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製登月科學酬載回傳數據 有助太空艙抗輻射研究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國立中央大學自製深太空輻射探測儀(Deep Space Radiation Probe, 簡稱DSRP),也是台灣第一個自製登月科學酬載,於15日搭載日本的登月小艇成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成功發射,在歷經36小時後,順利傳回首批科學數據,將有助於未來太空元件、太空艙抗輻射研究。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張起維主任表示,Resilience登月小艇在發射當日就飛到超過一萬公里高度,離開低地球軌道。中央大學深太空輻射探測儀是台灣第一個離開低軌道的科學酬載,每天都在創新我國太空酬載的飛行距離。

中大指出,團隊為確保DSRP在深太空任務萬無一失,在有限的時間、空間下在地面反覆測試,特別前往清華大學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和林口長庚醫院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測試,確保功能與運作正常。另外,要與日本ispace公司的登月小艇進行平行開發,以確認科學酬載與登月小艇能順利整合,充滿各種挑戰。

本次發射任務成功,ispace登月小艇HAKUTO-R Mission 2一共搭載三個科學酬載,中大表示,台灣中央大學是唯一的學術單位,也是最先開機的,目前運作正常,溫度都在安全範圍,科學團隊透過原始資料轉換為輻射劑量,並觀察到兩次宇宙射線產生的位元翻轉。

中大表示,本次任務目標希望測量地球到月球之間,以及月球表面的游離輻射環境。Resilience登月小艇預計4個月後登陸月球,並在月球表面觀測10天,所取得的游離輻射環境數據分析,有助於未來太空元件或太空艙作更精準的抗輻射設計。

中央大學太空系張起維主任 (左二)和參與學生團隊,長達兩年投入總算夢想成真。圖/...

太空系研究生周宜萱特地飛往美國佛州全程觀看發射任務,她說,從大二開始參與這項任務,負責架設、設計飛行軟體與環境測試,能看到夢想成真,十分感動。

【文教熱話題】

▪ 泰晤士世界大學聲譽排名出爐 台灣僅1大學擠進前150名
▪ 教部點名陸3所大學隸屬統戰部 禁止交流、學歷不再採認
▪ 教育部封殺陸3大學 2千台生恐白讀了?鄭英耀這麼說
▪ 陳培哲:「統戰」當不採認學歷標準 國際只有台灣
▪ 台大社科院學生會長被罷免 提案人投票所外「站崗」
▪ 初春的盎然生機、災荒的一線微光 看古人歌詠雨水時節

太空 科學 輻射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