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公噸大閘蟹「戴奧辛超標」 違規名單最快周二揭曉

聯合報 記者林則澄/台北即時報導

針對衛福部食藥署11月在邊境攔下一批來自中國大陸、約16公噸的大閘蟹被檢出「戴奧辛」超標,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業者後來依法申請複驗,但上周五出爐的複驗結果仍不合格,食藥署最快12月3日公布違規業者名單和中國大陸養殖商。

林金富說,食藥署當時在邊境攔下從中國大陸進口的16公噸大閘蟹,11月15日第一次檢驗結果顯示戴奧辛超標,業者接獲產品不合格通知後,同月21日依法申請複驗,直到29日複驗結果出爐仍不合格,業者得依規定辦理退運或銷毀產品。

林金富表示,由於複檢結果11月29日才出爐,按照正常程序會在12月4日簽報,但因為是攸關國人食安的違規事件,食藥署最快12月3日例行邊境檢驗結果時就會公布殘留量、違規業者名單和中國大陸養殖商。

中國大陸出口的大閘蟹檢出戴奧辛超標,衛福部食藥署最快12月3日公布違規業者名單和...

食藥署指出,戴奧辛(Dioxin)是當含氯物質燃燒時或製造含氯物質時所產生的有毒產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人類已知致癌物」,人體短時間高濃度的戴奧辛暴露會造成肝功能及皮膚傷害,如氯痤瘡、深色皺紋等;長期暴露則會引起免疫、神經、內分泌系統及生殖功能的損傷。

食藥署 戴奧辛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