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期2025-3-31 AI寫新聞
義大利頁報日前使用AI發行最新一期報紙,創全球先例。圖/X平台

815期2025-3-31 AI寫新聞

圖片故事:義大利「頁報」《Il Foglio》日前使用人工智慧(AI)發行最新一期報紙,創全球先例。儘管此舉屬於實驗性質,但仍為新聞業的未來敲響警鐘。

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頁報這項計畫名為「Foglio AI」,由頁報總編輯塞拉沙(Claudio Cerasa)主導,他表示,此舉旨在探索AI的能力與侷限,同時也向新聞界發出警訊。他認為,記者應該投入更多原創報導與寫作,以區別自身內容,避免被ChatGPT等大型語言模型取代。

事實上,這項實驗的構想早在1年前就開始萌芽。頁報最初每周發布一篇由AI撰寫的文章,但未事先告知讀者,並邀請他們猜測哪篇文章由AI生成。答對的讀者會收到訂閱邀請,並獲贈一瓶香檳作為獎勵。結果顯示,大多數讀者都能正確識別AI文章,且對這項實驗表現出濃厚興趣。然而,對於那些誤判的情況,塞拉沙認為這反映了記者的文章過於平凡、缺乏創意,因此頁報必須「改進我們的新聞報導」。

大約2個月前,塞拉沙決定進一步推動AI新聞的應用,嘗試推出完全由AI撰寫的限量版報紙。他開始使用ChatGPT Pro進行測試,並在過去一周內每天向AI提供特定主題的指令,要求其撰寫符合頁報編輯立場的文章。塞拉沙將該報定位為「親歐、支持全球化、反民粹主義」,並希望AI能在此框架內產出內容。

儘管AI產出的內容有時存在瑕疵,塞拉沙表示,ChatGPT曾產生包含事實錯誤、拼寫錯誤、虛構事件或單調乏味的文章。他的解決方法是指派2名記者進行事實核查,確保文章內容在頁報上發表之前的準確性。但他也強調,會保留一些小錯誤和拙劣的寫作,因為這些瑕疵顯示出AI的局限性。

此外,雖然頁報仍會標明由AI生成內容,但該版並未警告讀者所閱讀的AI內容可能不準確或缺乏創意。塞拉沙公開追蹤並分享實驗進展,但仍強調讀者應了解這些內容來自AI。

塞拉沙表示,實驗將於4月11日結束,屆時他計畫公開披露這次實驗中有問題的案例,並邀請讀者分析AI所犯的錯誤。

然而,該做法也引發批評聲浪,有媒體專家擔心,這項實驗可能會讓讀者感到困惑,讓他們接觸到低品質的寫作和報導,進一步對新聞業產生不信任感。(文/編譯徐榆涵)

好讀本周五問:

1.你有用過AI嗎?使用在哪一方面?如果沒有使用過,有哪些東西會讓你想用AI?

2.AI目前有哪些應用?請舉一例。

3.對於AI生成的「作品」,你認為是創作嗎?

