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獲失事美航黑盒子 急送附近運委會分析 航空專家曝2原因恐釀禍

美國首都29日發生民航客機與軍用直升機相撞,導致兩機共67人全部罹難。法新社
美國首都29日發生民航客機與軍用直升機相撞,導致兩機共67人全部罹難。法新社

美國首都29日發生民航客機與軍用直升機相撞,導致兩機共67人全部罹難,這可能是美國自2001年以後最致命空難。美國官員尚未定調事故成因,不過稍早當局已經尋獲客機黑盒子和駕駛艙語音紀錄器。而紐約郵報引述航空專家指出,短跑道及高度要求極為接近的交叉飛行航線,可能有著關鍵角色。

紐約郵報引述美國運輸部長達菲於30日表示,這起悲劇「無疑是」可預防的。

紐約郵報請教一些航空專家了解可能造成這起事故的因素。

報導指出,事發的雷根華盛頓國家機場(Ronald Reagan Washington National Airport),最初是為了讓貴賓搭乘的私人或政府客機進入華盛頓特區而建造,它是一個較小的機場,也是該地區唯一的機場。

美航前機師萊特(John Wright)表示,相較於其他可供大型商用客機起降的機場,標準跑道長度約1萬3000英尺,雷根機場的跑道卻只有約一半的7000英尺,這使得進場降落變得非常棘手。他提到,較短的跑道要求飛行員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並且在降落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技巧和經驗,「頭幾次飛往該機場時,通常會有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同行」。

萊特提出,在這個機場降落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重點在於空速、高度和下降速度。他補充,「最後要看的,就是有沒有人穿過你的航道」。但是他也主張,「這在雷根機場完全是可以安全操作的,我自己就這樣做了50年」。

除了跑道較短之外,高度要求接近的交叉飛行航道也可能是造成慘劇的原因之一。

根據官方飛行地圖,有兩條飛行航道,一條供直升機使用、另一條供客機使用,航道在雷根機場附近交會。

航空律師兼前機師伯賀(Jim Brauchle)告訴紐約郵報,直升機的飛行航道指示不得高於200英尺,而飛機則應在大約500英尺的高度。

伯賀描述,客機進場基本上沿著波托馬克河的東側飛行,在距離著陸點約1.5英里(約7920英尺)進行50度轉彎來降落。轉彎時飛行高度低於500英尺,接著當然開始下降。

伯賀說。與此同時,直升機航線沿著波托馬克河,飛行高度在200英尺以下,「你會發現兩機的垂直距離只有幾百英尺,這樣的空間對於誤差範圍來說並不多」。

此外,伯賀解釋,聯邦航空總署(FAA)允許飛行員在規定高度範圍內有75英尺的標準偏差,這可能會進一步縮小錯誤空間。他表示,「假設情況......(完全算入兩機誤差)那是150英尺的誤差,如果最初兩機相距約只有200英尺,那麼兩機之間相距只有50英尺」。

然而,萊特表示,不管怎樣,直升機「當時不應該在任何高度上穿越這條飛行路徑。」

目前當局已經尋獲客機駕駛艙語音紀錄器和俗稱黑盒子的飛行紀錄器,將送往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實驗室進行解讀和分析。NTSB就在事發地點附近,距離約1英里(約1.6公里)。

美國航空 黑鷹直升機

延伸閱讀

「一連串糟糕決定」美航客機撞黑鷹67人全罹難 川普質疑和這事有關

美航客機與黑鷹直升機相撞恐無人生還 川普擬這時發表談話

機師不以為意?專家直言美航撞黑鷹「情況罕見」軍方早知民航航道

美航客機與軍機相撞 川普:很糟糕、看來應可避免

相關新聞

英特爾禍不單行!技術慘輸台積電 還可能遭陸調查

在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大陸商品加徵10%關稅後,北京當局旋即採取反擊措施。除了對Google展開反托辣斯調查,中國大陸據傳...

川普對中加徵10%關稅正式生效 陸同時間「3事項」反擊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的措施,已於美東時間4日零時1分生效,即台灣時間4日下午1時。不過,中國也...

加國倡「拒買美國貨」 川普提撤關稅3條

美國課徵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大陸高關稅,二月四日生效,美國總統川普二日指出,加拿大和墨西哥必須完成三條件才能取消關稅,包括貿易平衡、阻止非法移民進入美國及阻止芬太尼。

華府空難黑盒子判讀首度曝光 黑鷹撞美航高度與塔台數據「有出入」

美國華府1月29日發生民航客機與軍方黑鷹直升機相撞,造成兩機共67人悉數罹難。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1日證實...

才喊明年見…美航空難67死「花滑新星」遇難 華裔少女最後貼文曝光

美國華盛頓列根機場(Ronald Reagan National Airport)1月29日晚發生嚴重空難,一架軍用黑鷹直升機與一架美國航空(America...

面臨重大挑戰...美航罹難者遺體被安全帶綁住 泥漿阻礙打撈進度

美國航空1架龐巴迪CRJ700班機29日在華盛頓與美軍黑鷹直升機相撞,雙雙墜入波多馬克河,民航機上64人與直升機上3人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