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究院士林昭庚揭「醫療外交冷落中醫」 外交部、衛福部回應了
中醫不再黯淡無光!政府擬跨部會合作民間單位在2月召開會議,共同推動中醫藥全球化。有國民醫療外交多年經驗的中央研究院士林昭庚表示,近年台灣醫療外交政策多是西醫為主,導致中醫漸受冷落,很開心能看到政府有心要將中醫藥帶至國際舞台,讓各國民眾發現漢方的優點。
衛福部、外交部偕全球中醫藥醫學會聯合會、多名中醫界人士、立委在立法院召開「推動中醫醫療外交促進中醫藥全球化座談會」。林昭庚說,他於1979年加入中沙醫療團,至沙烏地阿拉伯推動中醫的針灸,獲得沙國授予最高榮譽「金袍獎」,後來也拿過外交部「外交之友貢獻獎」殊榮,但近年政府多以西醫為醫療外交,導致中醫成為受到冷落的角色。
外交部國際合作及經濟事務司副司長林美呈澄清,會有類似情況,在於許多國家對醫療的需求導向,是以快速解決問題為目的,如在登革熱盛行的國家或地區,西醫較中醫可提供更直接且有效的治療方式,但不代表中醫往後不能參與到跨國的醫療合作項目,像目前各國都重視高齡長期照護,作為傳統醫學的中醫就能粉墨登場。
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蘇奕彰說,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發表「2014-2023年傳統醫學戰略」,讓中醫在2000年後的國際舞台不再是冷門角色,加上全球部份國家、地區的醫療資源並不足夠,所幸國際疾病分類(ICD)已將傳統醫學列入重點,在前後召開多次的相關會議中,許多國際組織也都對此表現關注度,「站在衛福部的立場,除了現已推出的中醫藥振興計畫,也會讓台灣的中醫藥產品、知識走向國際舞台,其次是從相關的新南向國家,透過栽種計畫取得原料,上至政府機構,下至民間單位合力完成中醫藥全球化。」
另外,本報曾報導,衛福部中醫藥司去年委託辦理「新南向藥用植物種植實地調查研究計畫」,先以越南為目標國,實地考察該國藥用植物種植及其產製為中藥材等情形,評估是否適合於當地種植,並研提「種植計畫建議書」。蘇奕彰說,目前台灣約有80%的中藥材仰賴大陸進口,繼赴越南實地調查研究後,今年8月會去泰國,而印度由於國土面積較大,也還在擬定時程,並規畫相關國家符合資格的中醫藥從業人員,可來台灣培訓、學習知識。
民進黨立委陳秀寶說,民眾既定印象多會認為,西醫在急症較有療效,若想調理身體才會想到中醫,但中醫的應用範圍不僅止於此,包括把脈、針灸、推拿等行為都有更博大精深的學問蘊含其中,目前國際專家愈來愈重視對傳統醫學的研究。民進黨立委陳瑩說,以越南為例,當地愈來愈多人崇尚漢方療法,國際上使用中醫的人口逐漸增加,因此中醫醫療外交、中醫藥全球化勢在必行,但也應考慮該國是否有中醫藥相關法規,才更容易推動計畫,若無,台灣則可扮演協助的角色,達到共好。
全球中醫藥醫學會聯合會理事長林源泉說,新冠疫情期間,清冠一號享譽全球,目前已遍及超過80個國家,全中聯的會員中有對國際醫療實務不遺餘力醫療體系人才,包括中國醫、長庚、慈濟、馬偕等醫學中心的中醫界人士,希望作為民間機構國際醫療的窗口,配合政府推動中醫醫療外交,增進國家軟實力。
外交部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會副執行長康嘉棋說,樂見台灣中醫藥界從事國際交流活動,也會提供有需求並提出申請的民間單位,依補助要點給予經費。民進黨立委黃秀芳說,未來每年年底前,衛福部中醫藥司及中醫藥團體都將召開跨部會平台會議,結合全中聯等民間單位資源,持續推動中醫藥振興計畫,落實2019年上路的「中醫藥發展法」,增進中醫藥醫療外交與全球化。
隨著立法院2019年通過「中醫藥發展法」,中醫就診人次在新冠疫情期間增加、使用率上升。民進黨立委林月琴呼籲,衛福部未來應加強合作農業部、外交部、經濟部、國科會等部會,更關注中醫的發展性,並持續支持民間學術機構、生技產業的中醫師與專家的中醫藥研究,力拚國際市占率,也應給出相關獎勵措施,而南韓在2000年左右就確立韓醫專科醫師制度,因此也期待未來台灣中醫師的各專科達到分流以精進專業性,因應政府明年將推行的長照3.0。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