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代表團無法參與川普就職典禮仍訪美 國民黨決定關鍵曝光

114學測首日登場!理組迎戰 數學A、自然科解答一次看

下周兩波東北季風先乾後濕 過年前還有一波更強冷空氣

「國衛院×成功大學×安宏生醫」攜手開啟癌症治療神經保護新紀元

國衛院與成大將技術成果神經保護藥物DBPR168技轉予安宏生醫簽約合照; 從左至右:成大校長沈孟儒、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安宏生醫科學長陳淑貞;照片提供:國衛院
國衛院與成大將技術成果神經保護藥物DBPR168技轉予安宏生醫簽約合照; 從左至右:成大校長沈孟儒、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安宏生醫科學長陳淑貞;照片提供:國衛院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盧頎╱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國衛院生技藥研所)研究員夏克山與國立成功大學(成大)校長沈孟儒及前副校長張俊彥聯合帶領之新藥研發團隊,歷經十年以上深耕研究,成功將基礎科學創新轉譯為臨床應用,並於12月17日舉辦技術移轉簽約儀式,將技術成果神經保護藥物DBPR168移轉予安宏生醫股份有限公司(安宏生醫),正式邁入產學研合作的新里程碑。

周邊神經病變是癌症化學治療(化療)及標靶治療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專員吳至容及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王雅容於2016年6月於腫瘤護理雜誌發表的文章[1]顯示,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療後產生周邊神經病變的發生率約達20%~100%[2]。這種神經病變常導致患者感受到持續性的疼痛、麻木及溫度感覺異常,情況嚴重時,患者可能出現平衡失調和步態不穩,不僅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還可能迫使患者須暫停療程,進一步加重其身心負擔,並同時造成社會醫療資源的沉重壓力。甚至部分曾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即使經歷療程結束多年,仍受因療程所引發的周邊神經病變而困擾。隨著各國癌症發病率持續攀升,紫杉醇及鉑金類藥物等化療藥物的使用需求也逐年增加。據市調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於2023年11月的推估報告[3],全球紫杉醇市場預計於2032年達到158.8億美元。然而,針對化學治療引起周邊神經病變的副作用仍缺乏有效預防方案與治療藥物,讓癌症患者及醫療系統面臨嚴峻挑戰。

從2022年推估至2032年紫杉醇的全球市場規模;資料來源:2023/11,Precedence Research;翻譯重製:北美智權報/盧頎
從2022年推估至2032年紫杉醇的全球市場規模;資料來源:2023/11,Precedence Research;翻譯重製:北美智權報/盧頎

產學研聯手開啟臨床應用的關鍵一步,邁向癌症治療神經保護的新契機

國衛院生技藥研所與成大一同攜手的研究團隊從臨床需求出發,建立高通量藥物篩選平台,結合疾病相關動物模型,研發出針對化療引起周邊神經病變的新藥DBPR168。研究成果證實,DBPR168能藉由抑制紫杉醇和鉑金類等化療藥物所誘發的神經發炎反應及免疫細胞侵入,保護使用上述藥物進行化療的癌症患者之神經組織免受損傷。動物試驗中顯示DBPR168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展現出廣泛的臨床應用潛力。

DBPR168的技轉,象徵臨床需求導向之新藥研發與生技醫藥市場之產業應用的成功結合,透過整合基礎研究、臨床應用與產業實力,不僅提升DBPR168的研發速度,並強化其全球市場競爭力,除了展現了產學研三者共同協作推動醫療進步的巨大潛力,更顯示台灣生醫創新的新突破。

DBPR168目前已取得中華民國專利、美國專利正處領證階段,專利布局已布達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未來更計劃於3年內啟動DBPR168的人體臨床試驗,同步推動全球市場布局,為國際化發展奠定厚實基礎。司徒惠康於開場致詞時也表示,多年來期望為癌症患者提供安全且有效的神經保護解決方案。DBPR168的成功開發,不僅為癌症治療引起周邊神經病變的副作用防治帶來突破性進展,也為癌症患者接受化療後的生活品質注入新的希望、期盼患者能回歸健康生活。

備註: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71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延伸閱讀

