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劉佩真辭呈獲准!台企銀明召開董事會 選任他為代理董座

林岱樺早有預感被搜索?40秒內頻喊12字 一度動怒飆帶隊檢察官

赴習近平座談會沒在怕?他坐姿鬆弛如官老爺 驚人背景曝光

歐美降息效應、川普能源政策、大陸衝刺經濟帶動 石化業拚蛇來運轉

新年復始,2024年陷入愁雲慘霧的石化業,面對歐美持續降息、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對能源政策有利全球石化市場發展,以及大陸當局一系列的經濟提振措施,或可迎來新轉機。(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年復始,2024年陷入愁雲慘霧的石化業,面對歐美持續降息、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對能源政策有利全球石化市場發展,以及大陸當局一系列的經濟提振措施,或可迎來新轉機。(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年復始,2024年陷入愁雲慘霧的石化業,面對歐美持續降息、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對能源政策有利全球石化市場發展,以及大陸當局一系列的經濟提振措施,或可迎來新轉機,期盼2025年石化市場景氣能自去年谷底反彈回升。

新冠疫情後,中國大陸石化產能大量釋出,不僅壓縮了台灣石化產品出口至中國大陸的空間,也影響整個亞洲區域的市場供需平衡。此產能過剩的壓力導致石化行情欲振乏力,波及石化業營運表現。

石化業2024年營收情況 圖/經濟日報提供
石化業2024年營收情況 圖/經濟日報提供

單以台塑四寶為例,2024全年合計獲利83.71億元,年減81%;其中,台塑化(6505)每股純益(EPS)0.62元,其次為南亞(1303)的0.42元,台化(1326)EPS縮水為0.06元,台塑(1301)更是每股虧損0.2元,台塑四寶創下逾20年來最差獲利表現。

農曆年後,業者表示,除歐美降息的利多外,中國大陸先前發布一系列經濟提振措施,包含支持房地產和股市健全發展,在官方貨幣及財政政策寬鬆下,預計將帶動下游投資與消費復甦,並對全球經濟溫和成長具穩定作用。

台化認為,大陸去年第4季連續三個月製造業PMI皆在50榮枯線上,而財政刺激政策、大幅出口成長及導正房屋市場會是大陸政府2025年主要政策,有助石化營運改善提振。

就第1季石化市況來看,市場人士指出,目前多數石化產品價格低於成本,同業普遍虧損減產因應;惟從往年銷售經驗來看,農曆春節連假結束後,隨著下游加工廠及通路庫存去化,客戶將會陸續回補庫存,加上節後步入季節性需求旺季,買氣回溫可期,有利產品銷售。

不過,大陸產能過剩問題短時間不容易解決,「紅海市場、低價搶單」成為新常態,業界將以加強新產品開發、差異化為策略主軸。

台塑即表示,2025年將落實推動新產品及新事業開發、能源與數位轉型策略,朝電子與半導體、綠能環保及醫療保健等產業發展,並持續進行提高產品附加價值與品質等改善措施。同時分散市場,提高差別化產品銷售比重。

台塑化

延伸閱讀

全球首張!大陸峰飛航空2噸級eVTOL「凱瑞鷗」 獲頒生產許可證

24日又傳南海爭議…央視曝畫面:菲船從陸海警船前「高速橫穿」

去年318宗赴香港大陸生遭電騙 失財逾2950萬美元

專家剖析抗美大計 大陸半導體業突圍拚成熟製程

相關新聞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遠東新氣爆停工範圍擴大 廠區停工1個月損失2.4億元

遠東新(1402)位於新埔的聚酯棉廠房於2月6日凌晨近3時發生氣爆事故,造成2人不幸罹難,8日又再度接獲勞動部停工處分公...

過年走春首選!黃仁勳必吃「美食清單」意外爆紅 快隨教父吃透透

農曆新年假期終於來臨,家家戶戶在這幾天除了四處採買年貨外,也會向餐廳領取提前預定好的美味年菜,以便讓全家在團聚圍爐時,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