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男籃資格賽/雪恥!盧峻翔關鍵三分球 中華隊險勝菲律賓

全台降溫有感!明變天3地防大雨 冷氣團來襲「低溫直落11度」

劉佩真辭呈獲准!台企銀明召開董事會 選任他為代理董座

4年前後大反差!川普就職典禮科技大亨排排坐 政商關係受關注

多位科技富豪20日群聚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參加川普就職典禮。  美聯社
多位科技富豪20日群聚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參加川普就職典禮。 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誓就職,包括馬斯克祖克柏貝佐斯等富豪被安排坐在舞台上顯眼位置,締造總統就職大典的空前景象,科技大亨在當今美國政壇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可見一斑。

法新社報導,根據「富比世」(Forbes)雜誌,以個人財富來看,馬斯克(Elon Musk)、貝佐斯(Jeff Bezos)、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是舉世3大富豪,身家總和接近9000億美元。

自從去年總統大選結果揭曉以來,美國科技界大咖就一直在對川普獻殷勤,對照4年前川普第一次入主白宮時加州矽谷(Silicon Valley)科技圈對他敬而遠之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蘋果公司(Apple)執行長庫克(TimCook)、Google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也是就職大典的座上賓。

儘管TikTok美國服務前景不明,執行長周受資仍被安排坐在舞台區後排位置。川普就任後不久就頒布行政命令,延後75天實施針對TikTok祭出的「不賣就禁」法律。

就職大典因天候不佳而改到室內舉行,導致座位數高度受限。儘管如此,祖克柏的妻子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貝佐斯的未婚妻桑琪士(LaurenSanchez)也都是座上賓。

路透社報導,對某些人而言,這些舉世巨富出席川普就職大典,象徵他試圖推翻2020年大選結果未成、勉力重磅回歸的巔峰時刻。

對其他人而言,這卻是一大警訊;新政府未來幾年施政重點會從稅務、勞工政策、貿易和其他政策上,讓交遊廣闊、後台硬的人得到好處。而前總統拜登(Joseph Biden)卸任前演說示警:危害民主的「寡頭政治正在美國形成」,言猶在耳。

馬斯克為川普重返白宮之路豪擲超過2億5000萬美元,堪稱超前部署、搶占先機。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已被任命主掌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預期他將推動自駕車法規鬆綁。同時,川普重新執政,聯邦針對他以及旗下公司的調查未來如何發展,也引發關切。

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威斯特(Darrell West)表示:「生意人會去討好川普,著眼於他們旗下公司可因此拿到許多政府合約,或是他們掛慮政府法規。」

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媒體製作、管理與技術系副教授賽樂帕克(Andrew Selepak)說:「基本上就是超級富豪買門票。儘管我們都承認川普交易性格掛帥,但其實,不管誰來當家,他們都會這樣做。」

「在這種場合露臉、秀名字,尤其可以確保他們有利可圖。」

川普 祖克柏 美國 貝佐斯 超級富豪 馬斯克

延伸閱讀

川普意外推遲對陸關稅 路透:提高美中關係重置可能性

川普簽命令撤銷50名前高官安全許可 報復質疑拜登兒子筆電真實性

日相石破茂看川普就職 選戰所言直接變演說內容

川普上任首日未課關稅 要求調查評估中國大陸等國家

相關新聞

川普警告離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遠了 但他任內不會發生

美國總統川普19日提到中東和烏克蘭正在發生的衝突,警告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遠了,但在他任內不會發生。

川普周四發言重點:對等關稅、美中俄峰會、控台灣搶走晶片生意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13日)正式下令,要求研究對眾多貿易夥伴加徵「對等關稅」。除此之外,他還在白宮記者會上談及多方面的話題...

和川普政府低調過招!輝達去年就開始布局 傳本周悄悄延攬川普關係戶

紐約時報報導,有別於其他矽谷大企業,輝達與微軟以相對低調、避開鎂光燈的方式應對新川普政府。這並不代表兩家公司毫無作為,比...

如何讓川普想「併吞」台灣?美學者古舉倫半玩笑建議這2招 點名高雄

美國霍夫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法學教授古舉倫(Julian Ku)8日在社群平台X發文,建議...

川普又簽行政命令!制裁國際刑事法院 控非法調查美國和以色列

美國總統川普6日再簽署行政命令,制裁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

川普「接管加薩說」連國務卿和幕僚都第一次聽 CNN:他自己的主意

美國總統川普4日語出驚人稱美國將接管加薩走廊,把加薩打造成「中東蔚藍海岸」,震驚國內外,包括川普的幕僚。CNN報導,川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