就像俺昨天在江南写杭州似的,也是因为历史积淀忒厚重,而人文风景又最丰富多彩,并不好写。难在这么精彩的亮点你到底要挑出哪几个来写?哪个才最有代表性?你又不能为了面面俱到而写流水账。毕竟孙髯所写的“大观楼长联”一共才180字。你不能光写历史和风景,也得感叹一把不是?何况还得铺垫一些寓意进去才耐人品味。俺借着过年的好酒多来了一杯,任性下笔,反正就写成这样儿了。哈哈。为了保持其浓郁的酒气就不润了,或有谬误大家看了一笑好了。

羡万里长江,劈山开岳。石头堆岸,奋赳赳欲补苍天!
怎淘沙过后,傲不随流,磨剑之时,刚能生焰。
图成八阵,千年垒作南京。
竟烧跑曹公,红胡子孙权建业;终扫平鞑子,举日月元璋登基。
梦里惊,金陵美女,痴佩金钗,剩雪残林,埋藏宝玉。

数六朝古迹,裹电挟雷。战浪冲霄,浩荡荡贯穿禹地!
忆倭寇荼毒,凶何曾已,举刀过处,血尽蒙尘。
恨也如饥,何日生食其肉!
叹不擒中正,毛太祖大义怀仁;赞新驯长鲸,征东海而今胜昔。
镜中问,九尺荒城,醉磨折戟,雄关怒马,何必诗书。

- 石头堆岸:南京古曾称作“石头城”。
- 图成八阵:也是比喻“石头”,杜甫诗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千年垒作南京:截至到此句前面所有句子都是以石头的性格来渲染南京。
- 红胡子孙权:孙权的胡子是紫髯,这里写“红胡子”来“老炮儿”一下。
- 建业:南京又被称为“建业”,这里一语双关,也是建立功业。
- 举日月:日月为“明”。
- 埋藏宝玉:《红楼梦》故事里人物老家都是金陵,其实他们都是北方的。
- 数六朝古迹:是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若加上后来的“五代十国时期的‘杨吴’”、南唐、南宋、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则共为十二朝。
- 倭寇荼毒:
这一行写南京大屠杀。
- 赞新驯长鲸:比喻我天朝现造军舰小饺子的盛况。江南造船厂最著名。



序言里俺写道:“借着过年的好酒多来了一杯,任性下笔”,诸位看官大致会知道俺这幅长联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俺写诗词对联这类东东最忌讳跟着古人“人云亦云”,甚至有时候写完了还会查一下古诗,若碰巧跟哪位古人的句子撞了车,俺立马就改。俺是坚决不跟他们一个样。这其实很难,古人的诗词太多了,好话几乎都被他们说尽了。所以要想跟古人不同非得出“幺蛾子”不可。常发现有些高手写出来的诗词是那么的古色古香,扔进古诗堆儿里都不大容易分出是古人写的还是现代人写的。在感叹他们所下的苦功之余,俺奏问了:你写诗词摹仿得跟古人一模一样,那你自己的诗在哪里?

俺这把当然又要出“幺蛾子”了。想让俺跟着“孙髯大观楼长联”亦步亦趋:上联先规矩写景,下联再规矩罗列点儿历史来感叹,没门儿!俺要把南京写出点儿神圣感,盘算着上联开始得整得有点儿神秘,镜头要古荒苍劲,要借着“石头”二字发挥。因为南京有个非常蛮横粗豪的江湖名号:“石头城”。古代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剌就曾写过“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的句子。俺准备让妖道孔明先在江边用补天剩下的大石头布八卦阵,然后再让后来的人把大石头们收集起来垒作城墙... 于是就有了“石头城”。这个故事自然经不住严肃的考证,俺可奏不管了,诗词和对联啥的是有“玩浪漫”的特权的,别太离谱就行。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羡万里长江,劈山开岳。
- 写南京必须得写长江,要的是气势,否则哪有“百万雄师过大江”?

