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台降溫有感!明變天3地防大雨 冷氣團來襲「低溫直落11度」

劉佩真辭呈獲准!台企銀明召開董事會 選任他為代理董座

2025 CES吸引全球目光 工研院:AI滲透一切 未來已來

工研院於今日舉辦「透視大展系列:CES 2025重點趨勢研討會」,由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領軍,帶領產業研究團隊帶回第一手展會現場情報。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於今日舉辦「透視大展系列:CES 2025重點趨勢研討會」,由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領軍,帶領產業研究團隊帶回第一手展會現場情報。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於今(16)日舉辦「透視大展系列:CES 2025重點趨勢研討會」,由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領軍,帶領產業研究團隊帶回第一手展會現場情報,涵蓋智慧顯示及感測技術、AI晶片賦能消費科技、數位醫療、創新文化科技、先進材料趨勢、智慧車輛、無人機與機器人科技等9大領域,並舉辦新創趨勢論壇,梳理科技創新與投資布局策略。

CES(美國消費電子展)為年度全球最大消費性電子展會,被譽為年度全球科技業風向球,為協助產業快速掌握2025年最新的國際科技重要趨勢。

林昭憲指出,CES已從過去的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變成Consumer Everything Show,今年在AI發威下,大會主軸「Dive IN」精神在各項展示隨處可見,AI全方位潛入,提升人本與永續更美好的生活價值。此外,本年度也首度設立量子專區,並辦理量子論壇,預告量子時代已在不遠處。

趨勢一:邊緣AI裝置引領AI新生活,顯示及感測扮演關鍵角色

工研院指出,AI大量導入邊緣裝置進入爆發階段,「物物AI」的時代下可望帶動顯示器Every Where的機會。對台灣產業而言,物物AI將帶領台灣顯示器及感測器產業走向一個全新的市場,如何打入AI應用生態系更是值得關注的課題。

趨勢二:從雲端到邊緣、硬體到軟體,AI科技全面滲透民眾生活

AI晶片技術正迅速成為消費科技革新的核心推動力,為產品賦予前所未有的智慧化能力,徹底改變使用者的互動體驗。台灣企業應加速熟悉與使用AI技術提升產品競爭力,加速AI社會普遍應用,搶攻未被發掘的新市場機會。

趨勢三:老創與新創攜手,超級整合(Super Integration)時代正式來臨

工研院觀察,新創業者從過去創新「拼圖」的角色,轉變成「引領」創新的引擎,特別是AI、機器人與自駕領域,大廠不約而同在專題演講中「點名」合作的新創公司。在新創展區Eureka Park也看到企業創投的活躍,積極透過加速器帶領其輔導或投資新創參展。

趨勢四:長壽健康為CES 2025新趨勢,數位科技的軟硬體整合應用成為解方

長壽健康(Longevity)是現今國際社會的重點趨勢,為滿足全球民眾需求,持續有創新數位科技導入生活場域中。工研院的展場觀測,數位醫療相關業者運用數位設備與智慧科技,藉由更多元、精準的生理訊號感測技術與融合多種數據AI分析技術,以軟硬體搭配的方式,發展智慧健康照護與智慧遠距醫療等情境,打造個人的多元健康未來。

趨勢五:文化科技RISE新趨勢 打造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時代

工研院觀察,CES2025重新定義文化與科技的交互方式:文化創作科技以AI與數位工具為核心,快速將創意轉化為實際成果,文化體驗科技上,沉浸式技術(VR、AR、MR)為文化體驗注入全新魅力。文化傳播科技透過智能翻譯、自然語言處理與媒體分發平台,推動文化跨越語言與地域限制,實現無疆界傳播。文化變現科技(Earn)方面,NFT與區塊鏈為文化創作開闢多元化收入來源,虛擬演唱會、數字藝術展及文化訂閱服務也創造了全新的商業模式。台灣應積極抓緊此波浪潮,建構友善的創新與創作環境,並以國際思維打造文化科技產品,將本土文化推向全球市場。

