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台關係

川普化的美國與全球權力新局 專訪吳玉山談台灣處境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川普已告知幕僚希望上任百日內訪問中國大陸,盼加深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路透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川普已告知幕僚希望上任百日內訪問中國大陸,盼加深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路透

不同於美國傳統外交的結盟策略,以及前總統拜登強調多元民主之意識形態,新任美國總統川普一再向全世界宣告國家利益至上、將不計代價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終極目標。這場在後全球化時代中崛起的民粹主義新政潮,不僅挑戰舊有全球合作秩序、震盪自由主義核心理念,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競爭更將新冷戰推向零和博弈境地,位處風口浪尖的台灣該如何避免淪為犧牲品?聯合報副總編輯郭崇倫專訪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分析川普2.0對全球權力格局的影響。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與時代同步思考
年訂閱再抽Herman Miller人體工學椅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與時代同步思考
年訂閱再抽Herman Miller人體工學椅

推薦閱讀

郭崇倫會客室 EP196|川普「返祖」至19世紀 台灣應拋棄對美國價值聯盟的幻想 ft.中研院院士吳玉山

美國準總統川普即將重掌大權,聯邦官僚體系、敵對競爭國家乃至全球盟邦無不繃緊神經,究竟是迎來「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黃金時代,還是陷入深層對立與國際秩序重塑的混亂時期?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中央研究院吳玉山院士,來談川普2.0對全球權力格局的影響,以及台灣應如何務實應對。

美中台博弈/川普2.0美中互試探 第四公報有可能達成?

川普的第二任美國總統,雖然很多人說,會比第一任更強硬,但無論是公開邀請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他的就職典禮,或在1月20日就職演說中,幾乎沒有批評中國,都是充滿善意的。 北京理想中最佳狀況是「一攬子交易」,包括TikTok所有權、科技管制與關稅,甚至包括台灣與南海議題等,能與美國達成一個Grand Bargain大大交易,其中台灣是最優先議題。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鄭永年曾說的「第四公報」,真有可能達成?

春哥侃陸/川普就職美中關係迎小蜜月?一篇演講見端倪

川普重返白宮,北京輿論界傳出悲觀、審慎樂觀、極度樂觀3派判讀。悲觀一派相信川普仍利益至上,且中共決策層可能上二次當;審慎樂觀一派認為貿易戰、科技戰、貨幣戰「三戰」將熄火,中美雙方會針對這3個領域進行交易;樂觀一派認定川普上台主要是「刀刃向內」至少忙一年,期間中國只要讓利多,中美「小蜜月」春天可來,中國經濟「小陽春」夏天將至。 但真正影響政策制定的北京當局究竟怎麼想?聯合報資深香港特派員李春,用一篇內部演講帶讀者一窺端倪。...

各國領袖對川普回歸紛感到不安 為何印度處變不驚?

美國總統川普回鍋,各國都很不安,不論盟邦還是對手,都怕被川普的關稅大刀和各式各樣行政命令掃到。只有印度,似乎處變不驚。為什麼印度面對川普可以如此淡定?

美中台博弈/迎接川普2.0 是否「親中遠美」日本陷抉擇

即將卸任的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說,如果下一屆川普政府偏離拜登政府在印太地區的政策,他擔心「將導致一些國家說,也許我們需要對中國搞避險策略」,會把一些印太國家推入中國的懷抱。事實上他指的就是,美國在印太最密切的盟邦日本。 從近期日本首相石破茂內閣的一連串行動、以及日本輿論的反映來看,排徊在中國與美國之間,日本還在抉擇中。

川普尚未就職新舊愛爆內訌 巴農不滿馬斯克割MAGA稻尾

為了提高重新入主白宮的勝算,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陣營廣納各路人馬,許多次要敵人為了送川普進白宮暫時不計前嫌,川普當選後就無所謂了。川普第一任期時的白宮策略長巴農是民粹意識形態的導師,最近頻頻槓上川普大金主全球首富馬斯克,雙方存在本質上無法調和的矛盾。川普尚未就職,內訌已浮上檯面。川普要在全球添亂,反而是內部先出亂子……

俄國經濟崩潰論恐是認知作戰 川普對俄烏有何盤算?

以色列趕在川普就任前宣布與哈瑪斯達成停火換俘協議,為期15個月的烽火殺戮暫息,國際社會現在將焦點轉向另一個戰區:烏克蘭。川普從競選時揚言就職後24小時內促成俄烏停戰,到他當選後翌日表示,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亭拒絕就結束戰爭進行談判,他可能會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美國大選後,西方媒體突然再度湧現俄國經濟瀕臨崩潰的報導,事實恐非如此,背後動機並不單純。

美中台博弈/應對川普比抗敵還麻煩 賴政府如何出招?

即將卸任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自認拜登政府最大的成就,就是拉回歐洲盟國,阻止了中歐經濟的進一步合作。可是川普又回來了,再度揚起關稅的大棒,逼得歐盟必須重新考慮與北京重建經貿關係,在戰略安全方面,川普不僅要求北約盟國的國防經費要提高到GDP的5%,還要停止支援烏克蘭,事實承認俄羅斯侵略所占據的領土,令盟國個個自危。 面對這樣的川普,比對付敵人還麻煩,大家都束手無策,台灣要怎麼辦?

川普退出世衛恐雙輸 陸能填補美遺留的公衛領導真空?

美國總統川普在1月20日就職當天就簽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隔天,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轄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疾病防治中心(CDC)和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等衛生單位已接獲指示,將暫停外部交流,包括不再對外發布建議和每周科學報告,且不再更新其網站和社群媒體。美國CDC與世衛組織關係密切,資訊和人員互相流通,美國一旦退出世衛組織,對美國及全球的影響有多大?中國能填補美國遺留的公衛領導真空嗎?

執政4年烽火四起 拜登外交遺產會是川普最強籌碼?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總統拜登卸任前再出晶片管制重拳,新規除針對中國大陸之外,還限制約120個國家的晶片運算能力輸出,核心目標是確保先進運算技術留在美國及其盟友間,同時遏制中國等競爭對手的影響力。 看點2:相較於美國與日本互動冷淡,中日最近的交流日益熱絡,甚至有望在今年實現領袖互訪,兩國走近引發外界擔憂美日同盟可能在川普執政後動搖。 看點3:美國總統拜登的外交政績並非無懈可擊,卻也瑕不掩瑜,自詡最大成就之一是重建美國的對中競爭策略,並加強與印太地區盟友合作。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