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角色扮演」到「自我人設負責」
![為了推廣觀光,今日京都花街上之藝妓或舞妓也打破傳統,樂於與觀光客合影。郭瓊瑩/攝 為了推廣觀光,今日京都花街上之藝妓或舞妓也打破傳統,樂於與觀光客合影。郭瓊瑩/攝](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4/12/31/1/31186570.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而此「Cosplay」原來只是特定節慶活動之一種「演出」,而今,除了運用AR、VR科技可在特定地點走入時光機外,更具體地將「人」本身即時現地融入歷史場景,昇華成「變裝」的「我」以融入多元之空間情境中。
今日各國許多景區興起租借當地歷史朝代服裝,透過外型裝扮,將「自我」真正融入場景中,如最早的京都花街祇園、官川町、先斗町、花見小路等,得以讓遊客也變裝成時光隧道中之花妓、舞妓,以體驗遊街之臨場感。而今在韓國、中國的歷史街區、風景名勝中亦常見為旅人而設計的「變裝套裝服務」,包括大人與小孩。此亦逐漸形成旅人與景物疊圖成擬真的「假象」。當然,正如在京都花街中,當您細觀時間、裝扮者的表情、舉止、儀態,即便服裝再真再美,亦得以看出其真偽與否。
而另一個有趣的當代名詞是「人設」,亦即個人形象之規畫設定與外在衣著穿戴,而最關鍵仍繫於自我內在素質與專業能力之綜合展現,是否得以由內而外表裡如一。
公眾人物尤其是娛樂圈之明星、政治人物均會有專人為其打造「人設」,而要維持「人設」之亙久,其形象與品牌經營自是不易。外表之裝扮很容易鋪裝成型,惟發自內心之氣質、品格,甚而是天生即有的智慧DNA。這些卻無捷徑,它必須是內斂入滲成人格特質與待人處世之外顯價值觀與作為,稍一疏忽或偏離軌道,其人設很容易為外人所察覺出,畢竟那股深融於血肉筋脈中之「氣」「質」與儀態是很難偽裝的。即便可能短期有成效,若未能因「外」而「內」,不斷吸收學養,涵養人格,嚴謹自律,則「人設」自有其崩解現形的一天。
今日許多政治人物、社會名人(Celebrity),其所以歷久不墜,主因其個人特質(Personality)與專業能力(Capability)是一直真實對等互相加持,累積延續粹煉發光的。而同樣的,許多名人會曇花一現,除了令人感嘆其人設之崩解外,究其因,更是德不配「型」之反差諷刺,而終致形髓脫離人格蕩然之下場。
「Cosplay」可以大膽變臉變裝,而「人設」也可以周延規畫定位,正如俗話說的「表裡如一」「內外兼修」,這是前人早有智慧觀察妙筆生花與變臉特技,再如何包裝外在形象,當核心價值中那塊如鑽石般堅硬的「真」與「誠」質變了或磨損了,則其「人設」將永不復還。名人們豈可不謹言慎行?而凡人們似更應忠實作素顏素裝的自我!(作者為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