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大運在中原大學開幕。(中原大學提供)
作者: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教授兼任運動事業及政策中心主任黃煜
四月底及五月初屬於國內最大型的學生運動會相繼登場,包括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及大專運動會,這個慣例已維繫有數十年之久,算是國內長青字號的運動賽會,但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這些賽事受重視程度及影響力是日漸下滑,接近所謂的雞肋型賽事,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要提升賽事影響力,從主辦單位、承辦單位及賽事參賽單位等都有必要調整思維及做法,甚至調整辦理方式,以邁向賽事永續發展。
主辦單位具體輔導兼務實導向
首先,這兩場賽事都是屬於學生賽事,由教育部出面統籌辦理並提供相關資源是合情合理,但相較於現今國際綜合性賽事籌辦思維,似乎仍有檢討之處,如鑒於綜合性賽事辦理都是城市輪流承辦,考量多數城市承辦經驗不足,包括國際奧會、國際大學運動總會等都規畫多元的經驗知識傳承機制,也就是所謂的「知識移轉」的概念(Transfer of Knowledge,簡稱TOK)。2000年雪梨奧運在1993年針對賽事籌辦工作規劃系統性的資訊與文件管理,並陸續完成內部經驗彙整、辦理檢討會議,這是奧運會首見較完整的經驗傳承(Transfer of Know-how), 針對此,主辦單位應明確提出運動賽事的申辦及籌辦作業規範(如圖一),前者說明賽事申辦流程及辦理所需資源,包括硬軟體,後者則是進一步闡述各種硬軟體規範,如賽事作業範疇、行政流程及硬軟體規範等。硬體規格比如場館所需功能及空間、夜間照明及交通運輸服務的等級;軟體服務包括志工服務內容、媒體服務、醫療服務、、、等。這些規範可作為賽事籌辦的指引,反觀國內,教育部現階段只有訂出21條的條文準則,實有必要重新處理。
面對籌辦各種專項議題的研習及學習機制也必須辦理,包括儀軌、競賽、行銷、、、等等,賽事辦理的現場觀察也是最具臨場感的學習活動,可以實際觀察到後場工作情況,比紙上談兵更逼真,且可以理解遇到不同情境的應變作為,國際大學運動總會所辦理的世大運觀察團(observer program)就是最佳的案例(圖一)。再來,賽會結束後辦理檢討會議有其必要性,包括讓前後屆賽事單位進行經驗交接的總結會議(Debriefing session)及賽後檢討報告等也可累積許多經驗,且賽後籌辦分享應試著從多元觀點討論賽事的得失,包括負責辦理城市、主辦單位、運動競賽代表、志工代表、媒體代表、、、等,甚至有些現場調查的結果也會納入,這些都會使賽後報告更具參考價值。
圖一 世大運籌辦規範手冊高達200頁
其次,這十餘年環境永續議題持續受到矚目,許多國際賽事辦理強調減法,特別是場館硬體,自倫敦奧運以後,從主場館、游泳池及幾座運動場館賽後瘦身已轉型讓更多區域型賽事活動可以使用,而搭建臨時性場館已避免蚊子館的出現,同時,被譽為史上最貴的卡達世足賽也將其所使用的八座足球場拆掉其中的五座,拆掉的座位及部分設備捐給其他需要的國家,簡言之,早期大興土木的觀念逐步調整,強調的是使用現今的設施或是臨時場館。反之,國內綜合型賽事的辦理還在強調場館的新整建,以作為為政者的重要功績,為投其所好,教育部體育署也大手筆補助這些硬體建設費用,正是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而承辦單位也樂此不疲,事實上,若不是這些補助費用作為誘因,這些綜合型賽事應該是乏人問津。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地方政府在興建大型運動設施時可說是風波不斷,由於地方政府的運動專業及工程行政能量不足,許多運動設施興建已經成為施政地雷,而出錢補助的教育部體育署更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圖一 世大運籌辦規範手冊高達200頁
短線炒作是利空 賽事核心是運動員
第二,從承辦的地方政府及大專院校而言,承辦綜合性賽事本來就是燙手山芋,雖說媒體經常報導國際賽事辦理長有利多的新聞,但即使是奧運會也是在辦理超過80年之後才找到合宜的商業營運模式,其餘多數是辦理國家或城市自掏腰包辦補貼,且賽事辦理的效益並不會從空而降,全中運及大運會的與會人數雖多,學生的參賽經費,包括住宿、交通及飲食等都是學校或是政府支付,受到諸多限制,對於辦理在地的經濟效益有限。若是辦理區域的飲食住宿容納量無法滿足參賽單位需求,參賽團隊可能要住到隔壁縣市或是偏遠地區,此外,許多國高中教練亦需張羅學生運動員的三餐、交通及住宿,這些基層教練戲稱自己是「除了專業不足以外,其他什麼都會。」
由於許多承辦單位經常都是新手上陣,其實很難要求這些承辦單位將賽會
