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Python字符串前补零

文章介绍了在Python中对数据进行重命名时,为确保排序一致性可以使用ljust、rjust和zfill方法补全字符串长度。同时,提出了使用time.time()生成时间戳作为文件名,以避免重复的问题,特别是在跨平台文件管理时的便利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在对数据进行重新命名,以往的单纯数字随着量的增加,数字的长度也在不断调整,对于不同的读取方式排序也不太一致。因此,统一成相同长度的形式更有利于排序。以下罗列了三种补齐方式。

1、ljust 方法

原字符串左侧对齐, 右侧补零

格式:str.ljust(width, '0')

>>> "123".ljust(8, "0")
'12300000.jpg'

2、rjust 方法

原字符串右侧对齐, 左侧补零

格式:str.rjust(width, '0')

>>> "123".rjust(8, "0")
'00000123.jpg'

3、zfill 方法

左侧补零

格式:str.zfill(width)

>>> "123.jpg".zfill(8)
'00000123.jpg'

4、随时间 命名

如果采用 number 的形式,可能存在不同文件夹内的文件名重复问题,在拷贝的时候常常提示 是否覆盖替换的问题,如果是windows系统还好处理,但是对于Ubuntu系统,并不能一键处理,需要对每一个子文件单独重命名,繁琐又低效。

因此,有没有完全不会重复的命名方法呢?time 就可以解决

time.time() 是 Python 中的一个内置函数,用于获取当前时间的时间戳(从 1970 年 1 月 1 日 00:00:00 到当前时间的秒数)。
时间戳是一个浮点数,例如 1605012765.3969844。单位是 秒,

import time

name = str(time.time()).replace('.',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ViatorSun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