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Journal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麻鹏达教授团队和阿坝师范学院杨子松教授团队合作发表丹参活性成分合成和调控综述文章


解析

2025年7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麻鹏达教授团队联合阿坝师范学院杨子松教授团队在《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Biosynthesis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tanshinones and phenolic acids in Salvia miltiorrhiza”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中丹参酮和酚酸活性成分的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

丹参作为传统大宗中药材,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肝脏损伤、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其活性成分包括脂溶性的丹参酮类和水溶性的丹酚酸类。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与多组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在揭示其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该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丹参酮和酚酸类物质合成途径的解析工作,并深入梳理了多类关键转录因子(如MYB、bHLH、AP2/ERF、WRKY、bZIP、GRAS等)在调控丹参活性成分合成中的作用,阐明了多条信号通路(如茉莉酸、脱落酸和水杨酸信号通路)如何共同调控相关基因表达。此外,文章还总结了在表观遗传调控、翻译后修饰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对在合成生物学、丹参遗传育种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该研究为丹参的分子育种和代谢工程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推动丹参中药现代化、提高药用活性成分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邵帅、博士后吕兵兵、博士生王梅和曾思佳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麻鹏达教授和阿坝师范学院讲师王仕英、杨子松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0278)和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5ZNSFSC0615)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dx.doi.org/10.1111/tpj.70358

最全1000+植物核基因组数据库IMP (点击图片直达)

高颜值免费 SCI 在线绘图(点击图片直达)


往期精品(点击图片直达文字对应教程)

Linux      Python  

R绘图   NGS基础   GEO高级

 生信自学   生信书籍   系列教程   心得体会

转录组经典   宏基因组   蛋白质组   单细胞系列   测序发展史

    免费在线画图   色彩搭配   图形排版   图形解读   

       ChIP-seq     TCGA     GSEA     WGCNA       

     海哥组学    傻瓜系列    文章写作 

 Cytoscape   Excel  PPT

机器学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