辦理得完美無缺,筆者當時在參與全運會辦理時,每天幾乎都是危機處理,因此,對於籌辦單位而言,只要能夠開幕典禮順利進行,所有賽事能夠照表操課完成,大概就是功德圓滿。要提到賽會辦理成效如同緣木求魚,事實上,以今年全中運為例,雖說網球場施工造成不小風波,但後來一些運動員在場上的表現其實很亮眼,其實選手要創造佳績,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這也突顯賽事辦理團隊及場地條件都是關鍵因素,因此,承辦單位可藉此在賽事閉幕新聞作為宣傳重點之一,但由於行政作業能量不足,並未能掌握此一良機,觀察近年來開閉幕典禮的官方新聞資料,都集中在首長們的致詞稿內容,四平八穩,但不易引起共鳴。
事實上,國際賽事的籌辦強調的是長期規劃,以東京奧運為例,在2019年下半年分別辦理了世界杯橄欖球賽、柔道賽、排球賽、12強棒球賽,而在2021年也在關西地區辦理的世界壯年運動會(註一),同樣地,卡達辦理世界盃足球賽也是整體策略的一環,他們在今年及明年將會辦理亞洲杯足球賽及國際水中運動會,簡言之,綜合性賽事辦理其實不是即興之作,需要長期規劃及配套措施,許多區域性或是規模較小的賽事是作為暖身賽或是測試賽,一方面提升人員的籌辦經驗,另一面確保硬體服務符合賽事規範,而後續的賽事則是延續賽會效益。
有些遺憾的是,目前國內綜合性賽事的籌辦思維多半停留在完成運動賽事籌辦為最高指導原則,缺乏整體性的策略思維,如將運動賽事籌辦結合全民推廣、提升地主競技表現及在地產業發展進行整合,賽事順利結束就是圓滿成功,然而國際上許多城市主打運動與觀光產業的跨域結合,加上各種職業運動賽事、大型賽事的定期辦理及場館資源整合,充實運動城市的內涵並帶動城市產業發展。
圖二 觀察團課程多元且紮實
參賽單位加強大內宣
第三,參賽單位,也就是各縣市或是大專院校,也必須要調整思維及做法,運動員的選訓賽是基本功,也就是制定及落實選拔事務、接著則是訓練,最後則是參與賽事,當然,優秀表現者也會予以敘獎或頒發獎勵。但是如何提升校內師生或在地鄉親對於這些子弟兵的認同卻一直被忽略,因此,許多運動健兒似乎低調無比的參加賽事,多半是在出發前辦個的授旗典禮,地方行政首長及學校主管行禮如儀的幾句勉勵以聊表關心之意,賽事結束後也安靜地返回自己的崗位,似乎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針對此,負責參賽事務的行政單位需要思考如何強化運動員與在地的連結,筆者之前在高雄市參與體育行政服務時,統整了過往本市參與全國運動會的獲獎紀錄,不僅保存過往光輝的故事,並且作為後續行銷宣傳的重要參考, 包括邀請優秀運動員參與各種宣傳活動、懸掛知名運動員的大型布條、發行運動員郵票(圖四)。同時,在許多儀軌活動如聖火、會旗進場等都安排退役及現役運動員參與。
圖三 發行運動員郵票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也辦理國內舉重界著名舉重選手的引退儀式,也是國內舉重界的第一場,當時這位曾在亞運獲得獎牌的舉重選手因為傷勢嚴重不得不在賽前棄賽,在協會的襄助下完成這場引退式,場面感人萬分(圖四)。同時,港都全運會的第五百面金牌也在當屆賽事達成,這也都歸因於負責同仁費盡心思前彙整的代表團獲獎紀錄,才得以辦理這場五百金里程碑的活動。但平心而論,這些作為其實有限,畢竟國內的競技發展生態體系讓許多運動員從小就接受專業化運動訓練,其成長環境幾乎與外界隔絕,與校內師生或是在地鄉親顯少有交集,更談不上所謂的認同感,除少數表現優秀運動員有機會得到媒體報導青睞之外,多數運動員大多成為無名英雄,一方面是這種所謂四級銜接體所所造成的窘境,另一方面是行政單位無意識的遺忘了要宣傳這些代表家鄉或是學校的運動員。
圖四 感人的運動員引退儀式
在各種國內外賽事如過江之鯽的情況下,這兩大賽事的關注度及人氣似乎是江河日下,辦理數十年以來的兩大綜合性賽事其實就面臨著「溫水煮青蛙」的效應,反正政府每年都會固定編列預算,這個賽事就會得以延續。面對此種窘境,加上競技發展體系不易改變情況下,現階段不如化繁為簡,將綜合性賽事改為各單項錦標賽,減少在開閉幕典禮、團本部及貴賓服務等的費用,反之,強化在競賽服務的品質以提供運動員更合宜的運動環境。有趣的是,大專運動會其實與不少國際賽事撞期,因此,紛紛提前辦理,本屆總計辦理20個運動種類,其中有7個種類在開幕典禮前已完全結束,另外,有5個種類因場地原因選擇在外縣市辨理,這些提前或是外縣市辦理的賽事都可說是「類錦標賽」。
國內辦理國際性或是國內的運動賽事風氣相當盛行,也是政府重要的體育運動政策之一,且不少國際賽事辦理的效果確實讓人驚豔,包括2009年高雄世界運動會、2009年台北聽障奧運會及2017年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等,但是隨著時代改變,許多觀念及做法得隨之改變,政府部門亦是如此,從全中運到大運會的辦理動軋都是億元起跳,但若只是博得一周新聞,投資報酬率實數偏低,若要重塑這兩個賽事的魅力,從主辦單位、承辦單位或是參賽單位都是重要利害關係人,三者實要同心協力,反之,單項錦標賽的選項則是朝精緻化路線。
註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期至2027年辦理。
今年的全中運田徑賽。 (資料照,新竹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