石头堆岸,奋赳赳欲补苍天!
- 既然劈山开岳,那就会出现碎石。俺给这些石头加些功力,让它们都有了可以补天的素质。此举当然是要烘托出“石头城”的不凡。

怎淘沙过后,傲不随流,磨剑之时,刚能生焰。
- 这一行继续写石头,其实也是写南京精神:“傲不随流”既是“江流石不转”又是南京人的性格。不知当年的孙权在这石头上磨没磨过剑?竟然能磨出火焰来。

图成八阵,千年垒作南京。
- 最后,妖道孔明出场,用这些石头摆成八卦阵,差点儿就捉了高富帅陆逊。颇像远古的伏羲在泾渭河岸上画成太极图。渐渐地,“石头城”三字在镜头中慢慢隐去,“南京”两个大字推出,占满了镜头!古今千年就在这一瞬之间。
- “石头城”的原材料自然是这布阵的大石头,而这“八阵图”莫非也是石头城的布局?此乃故意营造神秘感,建议南京旅游局参考:D
- 如此“虚写”省去了很多“实写”上的文字烦恼:南京的雄伟,龙蛇二山的守护,还有诸多形胜,俺都不细写,就写这城池的出身不凡,其它“伟大”之处任凭读者自己去想象好了。

竟烧跑曹公,红胡子孙权建业;终扫平鞑子,举日月元璋登基。

- 俺绝不走孙髯的路数,写历史用不着等到下联,上联马上就写,还是虚写。写曹公在赤壁大败!“赤髯小儿孙权(孙权比曹公小27岁,故曹公曰:生子当如孙仲谋)”才得以最终在“建业”立都,大耳贼刘备才能腾出手来占领西川,从此天下三分。建业者,金陵也,南京也。

梦里惊,金陵美女,痴佩金钗,剩雪残林,埋藏宝玉。

- 孙髯到了下联结尾才“叹”。俺不管,俺上联自身就玩儿一圈儿“起承转合”,上联的结尾就开始叹。俺叹啥?叹“俱已矣”!只剩下了现在还活在《红楼梦》里的人。容俺也稍微“刺”一下当代。

上联都写全了,下联咋写?不好写了也得写:

数六朝古迹,裹电挟雷。战浪冲霄,浩荡荡贯穿禹地!
- 下联俺开始议论总行吧?借这个“数”字让俺再往南京这个画面上添一笔,再写写长江的威武,以衬托南京的壮烈,应该不算赘笔。

忆倭寇荼毒,凶何曾已,举刀过处,血尽蒙尘。

- 接着俺写小日本鬼子的“南京大屠杀”,这个仇永远也不能忘!京剧里“窦尔敦”说道:“大丈夫仇不报枉在世上!”

恨也如饥,何日生食其肉!

- 俺能不恨吗?俺们家就有长辈跟小鬼子打过仗。记得那年陪长辈去参观神户在天津的展览,鼓动半天长辈才去,孰料刚到场地大门口看见膏药旗不进去了,怒了,转身回家。后抚摸小腿上的伤痕恨恨地说:介奏是小日本鬼子打的。其实伤口不大,就一个眼儿。哈哈。

叹不擒中正,毛太祖大义怀仁;
- 蒋公这“草头将军”与毛太祖的“反手擒来”最后过招儿,这段儿历史忍不住得写一笔。毕竟是国共换代的大事记,恰发生在南京。

赞新驯长鲸,征东海而今胜昔。

- 国共换代完毕,就得写当下了,跟长江有关从而也间接跟南京有关的一下子能想起来的就是“江南造船厂”了。记得俺说过,俺颇喜欢用“长鲸”来代指航母。当然“江南造船厂”并未造过航母。早年这个船厂俺因公去过几次,回想起来颇令人感慨。

镜中问,九尺荒城,醉磨折戟,雄关怒马,何必诗书。

- 结尾一个不小心竟牵扯上了自己,都是酒闹的,当然还是由于感叹上面毛太祖喜欢写诗词。想想看,幸亏太祖写诗词是鞍马之余,是写着玩儿。要是跟李煜似的,写上了瘾,拿诗词当了正业却又如何?当年曹公孟德诗词也是写着玩儿,可那把在长江上赋诗就耽误大事了,才被周公瑾火烧了战船。于是就有了俺这幅长联的最后一句:“雄关怒马,何必诗书” 其实俺并不悔呀,幸亏俺还有瞎写诗词的爱好,否则就剩下陪着小侄子玩儿DeepSeek的事儿了。哈哈。人介这一辈子,当好汉容易,毕竟长城谁都爬得上去。作英雄难...


最后再纵向地看一回对仗呗。
俺这对仗小毛病多多啊:

羡万里长江,劈山开岳。石头堆岸,奋赳赳欲补苍天!
数六朝古迹,裹电挟雷。战浪冲霄,浩荡荡贯穿禹地!

