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手一機看線上影音串流是稀鬆平常的事,但近日有網友質疑常看網路上的直播內容或YouTube影片等,長期下來容易造成手機壽命愈來愈短,因為會損害SSD(solid-state disk,固態硬碟),當不斷寫入、存取這些資料到極限,手機就會變成死機。但有專業網友解答指「線上看影片對SSD的影響非常有限,暫存數據的寫入量通常很小」,手機「快速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見於電池老化造成系統跑不動。
原po於mobile 01上發文指出,SSD有存取次數限制,拍照、錄影、App下載、資料流動存取、遊戲各種更新、網頁都是在存取資料。此外,就連線上看各種片、看蘋果TV、看YouTube 、看IG短影片、看抖音、看臉書各種影像、甚至看直播,都是有產生資料數據暫存在SSD上,再轉為可視解碼編碼映像。
原po認為,使用者每看一次影音內容,就是在不斷在減少SSD的壽命進度條,「當殺滿220T,你的手機就死機了」。尤其天天看直播的,天天看A片的,看YouTube的,「知道為什麼你的手機為什麼這麼容易比誰還快死亡了吧?」
文章一出引發熱議,「不做這些,你要智慧型手機做什麼? 用老人機就好啦,我的手機就是每天拍照、錄影、滑臉書、看網頁、聽串流音樂、看各種片…,8年過去了還是活得好好的啊」、「線上影片的快取是在RAM裡,除非你用的手機,它的RAM太小」、「SSD要在5年內操爆也不那麽容易的,你手機5年説不定都換了,還擔心這個?」、「好奇怪的謬論,所以購買的商品都須供起來不要隨便使用,以免損壞?」
另有人舉電動車鋰電池為例,其和手機一樣亦有充電循環次數,大概是充電1500次,換句話說,電動車不到5年就需要換電池了,手機每天看影片看到沒電再次充滿,也是5年不到就要更換電池了,「但是有人在擔心這個嗎?」、「我的iPad Air2每天都看幾個小時的YouTube,都快10年了也沒掛」。
亦有專業網友解釋,現代SSD的寫入壽命通常非常高,而手機的存儲晶片也有類似的設計。以一部手機為例,影片的解碼和編碼過程主要依賴CPU或GPU,假設每天寫入10 GB 數據,達到220TBW的壽命需要約60年。如果常看YouTube ,一部10分鐘的1080p 影片可能只會產生幾10 MB的暫存數據。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 最便宜蘋果AI手機來了!iPhone 16e定價破2萬、10大功能一次看 鏡頭升級4800萬畫素
📢 原價屋被爆RTX 5080顯卡「收錢再加價賣」引網怒!店家後續動作曝光
📢 蘋果Vision Pro開箱!沉浸式體驗畫面躍框而出 菜鳥DJ刷碟、眼動操作驚豔
📢 蘋果iPad mini 7開箱!實測配PS5手把變遊戲主機、寫筆記 8.3吋螢幕超剛好
📢 任天堂Switch 2台灣快開賣?網揪「這處有檔期」時間曝光:我先空出來了
📢 2月4G、5G便宜資費懶人包/4G不限速吃到飽免500!5G上網優惠只要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