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14學測首日登場!理組迎戰 數學A、自然科解答一次看

下周兩波東北季風先乾後濕 過年前還有一波更強冷空氣

利菁突爆料兒子父親身分 謝金燕親回應:他人的恥笑歧視我承受

為什麼很難一心多用?新研究發現人腦決策速度驚人的慢

(首圖來源:pixabay)
(首圖來源:pixabay)

【文‧Emma stein】

人腦常被稱為宇宙最複雜機器,能效是電腦 500 倍以上,若用資訊術語比喻,人腦實際運作速度有多快呢?答案令人出乎意料。加州理工學院團隊嘗試量化人類大腦處理資訊的能力,發現人腦思考速度並沒想像快,事實上大腦以每秒僅 10 位元速度進行思考、做決定,和電腦處理執行數兆位元資訊相比慢得離譜。

而與大腦處理訊息速度格格不入的是,人體感覺系統(與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相關)以每秒 1 兆位元速度收集四周環境數據,比大腦思考過程快 1,000 億倍,這項結果不禁讓神經科學家思考:為什麼大腦一次只能專心處理一件事,但感覺系統可同時處理上兆個訊號流入?

位元是資訊基本單位,比如典型 Wi-Fi 連線每秒可處理 5,000 萬位元,人腦單一神經元有如強大資訊處理器,每秒可輕鬆傳輸超過 10 位元資訊,就純粹分析能力而言,果蠅大腦約 10 萬個神經元足以讓牠們尋找食物、撲騰翅膀、和其他果蠅交流,而人腦 800 億個神經元形成數兆連接,其中三分之一位於皮層專門負責高階思維,這些連接組合方式使我們能感受、想像、規劃高難度事情。

▲ 人腦以每秒 10 位元的緩慢速度思考、處理和決策。(Source:加州理工學院)
▲ 人腦以每秒 10 位元的緩慢速度思考、處理和決策。(Source:加州理工學院)

但當要做出決策,很難想像大腦如何過濾龐大資訊,選擇性提取極少數訊息,思考、處理和決策速度慢到每秒僅 10 位元。

大自然似乎為我們的意識思維設了速度上限,無人知曉為何原因,但可能與人類演化史相關。

雖然大腦位元與電腦位元並不完全可類比,也很難量化不同大腦活動的位元處理,但這項有趣研究讓我們認知到大腦決策速度其實沒那麼快,不要一直逼它。

新論文發表在《Neuron》期刊。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財劃法修正案過關綠委跳腳 李彥秀轟民進黨哭窮:缺執政大腦

冬天手腳冰涼是血液循環差嗎?醫師:有這情況就不正常 需立刻就診

暖暖包不熱怎麼辦?護理師分享「1技巧」:可多用好幾小時

藝人六月酒配安眠藥「嘴砲失分寸」 醫揭合併服用3副作用

相關新聞

電動車一個月不開不充電會怎樣?

電動車上的鋰電池是許多人充滿疑慮的重點,有人擔心它壽命不長,有台灣人害怕氣溫太低讓電池無法運作,也有人說一個禮拜不充電就會壞掉,來看看這位電動車主的小實驗是否證明這項傳聞?

黃石超級火山噴發人類滅亡?《自然》研究稱千年後的事

面積約四分之一台灣大小的美國黃石公園,有 500 多個噴湧的間歇泉,還有許多沸騰的溫泉,此處是一座活火山,過去許多專家稱,黃石公園有可能發生災難性的超級噴發,引發人類生存危機,但《自然》期刊研究發現,黃石公園離大規模噴發還早得很。

川普政府可望開大門?未來搭星艦出國旅行不是夢

比現在客機更快的飛行器一直是人類夢想,即使協和客機停運也擋不住這種需求。樂觀科學家預測,SpaceX Starship 火箭不只為月球和火星任務擔任運輸載具,現在可能川普政府支持下提供地球交通服務,將來紐約到上海只需 39 分鐘。

Beta世代將來臨 專家:更少接觸社群媒體、氣候變遷是大事

你聽過千禧世代、Z世代,可能有些人聽過 Alpha 世代,很快的,下代 2025 年就會來到世界。2025 年 1 月 1 日開始,最新世代群體「Beta 世代」將來臨,這個世代會看到 22 世紀曙光。

當組團合作行動 實驗證明螞蟻團隊精神比人類強

與螞蟻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螞蟻是高度社會化生物,很少見到螞蟻獨自外出,這種合作分工行為最早可追溯至 1 億年前。最近有研究設計了一項有趣迷宮合作實驗,嘗試比較人類和螞蟻誰更擅長操縱巨大物體穿過迷宮,結果發現螞蟻群體行動表現比人類群體還好。

為何年紀愈大喝酒愈累?專家:代謝變差、體內水分減少

現代焦慮壓力纏身,飲酒可能是隨手可得的廉價小確幸,但年紀愈來愈大時,為什麼更容易感受到飲酒的負面影響?營養學家解釋,是因為老化身體代謝減慢,水分降低,導致酒精負面作用持續更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