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500萬捐贈證據?網友挖出清大圖書館粉專貼文 曹興誠下棋照曝光

台股收23,285點下跌279點 台積電收1,055元跌20元

財神爺降臨!家族春節聚餐中大樂透頭獎 全家30人均分近億元獎金

川普新內閣人選爭議 考驗參院共和黨人忠誠度

川普新內閣人選具爭議性,這些人選能否通過參院核准,仍待考驗。圖為被選為新一屆的黨團領袖的共和黨參議員熊恩(左)。(路透)
川普新內閣人選具爭議性,這些人選能否通過參院核准,仍待考驗。圖為被選為新一屆的黨團領袖的共和黨參議員熊恩(左)。(路透)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至今挑中的內閣職位人選,有些令外界不解甚至盛怒;另有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和財政部長等更重要職位尚待宣布。但這些人選能否通過參院核准,仍待考驗。

川普曾矢言瓦解運作華府事務的自由派「深層政府」,如今他冀望靠自身在總統大選贏得的決定性勝利,以及共和黨在聯邦參院拿下過半席次的優勢,讓他為了強行通過他任命的人事案得到所需政治資本。

川普一開始籌組他的執政團隊,就公布幾位引人注目的人選,包括由支持鷹派外交政策的保守派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魯比歐(Marco Rubio)擔任國務卿。

但之後川普公布的四位部會首長人事,卻是對他們各自要掌管的龐雜聯邦政府部門幾無經驗或無相關經驗,只有效忠川普的事蹟。

其中最具爭議性的,是由極右派前聯邦眾議員蓋茨(Matt Gaetz)擔任司法部長,他直到13日還因涉嫌性騷擾和違法使用毒品而遭到國會調查。川普還提名幾位他的私人律師出任司法部高官。

此外,疫苗懷疑論者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獲提名擔任衛生部長,另一位遭指散布俄羅斯政治宣傳的陰謀論者加巴德(Tulsi Gabbard)則獲選擔任國家情報總監。

最後一位引起兩極化反應的任命案,是由前福斯新聞台(Fox News)節目主持人赫塞斯(Pete Hegseth)擔任國防部長。他未曾管理過任何大型組織,卻要執掌世界最強大的軍隊。

有分析家認為,川普挑的人選展現他決心迅速推動他的政見,也就是將「覺醒派」多元化主張及環保相關政策從聯邦政府和民間企業的各方面清除。

川普也已挑明聯邦調查局是他重整聯邦政府的目標之一。前聯邦眾議員羅傑斯(Mike Rogers)被認為是接替現任局長雷伊的人選。這位堅定效忠川普的前FBI幹員在海湖俱樂部與政權交接小組會過面後,看來最可能中選。

不過,川普最具爭議性的內閣人選若要全部獲得聯邦參院同意,過程可能不會一帆風順。川普已要求至少部分人選不需經過完整聽證程序就獲得國會批准,這種策略稱為「休會任命」(recess appointment)。

美國憲法允許聯邦參議院休會時,總統的提名案可不經參議院審查。川普已表明,任何要參選參院多數黨領袖者須同意採取「休會任命」。這也是他對這屆參院的首場忠誠度測試。

共和黨 川普 美國大選 議員

延伸閱讀

川普大舉來犯 中國政經面臨巨變?

拜習會談台海和平 藍委:兩人意在沛公、都向川普喊話

烏克蘭盼2025結束戰爭 G7也很支持

川普擬取消7500美金電動車抵稅補助 傳特斯拉支持!

相關新聞

路透評論員:台灣局勢在川普就職前升溫 北京秀武力迫新政府退縮

路透全球國防專欄評論員艾普斯(Peter Apps)分析,儘管俄烏局勢在川普當選後逐漸升級,中東地區還有以色列與伊朗的對...

川普警告離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遠了 但他任內不會發生

美國總統川普19日提到中東和烏克蘭正在發生的衝突,警告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遠了,但在他任內不會發生。

川普周四發言重點:對等關稅、美中俄峰會、控台灣搶走晶片生意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13日)正式下令,要求研究對眾多貿易夥伴加徵「對等關稅」。除此之外,他還在白宮記者會上談及多方面的話題...

和川普政府低調過招!輝達去年就開始布局 傳本周悄悄延攬川普關係戶

紐約時報報導,有別於其他矽谷大企業,輝達與微軟以相對低調、避開鎂光燈的方式應對新川普政府。這並不代表兩家公司毫無作為,比...

如何讓川普想「併吞」台灣?美學者古舉倫半玩笑建議這2招 點名高雄

美國霍夫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法學教授古舉倫(Julian Ku)8日在社群平台X發文,建議...

川普又簽行政命令!制裁國際刑事法院 控非法調查美國和以色列

美國總統川普6日再簽署行政命令,制裁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