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總編 文章列表
太陽能不只發電還做公益!綠能公益協會如何幫NPO找到20年穩定收入?
在全球推動能源轉型的趨勢下,不僅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COP)將公正轉型列為重要的討論主題之一,台灣也訂下2030年綠電占比3成的目標。然而,當政府積極調整能源結構,社會中的弱勢族群卻可能因能源價格上升、基礎設施不足,陷入更嚴重的能源貧窮,如何讓他們在過程中不被遺落,成為各界共同思考的課題。
台灣沒有核能可以嗎?綠電合作社打造微型光電廠 掀起屋頂綠色革命
編按:中央推動綠電多年,盼加速跟上國際淨零減碳的趨勢,但時至今日,大型綠能建設蓋或不蓋卻經常引起爭辯,民眾對相關設施的質疑日益湧現,面對能源轉型,台灣還有哪些選擇? 綠主張綠電合作社是全台第一家能源合作社,《倡議家》2月客座總編也邀請合作社理事主席許秀嬌,分享屋頂型太陽能的優勢,以及綠電合作社如何透過公民參與的方式,在屋頂設置太陽能板生產綠電,解決台灣能源自給不足的問題,同時,他們在發展案場的過程中,又遇上哪些難題。
如何避免照顧悲劇?在多元陪伴照顧之前 讓移工看護壓力先現形
在台移工人數超過80萬,是台灣重要的勞動力來源,其中,至少22萬人屬於家庭看護工,用勞動照顧了眾多家庭,今年立法院更三讀通過,80歲以上長者免用巴氏量表評估,即可聘用外籍看護工,加上未來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移工將會是關鍵的照顧人力。
長照人力要分級!弘道副執行長:結合志工、社區資源打造在地安老網絡
讓長輩在熟悉的環境「在地安老」是全球趨勢,而讓長照走入社區,不僅考驗長照單位對社區資源的掌握程度,在高齡人口增加、服務人力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有效運用人力也成為一大挑戰。
社區共生照護的魔法!伯拉罕合作社打破碼別制 攜手照服員守護社區
編按:2025年起,台灣面臨超高齡社會的巨大挑戰,意味著長照服務的需求將日益增長,而傳統的長照模式卻常因制度僵化、人力不足等問題,難以滿足長輩需求,同時徒增照服員困擾,長照3.0能為這些問題帶來新解方嗎? 《倡議家》1月客座總編邀請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創辦人林依瑩,分享伯拉罕如何打破傳統長照框架,透過「All In One多元照顧模式」,提供靈活、人性化的服務,以及合作社制度,又是如何成為照服員後盾,同時改善部落社區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