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劉佩真辭呈獲准!台企銀明召開董事會 選任他為代理董座

林岱樺早有預感被搜索?40秒內頻喊12字 一度動怒飆帶隊檢察官

赴習近平座談會沒在怕?他坐姿鬆弛如官老爺 驚人背景曝光

不必被標為中國籍!日法務省5月起改日本戶籍欄 可登記為「台灣」

日本法務省5月起在日本戶籍的國籍欄新增「地區」,過去台灣出身者須登記為中國,如今可依個人意願登記為台灣。圖為日本東京出入國在留管理局。美聯社
日本法務省5月起在日本戶籍的國籍欄新增「地區」,過去台灣出身者須登記為中國,如今可依個人意願登記為台灣。圖為日本東京出入國在留管理局。美聯社

台灣人爭取已久的日本戶籍名稱終於修改了。日本法務省5月起在日本戶籍的國籍欄新增「地區」,過去台灣出身者須登記為中國,如今可依個人意願登記為台灣。

根據日本現行制度,日本戶籍僅限於日本人,外國人與日本人結婚,也無法建立自己的戶籍。日籍配偶戶籍婚姻欄內,會記載外籍配偶的姓名與國籍。關於戶籍內對「台灣」的標註問題,根據日本1972年與台灣(中華民國)斷交前,法務省於1964年發布的規定,台灣出身者的國籍須標示為「中國」。

法務省表示,當時日本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建交、未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無法標記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時也認為標示「中華民國」不妥,於是將中台的人民統一標示為「中國」。

台灣出身的外籍配偶一直以來希望標示「台灣」維護自身認同。也有人指出,國際社會普遍將台灣認知為「地區」,現行做法與此不符。法務省將戶籍上「國籍」欄更改為「國籍・地區」。格式修改後,過去登記為「中國」的人,如希望修改為「台灣」,可申請變更。根據台灣內政部發布的婚姻統計,每年約有800至1000名台灣人與日本人結婚。

日本發給長期居留外國人的住民票及在留卡,早在2012年允許標記出身地區名稱。當時就有許多台灣配偶希望能改戶籍的名稱。

國籍 戶籍 日本

延伸閱讀

號稱全日本最早開的梅花!「熱海梅園」梅花祭繽紛登場

日押注超薄太陽能板

台灣人基因溯源 坊間檢測產品5000元多非本土貨

日本團隊仿傚牛胃培養微生物 研發雜草發電設備

相關新聞

黎巴嫩戰火之中,被雇主拋下的外籍移工

Zainab,來自獅子山共和國的27歲移工,正在貝魯特打掃和料理家務。每個清晨,她都被爆炸聲驚醒,那是她在黎巴嫩的新日常。那天早晨當她睜開眼睛,望著手機時間「9月26日,清晨5點」,她原本計劃再睡一會,因為2小時後就得起床打掃、煮飯、洗衣……然而當她再度醒來,平凡的日子卻被無情的現實改變了。走出房間,Zainab發現雇主和她的家人都消失了,屋裡空無一人。門沒有上鎖,但雇主一家悄然離開,連一紙告別都沒有。她才知道,雇主一家已在深夜離開黎巴嫩,奔向杜拜,希望能夠逃離迫近的戰爭。留下的是未支付的薪水和未曾道別的寂靜。

尼爾蓋曼性醜聞:惡龍可以被打倒,用故事的力量對抗權力

「卡利奧佩」畢竟是一篇奇幻漫畫,在法庭上很難當作指控蓋曼的直接證據,故事中有多少部分是現實的投射,或者是某種程度的「自我實現預言」,也只是讀者的解讀。不過,Tortoise Media和《紐約雜誌》都提到蓋曼的另一部作品《萊緹的遺忘之海》(The Ocean at the End of the Lane)。此書背景發生在蓋曼童年時居住的薩塞克斯郡(Sussex),雖然蓋曼強調本書並非「真實的自傳」,但承認其中許多部分來自於他的童年經歷,並說故事主角「大致上可說是我的縮影」。

影/玻利維亞巴士墜800公尺深谷…至少31死 現場畫面曝光

南美洲國家玻利維亞17日發生嚴重車禍事故,一輛巴士行駛山路時疑似失控墜落800公尺山谷,至少31人死亡,還有十多人受傷。

達美航空一班機在加拿大多倫多機場墜毀 15人輕重傷

緊急救援人員正在處理一架達美航空飛機於多倫多降落時墜毀的事件,事故造成15人送醫,其中三人傷勢嚴重,包括一名兒童、一台6...

以軍方接回哈瑪斯歸還4人質遺體 以總統:我們心已碎

以色列軍方今天表示,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在加薩透過紅十字會(Red Cross)已將4名以國人質遺...

不想當兵?新加坡逃兵役最重判36個月 曾有知名作家遭通緝

新加坡男子須服兵役保家衛國,若逃避兵役,按規定將被判處有期徒刑最重36個月不等刑期。過去知名電影「瘋狂亞洲富豪」原著小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