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去年短報名額遭減招...「這所私大」今年缺額率最高 校方不願回應

2024全球碳排量創新高 未按計畫擺脫化石燃料

根據今天發布的初步研究,導致地球暖化的石油、天然氣與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今年創下新高,沒有跡象顯示世界在按照計畫逐步擺脫化石燃料。

法新社報導,齊聚亞塞拜然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COP29)的各國,之前已承諾將「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目標是把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比工業化前高出攝氏1.5度以內。

但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國際科學家網絡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石油、天然氣與煤炭的排放量持續攀升。

研究發現,若要達到攝氏1.5度的升溫幅度限制目標,全球如今最晚必須在2030年代末期之前達成淨零碳排目標,時間點比大多數國家目前計畫的還早了許多。

雖然科學家說再生能源與電動車有助於取代部分化石燃料,但天然氣與石油的碳排量增加,導致今年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升高。

挪威奧斯陸(Oslo)國際氣候研究中心(Center forInternational Climate Research)研究主任皮特斯(GlenPeters)說,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令人沮喪地逼近」高峰。

他向媒體表示:「再生能源成長強勁,電動車成長也很穩健,但這還是不夠。」他補充說,要在觀察多年數據之後,才能確定碳排量是否達到峰值。

初步調查結果顯示,2024年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去年增加了0.8%,達到破紀錄的374億噸。這項研究是根據截至年底的每月數據與預測,因此可能比目前的估計略高或略低。

研究人員說,印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與國際航空業成長都導致碳排量上升,而歐洲聯盟(EU)與美國的碳排量則呈現下滑趨勢。

在中國,鑒於煤炭與天然氣的二氧化碳污染增加,2024年的化石燃料排放量預計將些微上升。中國的碳排量占全球總量近1/3。

皮特斯說:「中國的石油用量可能已達高峰,這要歸功於電動車的快速推出。所以,這些科技真的助了一臂之力。」

整體而言,包括砍伐森林的土地利用改變造成的污染在內,2024年全球二氧化碳污染量大致持平,約為416億噸。

科學家評估說,若把「當前暖化程度」以及「其他溫室氣體未來效應」納入考量,為控制氣溫升幅不超過攝氏1.5度,全球還能排放二氧化碳的「碳預算」只剩下2350億噸。

以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速度來看,這代表全球只剩下6年時間就會消耗掉碳預算,也就是說每年必須大幅減排,才能實現淨零目標。

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氣候系統數學模型主席弗里德林斯坦(Pierre Friedlingstein)說:「我們在此呈現的簡單數學是,在不假設任何負排放(negative emissions)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在2030年代末期達到淨零目標。」

化石 碳排量 碳排放

延伸閱讀

EV買氣有起色了?全球10月電動車銷量成長35%

李鎮宇:川普重啟石油開採政策 將有一箭三雕戰略效果

航空、零售業剉著等!川普將二度入主白宮 各行業影響一次看

碳費在即…台中繳最多不是中火 碳排第2名碳費要繳27.6億元

相關新聞

魯比歐:南非駐美大使仇恨川普 列不受歡迎人物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今天宣布將南非駐美大使拉蘇爾(Ebrahim Rasool)列為不受歡迎人物,...

殘忍以色列!巴勒斯坦難民被迫二度流亡

二度流亡的巴勒斯坦難民:《邊境風暴》與75年未解的人道問題

控「全球最大毒梟之一」 川普政府祭15億懸賞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

美國川普政府7日宣布,提供5000萬美元(約台幣15億元)懸賞金,徵求有助於逮捕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Nicolás Ma...

把爸爸媽媽還來!日本「原爆詩人」的血淚控訴

在廣島是和平紀念公園內,有一座日本詩人峠三吉的詩碑,上頭刻有峠三吉的詩作〈把人還來〉(にんげんをかえせ)。1917年出生的峠三吉,本身也是廣島原爆的受害者(當時28歲的峠三吉,位置在距離爆炸中心3公里的廣島市翠町),戰後的1950年代,出版了《原爆詩集》,至今仍是日本最為重視的原爆記憶作品之一。

加薩人道慘況曝!180人餓死「半數是小孩」 裹屍布都沒了

路透報導,加薩人道危機持續惡化,加薩衛生部門4日通報過去24小時有5人因饑餓或營養不良死亡,以哈戰爭迄今餓死人數攀升至1...

「木已成舟」!傳以總理內唐亞胡將無視軍方反對 下令全面占領加薩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據報本周告訴多位部長,他將尋求內閣支持一項全面占領巴勒斯坦加薩走廊的計畫,但以軍內部仍有反對意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