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森林療癒力...走進山林 森林療癒師帶領五感體驗
林木蓊鬱的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十幾名學員正跟著老師在觀瀑平台進行森林瑜伽,伸展開胸、放鬆肩頸背,聆聽微風吹拂樹梢以及不遠處的瀑布聲,釋放平時累積於身心的壓力。前方嫻熟示範動作的蔡惠君,是林業保育署首批培訓認證的森林療癒師,她原是科技業業務菁英,大病一場後轉職為健身教練,去年看到林業保育署的培育計畫,決定走進山林,將大自然的療癒力傳遞出去。
森林,是讓身心靈休息、恢復的地方。利用森林作為保健與治療場域,是國際新興趨勢,台灣民眾對「森林療癒」一詞可能有點陌生,簡單來說,就是應用森林環境讓人與自然連結,促進身心靈健康的自然照護方式,已有科學數據實證,吸收芬多精,感受森林生命力,藉由療癒活動與森林環境深度結合,可達到穩定血壓、提升免疫力、調節自律神經等預防保健效果。
為何需要森林療癒師?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台灣山林資源豐富,無論是生態環境或人文背景都非常適合作為療癒場域,林業保育署自106年開始發展森林療癒產業,110年推動師資認證制度,至今已培訓50位認證森林療癒師。
台灣森林占全島六成,幾乎人人都會走森林步道,為何還需要森林療癒師?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余家斌表示,若把森林比喻為硬體,森林療癒師就是軟體,以專業引導民眾打開感官、融入森林環境,還能協助民眾避免危險因子,遇險時有效處理。
「森林療癒師很看重個人特質,可將原本專業設計到課程活動中。」林華慶說,首批森林療癒師年齡分布廣,來自不同專業領域,包括醫療人員、心理諮商、劇場工作者、森林系研究生以及太極拳專家等,其中還有一名原住民青年,將自己對部落文化的情感注入其中,期待有更多原住民青年加入行列。
林業保育署發展森林療癒是朝著產業化方向進行,林華慶表示,希望為台灣長期培養綠領(green collar)人才,綠領工作泛指對於環境保護或永續生活有貢獻的職業,此外還希望大家善用台灣山林環境,以及幫助私有林的地主創造林地價值,「讓更多人獲取森林生態的惠益(Benefit),而不是提到台灣山林只有想到單純的登山郊遊。」
森林療癒跟生態導覽不同
「閉上雙眼,聆聽周遭聲音,慢慢把心靜下來。」森林療癒師宋麗柑在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擔任生態導覽志工九年,她認為生態導覽和森林療癒活動大不相同,前者是比較理性、傳遞知識的,而森林療癒則重視感覺,步調放慢,用「心」去看大自然,進而促進健康。她說,很多人置身山林卻不知如何感受大自然,森林療癒師的任務就是帶領大家去感受,例如運用教具在大自然中尋找各種不同形狀的植物,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奧妙。
專門提供森林療癒服務的「森林邦」創辦人洪志遠說,近年來多元照顧在台灣愈來愈盛行,但其他療癒活動像是園藝療癒、音樂療癒、藝術療癒等都是在室內進行,唯有森林療癒是把人從室內帶開,至森林裡進行,而這就是森林療癒的獨特之處。
百場森林療癒活動報名中
為了讓民眾進入森林體驗五感慢活,林業保育署已與各領域的公私部門合作,由認證森林療癒師設計帶領,在一年內舉辦一百場以上的森林療癒活動,串連旅遊業、非營利組織以及私有林,打開台灣森林療癒的大門,期能帶動整體產業活絡起來。此外,也為森林周邊的部落社區創造更多綠色工作機會,振興山村經濟。
由於森林療癒重視深度體驗,每場活動均有合理人數安排,透過專業引導讓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與觸覺五感與自然深度連結,像是運用人體鏡頭「雙眼」來真實紀錄步道美景,或是手持雙杖健走增加肌力,以及品嚐大自然所賜予的美味食物,也是森林療癒的重要一環,讓參與者在森林環境中找回身心靈的平衡。
●森林療癒活動已開放企業員工、醫護人員、樂齡長者及一般民眾報名付費體驗,有興趣者可至台灣山林悠遊網: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Event/ForestTherapy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