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大谷生涯4次40轟現役最強 道奇痛宰美聯王者藍鳥

「超商最頂微波食品」 網激推這款義大利麵:已連吃三天

美日預估楊柳颱風恐成「西北颱」 氣象署說話了

大腦老化新發現 睡眠影響與3個衰老時間點

(首圖來源:Unsplash)
(首圖來源:Unsplash)

【文‧黃嬿】

現代人失眠是常態,也都嘗過睡眠不足隔天腦袋當機的感覺,一項新研究發現,缺乏睡眠的確很傷腦,只要一晚不睡覺,大腦就會瞬間衰老兩歲。科學家也發現大腦老化的三個重要時間點,證明老化並非線性過程,讓科學家對人類老化進程有新的理解。

先前研究發現,睡眠不足的人的大腦在液體分佈和灰質體積都會發生變化。一篇《神經科學》期刊研究,科學家對睡眠不足的人以磁振造影 (MRI) 掃描大腦,估計「大腦年齡」,比較正常睡眠後大腦影像,發現一晚睡眠不足,會導致大腦發生類似衰老兩年的變化。

團隊找來 134 名參與者,分成四組,分別是一晚沒睡,稱為完全剝奪睡眠,以及一晚睡三小時為部分剝奪睡眠、連五天睡五小時稱為慢性睡眠剝奪,以及每晚睡滿八小時的對照組。每組睡眠剝奪前至少有一晚正常睡眠,多數小組之後也會給予一整夜恢復性睡眠。 

每人每晚都會接受大腦核磁共振檢查,比較大腦睡眠不足之前和之後,以及整夜休息後。研究員還使用 BrainageR 機器學習演算法,以腦部 MRI 確定參與者大腦表觀年齡,演算法接受過三千多人大腦 MRI 資料訓練。

一晚沒睡群體,brainageR 估計比正常睡眠平均年齡大一至兩歲。但再一晚恢復性睡眠後,差異就消失了。與對照組相比,部分睡眠剝奪組和慢性睡眠剝奪組的年齡預測沒有明顯差異。雖然研究員只在完全睡眠剝奪組發現這種影響,但科學家認為,由於實驗時間不夠長,還無法對慢性睡眠不足的長期影響下定論。

大腦三個老化高峰

《自然老化》期刊新研究也發現,50 歲後期是大腦老化的潛在開始時間點。科學家分析近五千名年齡 45~82 歲英國人血漿約三千種蛋白質濃度,發現與大腦老化相關 13 種蛋白質 5770 78 歲時飆升,尤其是 Brevican (BCAN) 蛋白質,與失智症、中風和運動問題有關,另 GDF15 蛋白質也與年齡疾病有關。

這項研究與以前重要研究呼應,即人類不是漸進式老化。日前史丹佛大學團隊確定,與年齡有關的變化,包括新陳代謝減慢、皮膚皺紋和疾病風險增加,44 歲和 60 歲時出現明顯峰值,證明老化多數變化不是線性,建議接近 44 歲和 60 歲的人,更頻繁運動並更健康飲食。

其他科學家認為,研究發現可能與自身經歷,或其他人分享身體健康狀況突然下降的經歷非常吻合。科學家認為,到 2050 年,全球 65 歲以上人口將超過 15 億,因應全球即將迎接高齡化社會,有必要更深入了解老化過程,幫助人們鋪好健康老去的道路。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重啟大腦平衡,腦波也能調音! 吳德和教授揭密「大腦諧振」 抗憂鬱、失智

吃雞蛋不只降膽固醇,還補大腦!研究認證 「每週可吃安全數量」曝

「健腦小測驗」快速評估你的大腦健康 幫助延緩認知退化、預防失智症

研究:每天運動半小時 增加記憶力降失智

相關新聞

揭開困倦背後真實機制 大腦神經元過度放電誘發睡意

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疲倦、需入睡補充能量?長久以來,科學界普遍認為是體內一種化學物質過度積累結果,但最新研究表明,誘發睡意真正「開關」可能是大腦神經細胞電荷過載。想像一下你長時間使用的電器因過熱自動斷電,新研究發現大腦也存在類似機制。

50歲左右加速老化 研究:最明顯的是主動脈

先前一項研究發現,人類衰老主要發生在兩個時間點,一個是 44 歲、一次是 60 歲。最近另一項刊登在《細胞》期刊的新研究,透過成年人體內蛋白質分析,再度證實中年是加速衰老的分水嶺,中年之後人體組織和器官的老化軌跡比前幾十年更加陡峭,而血管是衰退最快的器官之一。

不須走到萬步 《刺胳針》:7千步癌症風險降四成

久坐傷身體,但一週要運動三次,大多數人也做不到。現在科學家給我們更容易達成的目標,就是走路,研究發現,如果每天走路步數增加到 2 千步以上,就可明顯降低癌症到心臟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風險,且會持續到每天增加至 7 千步。

九個家庭掌控15%財富 研究:矽谷是社會崩潰的縮影

矽谷因貧富差距走向失控狀態,富人擁有更多財產不是主要問題,而是其他人得不到基本生活安全保障。經濟學家警告結構性問題將帶來社會崩潰。最新研究顯示,過去十年矽谷貧富差距擴大速度是美國全國的兩倍,矽谷財富不均加劇,九個家庭控制 15% 的財富,同時矽谷無家可歸者劇增,與極端富人生活圈成為兩個分化的世界。

男性忙工作女性忙孩子 研究:40 歲後獨處時間都會增加

最近一篇研究調查美國兩性在人生各階段與誰共度時光,總結了幾個亮點,一是友誼在青少年晚期達到頂峰,進入職場和建立家庭後就迅速下降,成年後,男性在工作期間會花更多時間與同事相處,而女性幾乎在各個年齡層都會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最後無論男性與女性,獨處的時間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穩定增加,老年時每天獨處的時間會超過 8 小時。如何度過這段獨處時光,將是老化社會面臨的新課題。

高溫引發熱焦慮 專家:年輕人風險更大

大腦是一個容易受到熱量嚴重影響的器官,進入夏季的連日高溫,容易導致一系列身體不適之外,認知功能短暫受影響,感覺疲倦、頭痛、頭暈,也會造成情緒失調和暴力行為增加。印度研究就發現,長期高溫會增加精神疾病的風險,而處在壓力爆表邊緣的年輕一代,更是氣候變遷下的脆弱族群。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