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擴大篩檢 許多罕見疾病可預防
罕病專款作為救治患者的醫療資源,這意味著政府對罕病患者的支持,不僅是道德義務,更是法定責任,具有適法性與優先性。罕病基金會董事長蔡輔仁指出,在考量高價藥物時,決策者需平衡臨床數據與患者實際改善的效果,有些藥物能提升生物指標,但病人生活品質是否改善,仍需數據支持。
蔡輔仁曾在藥物小組會議中遭到質疑,「為何參與臨床實驗的罕病患者多數是七歲以下?」他解釋,原因是患者很少活過七歲,而新藥物可以延長三到五年的生命。對方竟反問他,「若是不能改善病患生活品質,延長的壽命是否只是增加痛苦?」令他深感震撼。
蔡輔仁強調,應考量治療對病患生活品質的提升。對於目前無藥可治的病症,健保署應允許患者嘗試高價治療,並收集治療結果,若治療無效則建立退場機制,確保資源分配的有效性。
在防治策略方面,蔡輔仁強調,關鍵在於早期介入。海洋性貧血的產前診斷,衛福部國健署提供適切的協助,但對於其他可預防疾病,卻未達相同標準。他建議,應將遺傳性疾病,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納入產前諮詢與篩檢範疇。
立法委員陳菁徽也說,她也是婦產科醫師,透過精準篩檢與新生兒檢測,許多罕見疾病被預防,不僅減輕家庭負擔,也為醫療體制注入更多可能性。若能擴大篩檢範圍,將大幅為家庭與社會減輕壓力。罕病患者的存在是社會的責任,也是人類進化重要一環,他們的治療權益應成為政策優先考量核心,真正實現醫療人權與社會正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