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存錢無法帶來幸福 中年轉用金錢創造回憶與經驗!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文/立川健悟

經驗有有效期限

「經驗也有有效期限啊……」某位富人喃喃自語,隨後嘆了一口氣。因為有些事情錯過時機就再也經驗不到了,這讓他很懊悔。

他在40多歲迎來了第一個孩子,當時他開的公司正在籌備上市。他對妻子說:「等上市後,我會好好照顧孩子的。」但當公司順利上市後,男人又強烈地認為:「好不容易公司擴大,我要再往上衝!」結果在接下來的20年裡,他每天都投入在工作中。

現在退休的他,雖然透過辛勤工作使資產增加了好幾倍,但他注意到如果只是希望和家人快樂生活,根本不需要這麼多錢。而當他留意到此點時,孩子早已長大,他沒有發揮父親的角色,也沒有建立父子之間的信賴關係,他對此很後悔。事到如今就算他想「經驗」育兒,能夠經驗的時間早就結束了。

順道一提,根據日本總務省的社會生活基本調查數據顯示,父母與子女共度的時間,母親約為7年6個月,父親則只有3年4個月(僅計算彼此見面的時間)。

將這段短暫時間花在工作上的男性,以「幸福」這個觀點來思考的話,可說並未做出合理的判斷。

將有形資產轉換為無形資產

「我為了應付人生的下半場,正在將有形資產轉換為無形資產。」一位富人這樣對我說。

她在丈夫去世後苦盡甘來,還成功創辦了自己的事業,獨生女也在幾年前結婚離家,讓她覺得如釋重負。

現在她要認真面對的問題是,該在何時逐步變現自己的資產。從各種責任解放後,她決定「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快樂」,並與專家協商制訂了資產變現計畫。

她笑著說:「存錢並不能累積幸福。」我完全同意這個觀念。因為必須將金錢這種有形資產,轉換為回憶和經驗等無形資產,否則人類無法感受到幸福。

話雖如此,許多日本人擔心老後的花費,最後錢還沒花完人就走了。若人生走到盡頭手邊還有錢,就代表你白花時間或勞力賺了這些錢。

因此,在生前創造資產高峰,並在能從經驗中獲取最大價值的過程中逐步使用資產,這才是實現幸福的「合理判斷」

只是要帶著自信逐步變現資產,必須事先準備好足夠的錢,以保證今後的生活。確認人生規畫後,建議與理財規畫師等專業顧問商議後再做決定。

我建議的資產使用方式是高峰不要只用「金額」思考,還要加入「時期」的要素。現在一般多會建議從人生規畫反推要設定多少資產的目標「金額」。沒錯,對於收入較低或容易散財、沒有存錢習慣的人來說,設定明確的目標「金額」能有效改變他們的關注點。

但是,先決定好在人生下半場的「時期」開始慢慢將資產變現,這樣比較容易做出合理的判斷。

書名:《有錢人教我的致富心態》
作者:立川健悟
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
出版時間:2024年11月14日

假如你將生活無虞的目標「金額」設定為三千萬日圓。以「金額數值」為目標的人在達成目標後,往往會認為「存到三千五百萬日圓,生活應該會更穩定」,進而傾向於持續追求不必要的目標。結果,很多人因此錯過了讓人生更豐富的機會。

另一方面,我們改用「時期」來檢視資產的高峰吧。將65五歲設定為資產高峰,同樣在存到三千萬日圓後,接下來的人生就開始將這三千萬日圓逐漸變現,然後將其轉化為回憶。

如此一來,重點是在人生下半場用「有形資產」增加回憶這種「無形資產」,使人生更富足

換上富人的腦袋和心態!

在人生下半場持續增加資產,並不能帶來幸福。

制訂人生規畫時,也要設定資產的高峰「時期」,在那之後將有形資產轉化為無形資產吧。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有錢人教我的致富心態》。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商業周刊 商業財經 投資理財 中年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