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進黨再爆性騷案?女性黨工控遭逼自願離職:我忍多久了

獨/增購10萬劑流感疫苗 疾管署花1270萬元跟東洋買

高雄分屍魔嗜賭成性 工地下屬爆料他是「狠角色」

立院不斷電審總預算案 張啓楷:估減列2100億創新高

立法院20日加開院會討論114年度總預算案,展開表決大戰。民眾黨立委張啓楷今天說,初步統計減列金額新台幣2000億元到2100億元間,創歷史新高。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說,114年度經預算刪減後仍比113年度高許多,國家可以繼續運作。

立法院20日加開院會,繼續討論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並從20日上午10時開始不斷電表決,進行到21日清晨將近6時,朝野上演表決大戰,才完成二讀程序。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說,因幕僚人員需要時間整理二讀內容,21日下午1時再繼續開會,處理總預算案三讀。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受訪時表示,就是因為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在朝野協商時,不斷盤古開天闢地、不想讓協商進行,造成今天會有這麼多案子要表決;如果柯建銘有心協商,可以節省大家很多時間。

陳玉珍說,不分藍綠白立委都很認真,國民黨立委有很多提案,但民進黨很多是為反對而反對,總預算不管怎麼刪除,114年度的預算總金額還是比113年度高許多,希望行政院、各部會不要造謠、恐嚇百姓,國家還是可以繼續運作,「如果不行就表示行政院能力有問題」。

陳玉珍曾提案刪除政府對公視補助的23億元,引發爭議。陳玉珍表示,審查預算本來就是委員提案後,部會來溝通,大家再達成協議;但公視預算審查過程中,文化部還沒來溝通就有人帶頭造謠,事實上文化部和她充分溝通後,她就同意改為刪減加凍結部分預算。

陳玉珍表示,這次有幾個案子藍、白都有提案,過去若有先協商就能併案處理,但這次因為總預算案未經協商,表決過程中才會分別撤案;但民進黨團在二讀時一個提案都沒有,沒有盡到充分監督行政院的責任。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透過媒體群組表示,大約經20小時不斷電表決,初步統計減列金額2000億元到2100億元之間,比起之前民進黨執政8年每次都大放水,只刪1.1%、1.2%多出很多,這次創下歷史新高。另外凍結約900多億元,但報告後就能解凍,影響沒那麼大。

張啓楷說,這次減列金額最大的是原本要撥補給台電的1000億元,民眾黨跟國民黨都認為這不能再給了,因為台電應檢討為什麼最便宜的核電不用、再生能源買的太貴等弊案,才會提出刪減提案。

張啓楷指出,另外預算被刪減比較多的還包括數位發展部、監察院、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法務部等,其中數發部打詐不力被刪減2億元,數位發展署說要做銀髮族網路連結,但計畫都跟以前重複,才被減列20億元、凍結10億元,是除了台電以外被刪減最多的。

張啓楷說,監察院的一般行政、業務費,以及巡察業務預算都被砍掉,等於有一大半預算都被砍掉;總統賴清德的國務機要費編列3000萬元,這筆錢主要是餽贈、招待的費用,這次被刪減1000萬元、凍結2000萬元,因為賴總統都不來跟立法院溝通。

張啓楷 溝通 陳玉珍

延伸閱讀

立院總預算大戰 藍刪公視預算2300萬、凍結5.7億

班班有鮮乳叫停 彰化縣議員吳韋達辦座談爭取中央續辦

公視預算因「聽海湧」遭砍…政大教授邀課上討論 陳玉珍:審完應邀

影/藍白聯手刪939億總預算 卓榮泰與陳玉珍金門交鋒

相關新聞

總預算爭議 農業部挨批不中立

總預算案爭議不休,在政院帶頭下,各部會連日極力哭窮賣慘,部會首長更是爭相政治表態。農業部長陳駿季前天更拍影片,質疑在野黨...

行政院稱「請不起手語老師」? 北市社會局發聲:歡迎申請

行政院稱「請不起手語老師」,國政基金會副執行長、桃園市議員凌濤喊話快向北市府申請免費服務。

總預算三讀通過 刪6.6%約2075億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一一四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出兩兆九二四八億元,較原編列的三兆一三二五億元,刪除百分之六點六、約二○七...

總預算決戰 經濟部補貼台電千億 藍白全刪

立法院處理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朝野從昨天起不斷電表決八個委員會剩餘的七百多案,力拚今天休會前完成三讀,其中藍白聯手刪...

不滿外交部旅費遭刪15% 林佳龍:不樂見有人放冷箭

立法院通過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大砍行政部門業務費,引發各部會大喊吃不消,外交部長林佳龍臉書今天貼文,強調「外交預算的刪...

卓揆護預算 藍批玩弄數字騙人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行政院長卓榮泰昨表示,台電出勤救災,但千億撥補預算卻遭刪減。國民黨立委反批,遇天災政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