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瞬間還沒到!泡湯6招防心梗、腦中風、猝死:千萬別迷信「冷熱泉交替」
文.郭美懿
強烈大陸冷氣團襲台,全台有感降溫,1/12晨本島平地最低溫為新北市石碇攝氏7.5度,金門縣金城鎮則出現4.9度低溫。不過,台大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示警,最冷時間還沒到,「今晚至明晨,冷乾加上風寒效應,將是這波冷空氣達到巔峰的時候。」氣象專家吳德榮更直指入夜強輻射冷卻發威,不排除出現5度左右極端低溫。
天氣冷颼颼,許多人選擇泡湯來暖身禦寒,不過劇烈溫差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在喜愛泡澡、泡湯的日本,每年就有1.9萬人因「熱休克」喪命,死亡人數甚至超過交通事故。醫師建議,民眾泡湯應先適應水溫、且控制在40℃左右,時間則不宜超過30分鐘。另外,處於高溫環境也會加速水分流失,應適時補充水分,才能安全享受泡湯樂趣。
所謂的「熱休克」,是指人體從室溫較低的更衣室突然進入浴缸內,容易因劇烈溫度變化導致血壓巨幅波動,進而引發心肌梗塞等。日本每年因洗澡時引起「熱休克」死亡人數高達1.9萬人,尤以60歲以上熟齡者是熱休克的高危險群,去年12月驟逝的《情書》女星中山美穗,就疑似因泡澡引發熱休克而辭世。
花蓮慈濟醫院預防醫學中心醫師黃亮凱指出,當身體進入高溫的熱水當中,會使血管擴張,血液流向四肢,造成心臟和腦部的血流供應相對減少,對於供應腦部血流的頸動脈有狹窄、或心臟冠狀動脈部分阻塞的患者來說,可能因瞬間血液不足而增加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的風險。
除此之外,從高溫的溫泉水中離開,突然進入冷空氣時,也可能造成血管急速收縮,造成腦部或心臟血流瞬間下降,甚至引發血栓,帶來猝死危機。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議先向醫師諮詢後,再選擇合適的泡湯活動,而病情嚴重者,更是不建議泡湯。
黃亮凱建議,民眾進入溫泉前應該先適應水溫,水溫則控制在40°C左右,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並避免浸泡超過心臟部位,若有頭暈、胸悶的症狀時,應立即離開水池。
另一方面,處於高溫環境中會加速水分流失,可能會造成脫水或血壓波動,所以泡湯過程間應適時補充水分。值得注意的是,國外電影常出現一邊泡澡一邊飲酒放鬆的畫面,但其實飲酒或服用安眠藥、血管擴張藥物等,都可能導致意識模糊或過度放鬆,增加溺水或跌倒的風險。
而血管不好的族群則要多加注意,如糖尿病患者和年長者,建議不超過15分鐘。他也提醒,最好避免單獨泡溫泉,結伴同行才能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協助,並注意避免因站立或換姿勢造成血壓劇變,防止昏倒或意外。
過去曾有都市傳說,認為「冷熱泉交替」——泡完熱水再沖冷水,交替可以訓練血管強度,但這行為早被醫師打臉「是謠言」!因為極端溫度會對身體周邊血管造成過度刺激,造成血壓突然飆高,可能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嚴重可能會引起包含「主動脈剝離」在內的危急狀況發生。
花蓮門諾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翰興指出,泡湯應避免「冷熱泉交替」,以免過度刺激心臟血管,水位也不要超過心臟,最好每次約泡10分鐘就起身休息一下。
如果患有高血壓或心臟疾病,但又很想暖暖身,建議可以「足浴」替代。另外,民眾在家沖澡、泡澡也要注意,避免浴室內外溫差過大,擦乾身體、穿上衣服後再走出浴室,降低血管因溫差波動的不正常收縮。
安全泡湯6原則
1. 泡湯時要結伴同行,勿單獨泡個人池。
2. 每次泡湯約10~15分鐘,若出現頭暈、胸悶等症狀時,應立即離開浴缸。
3. 溫度勿超過40℃、避免冷熱水交替。
4. 泡湯後勿太快起身。
5. 泡湯前後都應喝足水份,飲酒或吃飯後隔1.5小時以上再泡。
6. 「漸進式」進出溫泉池,下肢浸入水中,適應溫度後再逐步浸泡全身;離池時也應先露出上半身,等待3~5分鐘,確認無不適再完全離開。
延伸閱讀: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勞保掛職業工會「7類黑名單」抓到就退保!達人提醒「勞工們務必當心」:年資被歸零、保費充公
睡到一半起床尿尿幾次算不正常?腎臟科醫師:簡單2動作,堅持2個月,大幅改善夜間頻尿、血糖血壓也降低
一周天氣/冷夠了沒?「6度」報到後暖2天、大陸冷氣團+鋒面雨又來襲…一表看何時轉乾回溫!
2025基本工資上調「勞保勞退」級距也改了!勞工未來退休給付金額都上調:完整投保薪資12級一次看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