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會質疑健保實質成長率達8% 五大醫團發聲明反擊
衛福部日前公告今年健保總額成長率5.5%,為行政院核定的成長率上限。醫改會引述健保會主委盧瑞芬計算資料指出,衛福部調整總額基期計算公式,墊高計算標準,實質總額成長率達7%至8%。五大醫界團體今天發聲明表示,對健保會成員發言感到遺憾,即使總額成長率為8%,也僅能彌補多年來總額預算下的小部分缺口。
醫改會指出,今年度健保總額基期計算方式,未扣除移出總額以公務預算支應的款項,也未扣減總額未執行部分,根本是扭曲計算公式,墊高基期讓總額成長率被低估,且過程缺乏科學評估,是政治凌駕專業,架空總額協商程序的作法。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則說,台灣醫療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為全球西進國家最低,也落後日本、韓國等鄰國,顯示健保資源分配已無法滿足醫療體系基本需求,健保長期受到「複利負成長」影響,導致點值低落,例如自103年起醫院被要求執行B、C型肝炎篩檢治療計畫,實際支出遠超過健保預算額度。
洪子仁說,99年度開始,健保總額預算中編列6.22億元用於B、C肝防治,醫界實際支出卻高達28.17億元,差額達21.94億元,全由醫院吸收;此外,國健署、疾管署、心健司等部會主導的多項計畫,包括愛滋病及罕見疾病治療等,也需依賴醫院總額支應,「這些應由公務預算編列的公衛項目,侵蝕總額,造成點值逐年下降,導致疫後醫護出走等現象。」
健保支付標準多年未合理調整,健保成長率提高,預算雖進入健保基金,但特約醫療院所仍需提供醫療服務才能獲得收入。洪子仁說,現行協商公式並未考量新藥、新科技進步,導致民眾健保權益受損,醫療院所無法有效應對新需求,在醫療成本實際上升的背景下,醫療費用支出早已超過健保組額支應範圍,導致醫院經營普遍呈現虧損。
「健保改革應著力於彌補健保總額制度導致醫界點值下降的事實。」洪子仁強調,比起僅討論今年基期計算方式改變,各界應全面檢視總額成長率公式,才能為醫療體系永續發展奠定基礎,否則醫事人員薪資停滯,醫療機構財務壓力逐步升高,不得不透過關閉病床來應對經營困境,總額成長率提升,才是病人之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