趨勢六:CES關注能源轉型 AI Home將擴大家用能源管理系統應用

AI被視為加速能源轉型與對抗氣候變遷的利器,也讓今年CES展會開始關注能源轉型議題。首先,這兩年家電大廠對於家庭能源管理系統的投入更加明確,另一個亮點是運輸體系的電氣化,甚至是自動化發展,有助於各領域應對減碳壓力。台廠可評估AI應用於家庭能源管理系統的技術與產品布局,打進供應鏈。

趨勢七:材料發展趨勢 著眼於原料再生、碳捕用技術與再生能源用材料開發

根據工研院展場觀測,材料的可持續性、低碳或負碳技術及再生能源有關的技術開發成為多數國際企業集團在材料開發上的主要策略。今年材料的三大趨勢:第一,關鍵原料再生的議題隨著地緣政治的緊張而被強化,第二,二氧化碳捕捉並使用(CCU)技術蓬勃發展,第三為強化開發更安全或適用範圍更大的能源相關材料,例如氫電解槽用電極材料、降低電解氫時發生爆炸危險的觸媒,以及軍用無人機所需高電量密度、長續航、可低溫操作的鋰金屬電池技術,或可太空衛星操作的全固態鋰電池等。

趨勢八:車輛科技進入協同發展時代 融合自駕、聯網及電動三大技術

工研院觀察車輛產業發展趨勢,朝向自駕化、聯網化與電動化的協同發展。台灣具備協助開發及量產自駕晶片的潛力,感測器業者亦可因應多樣化各類感測器需求(如乘客偵測、紅外線偵測、4D光達等),開發對應公司優勢產品。另外,台灣在面板與車輛電子領域的強項,有助於推動具國際競爭力的智慧座艙產品及整合控制晶片發展。同時,電動車供應鏈過往供應國際電動車廠的經驗與成果,亦為台灣累積了改裝與研發多元電動車型的實力。隨車輛科技進入協同發展時代,台廠迎來進軍車輛產業並扎根的契機。

趨勢九:AI從想像到落地 具身智慧成為機器人與無人機演化的最終目標

2025年CES機器人的演化從NVIDIA黃仁勳執行長的開幕演講開始,推出全球首個世界基礎模型Cosmos,以合成資料建立高度擬真的場景,解決機器人訓練需大量學習數據的難題,讓機器人具有空間智慧。其次,無人機結合AI,朝向自主化與多元應用發展。無人機產業,國際上正積極建立民主供應鏈,台灣可善用產業群聚完整的優勢,推出符合各國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爭取國際市場機會。

AI CES 工研院

延伸閱讀

台灣量子安全晶片新創 入選美國最大半導體加速器

大摩總結CES「六大亮點」 點名華碩、技嘉、微星、宏碁受惠

工研院攜手RMT集團 推動免疫細胞生產技術平台商品化

工研院AI羽球教練CES亮相 業餘好手一拍即合

相關新聞

鴻名員工涉嫌盜賣公司存貨 影響淨利8千萬

連接器廠鴻名(3021)17日晚上召開重訊記者會,鴻名總經理林嘉祥指出,公司發現一名員工涉及偽造文書、盜賣存貨之不法行為...

川普批台灣搶生意 「3套劇本」台積電最不怕晶片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揚言修改「晶片法案」補助條件,壓迫台灣半導體產業,也對台積電步步進逼。連日來市場...

台積大投資9,000億銀彈上膛 在美召開董事會通過七大議案

台積電昨(12)日公告首度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召開董事會後的七項決議,以核准約171.41億美元(約新台幣5,639.1...

台積電11日在美開董事會 市場關注擴廠布局

本周是我國和美國川普新政府經貿關係的關鍵周。台積電將於十一日(美國時間十日)首度在美國舉行董事會,市場關注台積電的擴廠布...

環境變太快…企業如何長久不衰?張忠謀曾提9個長期成功原則

過去蘋果一枝獨秀,近來轉而聚焦在輝達和黃仁勳,但過年期間中國生成式AI DeepSeek推出,輝達股價遭受重挫。

美擬對台晶片徵關稅 前台積電研發處長:2國企業恐受影響

美國可能對台灣製造的半導體產品徵收關稅,前台積電研發處長暨前英特爾資深技術顧問楊光磊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若關稅政策實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