- 这第一行差可。尾字的“天对地”稍牵强,但第一行总得对得准点儿。

怎淘沙过后,傲不随流,磨剑之时,刚能生焰。
忆倭寇荼毒,凶何曾已,举刀过处,血尽蒙尘。

- “淘沙过后vs倭寇荼毒”不大工整,“随流vs曾已”将就。幸好这一行有四个分句,到最后面力争对准了或能消减读者对前面对仗不大工的感受。所以“磨剑之时,刚能生焰vs举刀过处,血尽蒙尘”这两句加了小心。

图成八阵,千年垒作南京。
恨也如饥,何日生食其肉!

- 这一行恰是要转折之处,应该对得更工一些才好。“南京vs其肉”太对不起观众了。哈哈。不过俺写得很解气。倭寇的肉一定很腥,他们忒喜欢吃刺身。

竟烧跑曹公,红胡子孙权建业;终扫平鞑子,举日月元璋登基。
叹不擒中正,毛太祖大义怀仁;赞新驯长鲸,征东海而今胜昔。

- 这一行不太工的地方更多,主要是写上联时太任性了,一时忘了下联还得对仗!“红胡子孙权vs毛太祖大义”最嫌敷衍,您说这两个人起名字时也不提前商量一下,让俺对仗犯难。后面“元璋vs而今”连俺自己都气着了,俺当时喝了一大口酒,想大动刀斧来改,转念一想就这样了,又不是科考,科考也不考对联。只好寄希望“登基vs胜昔”都是“动宾词组”,也许能掩盖一点儿。

梦里惊,金陵美女,痴佩金钗,剩雪残林,埋藏宝玉。
镜中问,九尺荒城,醉磨折戟,雄关怒马,何必诗书。

- 最后这一行差可。“剩雪残林,埋藏宝玉vs雄关怒马,何必诗书”没敢大意,逐字看了一番,还基本对得上。算是将就收尾了。长联尾句力争对得工一些观感较好。
- 反正俺是宁愿牺牲一点儿对仗也得言俺所欲言。

自我褒贬了一番,给大家逗个趣,这把长联的“风波”算告一段落。以后还是写短的,长的不太好玩儿。


对了!孙髯道长的长联咱们也褒贬一番他的对仗如何? 也是上下联并列了来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 第一行的对仗很工。因为是第一行总得给读者留个先入为主的好印象。嗯,“空阔vs英雄”虽都是名词,但不属同一个概念范畴。“英雄”最喜欢对“好汉”或者“美女”。哈哈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 对联用“东西南北”最容易陷入窘境,因为就四个,所以下联改用朝代名称来对。R兄那幅长联“东西南北”被分用到上下联,用笔最巧。细看“东骧vs汉习”,“西翥vs唐标”,下联的“习和标”都是动词,但“骧和翥”你得强行把它们理解为动词。还有“蜿蜒vs玉斧”,也禁不住挑刺儿的赶脚。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 虚实相对,非常工整!全篇因为这一组上下两句的工对给力甚多!也许有诗友会质疑“登临vs心力”,“登临”像是动词,而“心力”是名词。必须要考虑的是:长联的对仗比较宽松,而“登临”迁就下面的“心力”理解成“动名词”也可以。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 不得不说,这两行孙髯道长着实下功夫了!对得好!:上联生意盎然,下联刻意渗透出感叹伤感!既工整又不做作。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 “东西南北”他没分用到上下联,但数字却分开用了,省了不少麻烦。
- 这一行也对得非常工整!不过这上下联所用的“意象”都是古诗词里最为常见的景致,如此写来的N多。所以R兄说它们可以用到任何景致中,不仅仅“滇池”,“可以写大观楼, 也可以写黄鹤楼或其他地方”。俺完全同意。


孙髯原作“大观楼长联”附在下面:
~~~ ~~~ ~~~ ~~~ ~~~ ~~~ ~~~ ~~~ ~~~ ~~~ ~~~ ~~~ ~~~ ~~~ ~~~

清代道人孙髯的“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
****************************************
****************************************


贴主:荒城冰月于2025_02_05 10:25:16编辑
喜欢荒城冰月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荒城冰月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非常赞成! (无内容) - 太湖清奇 (0 bytes) 02/05/25
谢太湖兄美言! (无内容) - 荒城冰月 (0 bytes) 02/05/25
江南同乡新年活动圆满结束: - 杭州阿立 (158 bytes) 02/05/25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