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農場/讓台灣光芒 閃耀大阪世博
今年4月13日,世界博覽會即將在日本大阪登場。這五年一次的人類盛會被譽為「人文與科技的奧運」,然而,台灣卻無法以國家的名義參加。
55年前,台灣曾經在1970年的大阪世博向全世界閃亮的展現自己。由貝聿銘與李祖原等建築師聯手打造的「中華民國館」,以融合中西風格的建築吸引國際目光。而楊英風的巨大紅色火鳳凰更成為世博園區最受矚目的象徵。當時在寶塜歌舞團學習的16歲舞蹈家曹金鈴也站上了舞台,展現台灣的活力。
今年,大阪世博再次召喚世界,在夢洲建起總面積六萬平方公尺海上長城,許多來自不同國度的光芒將在這裡交錯閃耀。然而,在這光之陣裡,卻沒有台灣的名字。而四個為大阪世博而打造的計畫,正像四道光芒穿越海潮,帶著熱情與創意奔向日本,要讓世界再次看見台灣:
一、台灣自己館:一座為自己而生的燈塔
發起這個計畫的文史工作者蔣耀賢說,大阪世博沒有台灣館,所以他邀請2,300萬台灣人來共同打造一座「台灣自己館」,成為一座為台灣人而建,也為世界而開放的燈塔。這不是一座高聳於世博園區內的官方建築,而是一場民間的策展行動,募集2,300根日本原木蓋出台灣自己的精神堡壘。並且在策展人陳建大明的規畫下,從台南的東門美術館出發,攜著黃土水的雕塑線條、陳澄波的鮮明色彩、李仲生的前衛思維、蕭勤的國際視野,一站一站地巡迴,要走進位於日本的「台灣自己館」。
二、台日共玩團:從先發九人啟動的海上對話
世博開幕的那一天,來自台灣的九人將站上大阪的土地。他們是藝術家、作家、音樂人、學者,是用文字與影像編織時代的人。他們的旅程,不只是參與,更是共同創作。由攝影家林聲領軍的「先發九人」邀請楊英風美術館等代表,將開啟一場跨越台日的藝術對話。他們將走進瀨戶內海的藝術島嶼,在直島的地中美術館,在小豆島的映畫村,在淡路夢舞台,記錄日本與台灣的文化印記。這不只是一次旅行,而是一場「共玩、共創、共享」的實踐。
三、台灣假期:從大阪出發的綠色邀請
「大阪世博將照亮全球旅人的視野,然而,在這片繁華與未來感交織的場域中,我們想帶他們看看另一種光——台灣的山巒與海岸,那些在陽光與微風下,閃爍著生命力的地方」發起這次活動的退休教授陳炳煌說,「台灣假期」,是一張來自島嶼的邀請函。希望各國旅人參觀完世博之後,也能順道走進台灣的懷抱。從高山的檜木林,到平原的水田風景,從野鳥盤旋的海濱,到古老村落裡的人文氣息,享受自然與人文的溫潤。
四、矢板明夫的台日友好訪問團:記憶中的棒球與日本舞
長期關注台日關係的媒體人矢板明夫規劃了一次特殊的旅程。「台日友好訪問團」將從大阪啟程,前往姬路城,走入甲子園歷史館,重溫百年前台灣少棒選手的奮鬥足跡。也在德島一起跳阿波舞,感受日本風土文化。讓台灣與日本的朋友們,共同沿著這條路,回望、思考,並向前走去。這不僅僅是一趟參訪,更是一場關於記憶、連結與未來的旅程。那些曾經共同的記憶,將透過這次的訪問,被重新喚醒,成為未來故事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