威廉凱特耶誕賀卡曝光!1家5口頭靠頭溫馨燦笑 照片還藏1亮點

強化防疫後盾 國衛院戰略平台資源庫工程上梁

K毒成癮者腦損比思覺失調症高 國衛院發現是健康者4倍

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不是末期! 治療藥物一棒接一棒 持續維持戰線

相關新聞

回顧2024年美國的設計專利法案-1:LKQ案裁決背景及CAFC給予改變「顯而易見性」的判斷方式

2024年5月,CAFC在LKQ CORP. V. GM GLOBAL TECH案中全院聯席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裁決,推翻了已有40年歷史的設計專利非顯而易見性檢測和判例法。LKQ案動搖了設計專利法的核心,並對已頒發設計專利的有效性以及獲得新專利的能力提出了質疑。由於許多問題懸而未決,而且新的顯而易見性檢測的應用還需要解釋,因此LKQ案造成的全面影響尚不清楚,或許將在未來幾年內才會逐漸顯現。 故北美智權報將分2期回顧此一影響重大的美國設計專利法案件,並於本期(372)優先介紹2024年度的LKQ案裁決,以及CAFC給予該案改變「顯而易見性」的判斷方式,並將於下一期(373)接續介紹美國加州南區聯邦地方法院(S.D. CAL.)如何開始適用因應2024年美國LKQ案而生的新標準內容,以及說明USPTO針對LKQ案發布確立顯而易見性的審查指南和以DECKER案為例來論述PTAB如何採用LKQ案和GRAHAM因素,並由在設計專利領域具豐富實務經驗的筆者提供最後總結。

川普重返白宮:2025年美國的預期施政和對國際影響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TRUMP)與其團隊將於2025年1月20號重返白宮、再度執政。此次的第二任期又稱作川普2.0,其歸屬美國共和黨,同時掌握參議院和眾議院。對於TRUMP團隊來說,將會有充分的時間改變BIDEN政府執政時期的許多政策。本文係整理美國新任總統TRUMP於上任前的施政觀點,並延伸介紹其未來對美國的施政走向及可能對國際間帶來的影響。

2050全球氫能市場達1.2兆美元 亞太地區占一半、技術領先歐美

亞太地區正處於潔淨氫能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作為實現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工具,氫能在減少碳排放、推動能源轉型和經濟增長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鋼鐵製造、化工、航空、航運等高排放產業的逐漸轉型,亞太地區對氫能的需求正在急速增長。根據預測,亞太地區的氫能需求將從2030年的6700萬噸增加至2050年的2.35億噸,成為全球最大的氫能需求市場。

AI應用為氣候投資亮點、能源新創獲得更多資金青睞

PWC近期發布《2024氣候科技現狀報告》(STATE OF CLIMATE TECH 2024),在歷經三年投資高峰後,全球對氣候科技新創企業的投資交易放緩,但人工智慧(AI)應用、氣候變遷調適及前瞻性能源解決方案的新創企業,仍然受到資金青睞。

談美國專利侵權損害賠償之兩類「所失利益」計算法及給予台灣司法建議

美國《專利法》第284條(35 U.S.C. § 284)規定「當裁定對原告有利時,法院應核予原告適當的損害賠償以補償所受之侵權,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低於侵權人為了發明的使用所付之合理權利金,並加上法院所定之利率與成本」。其中一種損害賠償計算方法是「所失利益(LOST PROFITS)法」,此相當於台灣《專利法》第97條損害賠償條文中之第1項第1款之「具體損害法」與「差額說」。本文意在介紹PANDUIT測試法與「若非」(BUT-FOR)測試法這兩種類型的美國所失利益法。

政府標案承包商專利侵權責任誰扛?美國2023年Ariton v. AeroVironment案

在美國,廠商承包政府標案幫助政府製造產品或提供服務,當發生專利或著作權侵權爭議時,聯邦法律賦予廠商豁免權。權利人只能控告政府,且只能請求金錢賠償,以避免政府施政受挫,也避免廠商不敢接政府標案。美國加州地區法院2023年的ARITON V. AEROVIRONMENT案,即涉及是否適用此種豁免權的爭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