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激戰6小時!全台最強「夜市王」冠軍出爐 主委上台爆哭

億萬富翁將出手?全球第一YTR霸氣喊「買TikTok」:我來拯救

預算若遭大幅刪凍 內政部指恐有7.5萬戶難獲房租補貼

青少年性病增 疾管署:性觀念較開放與疫後等影響

國教行動聯盟引衛福部統計指出,青少男女近年性病案例增長明顯,性病低齡化問題浮現。疾管署今天回應,推測與年輕人性觀念較開放、疫後性活動與就醫恢復,以及篩檢增加有關。

國教盟今天引述疾管署統計指出,15到19歲男性淋病病例從2012年的111例,到2023年成長到756例,增幅超過6倍。同年齡的女性病例,更從2012年的26例,到2023年成長到222例,增加約9倍。其中10到14歲女性在2023年有41案例,遠高於同齡男性的4例。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告訴中央社記者,國內梅毒、淋病確診通報病例數增加,經疫情調查結果顯示,主要感染傳播途徑為不安全性行為;推測可能原因包含,年輕族群性觀念較以往開放,性行為年齡層下降,且交友軟體或網路可以快速地連繫彼此。

此外,因醫療院所陸續加入愛滋病毒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P)計畫,而於風險族群加入PrEP計畫前,會進行梅毒、淋病等性傳染病篩檢,進而增加風險族群性傳染病通報量。加上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趨緩,民眾性活動及就醫行為增加,醫療門診恢復常態,故篩檢及通報量皆增加。

疾管署指出,除了國內,亦觀察到國際間歐美地區之國家近年亦同樣有梅毒、淋病病例數上升情形。

防治部分,疾管署表示,持續與地方政府衛生局、醫療院所、專業醫學會、民間團體等單位共同合作,積極辦理各項梅毒及淋病防治工作,包含持續嚴密監測疫情,掌握趨勢變化,並強化醫療院所通報作業,督請地方政府衛生局輔導轄內醫療院所,依傳染病防治法進行通報並提供淋病患者妥適之治療及衛教。

疾管署並積極推動與執行性健康友善門診醫療品質提升計畫,與家庭醫學醫學會、泌尿科醫學會、婦產科醫學會及感染症醫學會等專業醫學會合作,編訂淋病等性傳染病防治及臨床診治指引,積極辦理醫事人員淋病等性傳染病防治教育訓練課程,透過藥物有效治療及疾病預防措施等,以阻斷疾病的傳播。

為提升一般大眾及風險族群對於梅毒及淋病等性傳染病防治知能及自我健康保護意識,疾管署表示,透過多元管道進行衛教宣導,包括藉由社群媒體,提供防治資訊,宣導預防觀念與安全性行為,並製作影片、單張等衛教素材,以利宣導。也持續與國民健康署及教育部等單位共同合作,強化辦理校園性教育及性傳染病防治宣導,提升青少年自我保護知能。

傳染病 疾管署 醫學

延伸閱讀

10歲國小童竟染梅毒 青少年性病低齡化且人數創新高

專家曝國人麻疹抗體陽性率低 疾管署:不代表沒保護力

饗饗疑食物中毒案 北市衛局採樣員工檢體出現「仙人掌桿菌」

未滿1歲女嬰新冠重症 疾管署:新冠疫情以來年紀最小

相關新聞

台中春節疏運計畫出爐!台61、台74線塞車時段曝光

今年春節連假長達9天,公路局公布春節連續假期交通疏運計畫從1月24日下午至2月3日上午,預估1月24日(周五)下午,台6...

免疫輔助 翻轉早期三陰性乳癌

在荷爾蒙陽性、HER2陽性等早期乳癌用藥陸續獲得健保給付後,三陰性乳癌成為目前早期乳癌健保給付治療的最後一塊拼圖,經侯明鋒等多名乳癌權威專家請命及病友團體懇請下,健保署擬接軌國際,將給付早期三陰性乳癌術前與術後輔助免疫藥物治療,大幅減輕病友沉重經濟壓力,也讓賴總統「二○三○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健康目標,往前跨一大步。

充電線不用了…丟垃圾桶或回收?環保局、台電曝正解 1條件可換超商抵用金

農曆新年就快到了,不少人都會趁年前大掃除,準備除舊布新。有網友表示,家裡集中了2、30條左右的充電線,卻不曉得該如何處理?對此,新北市環保局指出,充電線為廢資訊物品類,須妥善分類交給清潔隊回收車。台電表示,由於充電線外層是PVC塑膠皮,不可以丟進焚化爐燃燒,因此務必交由清潔隊資源回收車進行回收作業。

全台PM2.5測值 環團質疑低估

環境部日前公布去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截至去年十一月底,全台PM2.5年平均濃度十二點五微克/立方公尺,較前年十三點七微克...

早期三陰性乳癌免疫藥物 上半年將給付

最新癌登資料顯示,每年新增乳癌病友超過一萬七千人,嚴重危及女性健康。健保署表示,近年來積極盤點健保給付與國外治療指引的落...

年輕人沒抗體 專家:麻疹疫情恐連3年

中部某醫院麻疹群聚感染,多名接觸者趴趴走,引發恐慌,民眾搶打疫苗。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台灣廿至卅四歲年輕族群體內麻疹抗體陽性率約百分之卅七至百分之五十四,免疫力下降,預估連三年均會爆發麻疹感染事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