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傳英特爾內部熱烈討論分拆代工業務!專家爆料「最快1年內成形」

鳳翔專案F-16V至今零交機 為何預算執行率高卻不見戰機

iPhone 17 Pro系列傳漲價「至少貴1500元」!1關鍵向Pro Max看齊

半伴依戀/新婚後的第一個過年 在婆家或娘家過?

過年,一年之中很重要的團圓日子之一,當結婚後的第一個過年,你是哪裡度過的? 示意圖/Ingimage
過年,一年之中很重要的團圓日子之一,當結婚後的第一個過年,你是哪裡度過的? 示意圖/Ingimage

作者:陳雅婷(一肩伴侶心理諮商所 伴侶心理師

在【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戲劇中,有一段婆婆唱出的歌曲:

做人的媳婦著知道理

晚晚去睏著早早起

起來洗頭抹粉點胭脂

入大廳擦桌椅

踏入灶腳洗碗筷

踏入繡房繡針絲

有看這部戲的媳婦們,此時內心可能已經翻了無數次的白眼吧!

現在社會不再像幾十年前農業時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兩代的觀念與差異逐漸擴大,舊時觀念若未能即時更新,家庭劇裡的爭執便會一幕幕上演。

過年,一年之中很重要的團圓日子之一,當結婚後的第一個過年,你是哪裡度過的?就像大部分的家庭,新婚第一年在婆家過年,抑或是留在娘家陪伴父母呢?還記得如何決定過年的去處,是順其自然嗎?還是夫妻共同討論過。

傳統觀念中,已婚女兒不宜在娘家過年,會帶給婆家與娘家不好的運勢。當傳統價值觀牴觸自己內心想陪伴父母的期望,該如何面對「過年」這件大事?尤其是過年有著許多繁文縟節,清潔、祭祀、餐食…,家庭中的習俗又該如何因應,身為新婚夫妻的你/妳,是否想過這件事?

接觸越來越多的伴侶後發現,沒有一種標準模式,曾看過在除夕夜跑兩個家庭的,也見過輪流過年(婆家一年、娘家一年),聽過選擇到國外度假,也有夫妻各自回原生家庭…。現今環境不再只有一種可能,年輕一輩的想法不完全遵照傳統禮俗,重要的是「夫妻雙方能表達各自的想法立場,溝通並找出雙方接受的決定,最終分別向父母說明」。

會談室裡,曾見過女性淚眼汪汪訴說著內心的不捨與難過,第一次不在家陪父母過年、第一次在陌生環境過年、第一次覺得過年好累…,說著羨慕某些新女性的創舉,能除夕回娘家、出國、不用回婆家…。當夫妻各自從原生家庭走向婚姻家庭時,過年不再像單身時的輕易選擇,除了考量自身需求,也須了解伴侶需要。

過年,只是生活中的刺激因素,你/妳是否認真覺察過自己內心對家人團圓、過節的想法,配合著世俗傳統,還是勇於表達自己?你可能是獨生子女而不捨年邁父母,也可能與家庭關係淡薄而不在意節慶,生活中不喜歡委屈卻可能在過年時配合順從的戲。

婚後的第一個過年,是更加了解雙方家庭的時刻,許多平日觀察不到的相處模式、價值觀,都能在過年時有新的體會,也許你會發現你擁有新潮的父母、也可能發現父母的僵化、甚至未察覺的家庭規條,這些都可能成為夫妻間衝突的火苗,在心中埋下未爆彈。

夫妻溝通的重要性

1. 隨時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並懂得傾聽伴侶的感受,試著在對話中建立親密且信任的相處模式。

2. 哪過節不重要,重要的是夫妻能否表達自己,不僅是順從或配合,而是在夫妻對話中共同決定,透過談話感受到伴侶的重視與尊重。

3. 夫妻來自不同的家庭,形塑出獨立的兩個個體,各自的成長經驗透露出對家或節慶的不同期待,夫妻間的差異逐漸浮出檯面,因此夫妻溝通的重點在於了解與認識伴侶,逐步認識那個你願意相守一生,卻又不太熟悉的另一半。

4. 過年也是呈現婆媳、妯娌、翁婿等關係的時機,以第三者的角度融入伴侶原生家庭,往往需要伴侶的協助與引導,能否在父母與伴侶間做好溝通橋樑,是影響關係的重要原因。

5. 找到適合夫妻的相處方式,共同面對生活中的點滴,伴侶的原家可能讓你陌生,甚至無法接受對方觀念,請透過雙方談話去找到與伴侶家人相處的模式。

在傳統與新穎的碰撞下,沒有家庭的標準模式,媳婦沒有一定要做甚麼,公婆、岳父母也沒有必須如何,所有的相處都基於「尊重」與「愛屋及烏」的前提,提醒所有的新人們,婚後第一次過年也是考驗著雙方溝通能力,請試著覺察自己的價值觀,並傾聽伴侶的觀點,一起找出屬於你們的答案。

(本文經《一肩伴侶心理諮商所》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媳婦 娘家 婆家 原生家庭

延伸閱讀

半伴依戀/電影《親愛的愛莉絲》:病態自戀情人如何對你精神操縱

半伴依戀/擁抱伴侶關係中的不安 《腦筋急轉彎2》教我們愛回真實的自己

半伴依戀/夫妻共同育兒是愛還是礙?從伴侶間的6大合作模式談親子教養

半伴依戀/觀賞電影「可憐的東西」 閱讀女性身體的性愉悅…自慰可以是一場法國大餐

相關新聞

救人的方法失靈了?揭開預防「蓄意自我傷害」最難面對的現實 真相可能讓人心碎

要預防自殺,前提是自殺必須是能預測的。讓我們來回顧關於預測自殺,我們所知道及不知道的事情。二十多年前,一位自殺學專家指稱:「發人深省的現實是,並沒有任何研究指出自殺可以在任何個體中被預測或預防。」此一結論至今仍然成立。

比失眠更可怕的,是你習慣了不想睡──寫給那些每天都「不小心」熬到凌晨的人

睡不著的人,不一定是有煩惱,有時只是覺得,今天還沒被好好過完。

諮商心理師:紅姐給的從來不是性 而是一種「你來,我就接得住你」的幻覺

最近,紅姐事件爆炸了。一位中年男性假扮女性,以免費性愛為名,邀約陌生男性上門。門開了,人進來了,性發生了,然後被偷拍、被上傳、被販售。一連串荒謬的過程,讓整起事件像極了現代的社會黑鏡,像是一個大型社會觀察現場…而我相信這一定也不是單一事件,只是剛好被暴露出來而已。

心理師到底會不會被ChatGPT取代?業內人士提4原因:樂見個案嘗試

最近諮商時常聽到個案與我分享他跟AI對話的經驗,通常我是樂見個案這樣的嘗試,有幾個原因:

「被愛」的孩子更會愛人!父母如何相愛 影響孩子未來如何對待自己的伴侶

你們覺得,孩子對於「愛」的認知基礎,是從哪來的呢?

《我,沒有極限》:別再讓「平凡」限制你!突破那條把「還行」跟「偉大」區分開來的界線

成為偉人並沒有先決條件。你可能是被一群狼養大,可能在三十歲時無家可歸、大字不識,可能在四十歲時從哈佛畢業;你可能是這個國家最有成就的大咖之一,但你試著征服一個新領域,依然比你認識的其他人還要飢渴又努力。這一切的起點,是「決心去看看自己已知世界的外頭」,超越你所在的街道、城鎮、州或國籍,超越文化和身分。只有這樣,真正的自我探索才能開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