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提非麻醫做麻醉 衛福部討論麻醉安全管理
國民黨立委蘇清泉等人提案心臟或移植外科醫師受訓後可執行麻醉業務。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今天會議凝聚加強各科麻醉訓練,落實醫美管理,強化牛奶針管制等共識,農曆年後討論。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近日通過召委、國民黨立委蘇清泉等人提案,要求衛福部研議讓心臟外科、移植外科等醫師經過麻醉訓練後可執行麻醉,以解決人力不足問題。消息一出,引起台灣麻醉醫學會、外科醫師反彈,蘇清泉今天邀集醫學會、衛福部等單位討論。
劉越萍今晚向媒體說明,今天會議共識度高,包含所有醫師都應稍微了解麻醉概念,聚焦於加強訓練,考量麻醉專科醫師人力並未不足,為解決不均問題,希望增加誘因,幫麻醉科爭取資源。再者是落實醫美管理,與強化管制牛奶針,衛福部預計在農曆年後啟動相關討論。
台灣麻醉醫學會前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麻醉部教授余黃平也是出席名單之一,他接受媒體聯訪指出,台灣的麻醉專科醫師人力問題,從來不是不夠,而是未妥善運用,幸好經過人力數據解釋後,立委們、衛福部一致認同問題是不患寡、患不均,「沒有聽到撤案,也沒有後續結論。」
余黃平說,在衛福部醫事司協助下,麻醉醫學會每年可招收63名專科醫師,也就是每年畢業的麻醉專科醫師,台灣將增加10萬台麻醉手術服務量,10年後可增100萬台。根據健保數據統計,台灣每年麻醉健保手術量才100多萬台而已,台灣人口不再增加,但10年後手術量已足夠翻倍。
余黃平表示,從2018年到2023年以來,台灣麻醉醫師總共成長17%,健保手術量只成長6.6%;再者台灣麻醉專科醫師占比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比,也沒有比較少,以1.2億人口的日本為例,日本麻醉醫師是每10萬人只有3.66人,台灣麻醉醫師則是每10萬人有6.88人。
余黃平說,未來醫院以外的醫美市場,一定有更多麻醉人力可以共同參與,委員們都了解、認同客觀數據,妥善運用人力才是重點。麻醉專科醫師4年養成,都不敢說是專家,如果誰都可以做,才是麻醉安全最大陷阱,期待溝通討論以後,可以真的為民眾安全把關。
余黃平說,醫事司有提出區域聯防概念,以利小型醫院或診所運用麻醉專科醫師人力;並將盤點醫美診所實際執行麻醉手術量,與相關設備建置完整程度,避免醫美診所手術室或處置室連麻醉基本配備都沒有,麻醉安全一點一絲都不能打折,醫院與診所患者安全都要兼顧。
另外,余黃平提到,台灣麻醉安全事故大部分都與俗稱「牛奶針」的丙泊酚(Propofol)脫不了關係,容易受外在刺激或病患因素,從瞬間中度鎮靜掉到深度鎮靜,牛奶針是麻醉濫用出問題,應限制麻醉專科醫師用途,官方應該好好管理牛奶針,衛福部與立法委員都支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