4.你認為AI寫新聞有什麼優缺點。

5..說說你對本文的讀後感。

4月3日/周四中午12:00截稿,獲刊登者贈小禮一份,另選特別獎贈神祕禮,本期禮物於5月後寄送。

想要投稿的同學,請登入/註冊「會員專區」至「圖擊隊當期文章」投稿喔!
https://udncollege.udn.com/uc-member/


好讀五問

1. 你有用過AI嗎?使用在哪一方面?如果沒有使用過,有哪些東西會讓你想用AI?
特別獎—王筱媃(彰化福興國中807) 我有用過AI,像是有時候會用AI來解數學題,或者寫作文的時候,讓AI幫我改正一些語法錯誤,這樣可以讓我寫得更好。也有用過AI來查一些資料,讓我能更快找到我要的資訊。其實,我覺得AI挺方便的,尤其是學校的功課,如果有AI幫忙,感覺可以省很多時間。如果沒有用過AI,我會想嘗試看看它能幫我做什麼,像是學語言或學習一些新的知識,感覺會讓學習變得更有趣。
詹可唯(台中北勢國中703) 繪畫沒有靈感的時候,我會用AI製作圖片來參考。
朱彥澂(台北百齡高中國中部706) 我通常都會用,因為AI可以幫助我做很多事情,例如設計東西,就可以利用ChatGTP來解決。
顏正軒(台南西港國中702) 製作簡報時有用過,因為需要寫的主題我不太熟悉,我用ChatGPT,再進行修改。
高彩甯(台南崇學國小610) 我沒有使用過AI,我會希望它幫我制定旅遊計畫並規畫路線,還能當旅遊導覽和帶我們搭國外的捷運,抵達目的地。
何旻諭(宜蘭復興國中911) 有用過,常常會用在學業上,有時也會因為無法決定事情,而請AI幫忙。
黃汝棋(彰化福興國中807) 有,過年要給親戚的祝賀圖。
2. AI目前有哪些應用?請舉一例。
特別獎—王筱媃(彰化福興國中807) 目前,AI有很多應用,舉個例子來說,像是語音助手。我們平常用的Siri或 Google Assistant,就是利用AI來幫助我們做事情。你可以問它天氣怎麼樣、設鬧鐘,它都能夠根據你說的話來給你答案,像是一個聰明的助手一樣,超級方便!
郭子沄(宜蘭復興國中911) 交通運輸業,人工智慧可用來開發自動駕駛汽車,以及改善交通管理機制。
陳沂穎(苗栗大同高中國中部104) ChatGPT,可以詢問事情,但是錯誤率還是滿高的。
陳采葳(苗栗大同高中國中部201) 智能家居、醫療診斷和教育。
邱艾玫(苗栗西湖國中702) 製作你想要的圖片或有你想不到的點子,還有可以分析、預測、分類、推薦。
林尚諭(高雄前金國中702) 可以翻譯一些不懂的詞語,它也可以尋找課堂上不懂的問題的答案。google底下的Gemini就是AI人工智慧。
黃秉毅(彰化鹿港國中114) AI可以用於城市管理問題,使城市運作更加智能化。
3. 對於AI生成的「作品」,你認為是創作嗎?
特別獎—王筱媃(彰化福興國中807) AI是根據很多資料來產生東西,像是它看過很多圖片、文章或音樂,然後根據這些來創造新的作品,但它並沒有自己的想法或感覺。人類的創作通常會有自己的故事或情感在裡面。所以,我覺得AI的作品算是創作,但還是跟人類的創作有差別。
張麗姍(桃園仁和國中914) 我有使用過AI生成圖片,只要輸入關鍵字,AI就可以生成圖片。我覺得是一種創作,關鍵字打得夠精準,生成的圖片真的很厲害。
黃梓喬(新北大觀國中805) AI需要許多指令來產生作品,如果創作指的是「產生新的內容」,那麼AI確實能生成具有新意的文章、音樂或圖像,因此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創作。
高恩綺(高雄前金國中702) 不算,因為每個人問同一個方向的問題,它都會給相同的答案,任何人都可以抄,不像我們的作品有自己的著作權。
李采庭(高雄前金國中803) 不認為,頂多算作品,不能算創作。因為我們要給AI一個方向與標題才有辦法生成作品,它沒辦法自己生成。
張宇涵(新北土城國中706) 不是,因為我覺得創作是要包含個人情感的,而不是利用數據模仿人類的心情,這樣對我來說可能只稱得上是「抄襲」。
鄭婉妤(新竹新湖國中804) 不是,「創作」包含主觀意圖、情感與自我表達,那麼AI的作品可能不符合這定義。AI目前沒有自我意識或情感,它只是基於數據模式來。
4. 你認為AI寫新聞有什麼優缺點。
特別獎—王筱媃(彰化福興國中807) 優點:AI不會像人類一樣有情緒或偏見,理論上可以寫的比較公平。

缺點:AI還是會犯錯,特別是處理一些不確定的資料時,可能會寫錯東西。

林余祐(新北金山高中國中部201) 它的優點就是耗時少,而且也很便宜;它的缺點是它並不像我們人類一樣有血有淚,因此可能缺乏情感。
江宜穎(新北鷺江國中816) AI寫的文章具有快速性、超快的資料分析,而且效率可以提升、避免偏見和支持多國語言。缺點是AI寫新聞會有事實準確性問題,因為AI很難查證正在發生的新聞。
李芊慧(新竹新湖國中804) 優點:有效率與快速生成,AI可以在短時間內撰寫大量新聞搞,特別適合即時新聞與速報。缺點:缺乏創作與深度,AI難以進行深度調查報導,缺少人類記者的洞察力,無法進行獨家訪談或提供有感情的故事。
楊凱成(彰化鹿港國中111) AI寫新聞的優點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生出一則新聞,但缺點是這些新聞往往會帶有一些錯誤,需經過更多人力查證。
田勝喆(彰化鹿港國中111) AI能協助處理資料與生成內容,但在面對複雜的倫理或價值選擇時,無法取代人類的專業判斷與道德決策能力。
鍾和榮(新竹自強國中702) 它們不會像真正的人一樣,會在新聞中講一些幽默的話,或是一些諧音梗,會減少文字的樂趣。
5. 說說你對本文的讀後感。
特別獎—王筱媃(彰化福興國中807) AI的進步讓很多事情變得更高效、更便捷,但我也擔心如果AI取代部分記者的工作,會不會讓新聞內容變得更無趣、更單調,甚至影響到新聞的真實性和深度。尤其是像這篇文章提到的,AI有時候會犯錯、產生拼寫錯誤或者虛構事實,這讓我想到,新聞報導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真的非常重要,如果AI無法完美掌握這些,可能會對讀者造成誤導。
林大齊(台北金華國中808) AI雖然可以幫助我們撰寫新聞稿,但提升記者素養也很重要,應是記者為主、AI為輔,才能更善盡新聞媒體的責任。
劉蘐緁(台南西港國中703) AI發展日新月異,且愈來愈聰明,甚至有可能取代人類的工作,所以我們應該多多充實自己的知識量,讓自己在職場上更有競爭力,才能避免被AI取代。
簡如希(新北土城國中717) 我認為新聞不該由AI撰寫,即使是因應科技進步和方便性,因為這樣不僅失去了人們在文字裡注入的情感,更失去了新聞的意義,而且要是AI愈來愈發達,等到某天取代了記者這項職位,會讓許多人失業,也會使社會變得冷漠沒有激情與活力。
陳新元(新北忠孝國中709) 這篇文章讓我思考AI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無論是生產力提升還是可能帶來的倫理挑戰。特別是在創作領域,AI正逐步改變我們對「創作」和「藝術」的理解。
許芷瑄(新北蘆洲國中808) AI新聞實驗凸顯記者原創價值,但品質與信任問題需謹慎平衡。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