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之地》阿富汗難民在伊朗尋家20年 生命哀歌動人心弦

琅琅悅讀 聯影電影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爛番茄100%新鮮度 好評推薦
★榮獲世界影展8項大獎及11項提名
★榮獲日舞影展 世界電影最佳導演獎
★榮獲多倫多 賽勒斯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
★榮獲瑞典松茲瓦 國際影展最佳影片
★榮獲法國佩薩克 評審團大獎

電影《兄妹之地》(In the Land of Brothers)是一趟穿越風景、文化和世代的旅程,三位主角感受到了人間冷暖:穆罕默德,一個年輕、有前途的學生;萊拉,一個因地理因素與世隔絕的純樸女人;還有卡森,他承受著家人犧牲的重擔。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擁有「兄弟之邦」稱號的伊朗,收容來自不同年齡、性別,為數眾多的阿富汗難民,他們似乎難以在伊朗找到容身之處,只能淪為二等公民:年輕的學生因為難民身份被警察當成免費勞工;掙扎求生存的母親,為避免被遣返而每天步步為營;遲暮的一家之主為了家庭,守住悲慘的秘密。兩名年輕伊朗導演以鏡頭呈現「兄弟之邦」的應有道義,首部劇情長片,貫徹包容而不排外的初心,以一個難民家庭橫跨20 年的光景,勾勒出阿富汗難民在伊朗生活的實況。

電影以互相緊扣的三個章節,平實地刻畫阿富汗難民在伊朗社會二十年間,所面對的創傷與掙扎,以極豐富象徵意義的構圖及自然的拍攝手法,展現出主角們流離失所生存的無力感。演員精湛演出和諷刺的劇情,透徹地道出「二等公民」在異國尋找屬於他們的一席之地,在狹縫之間委曲求存的景況。一幕幕電影的畫面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牽動着我們的情緒。這部電影描寫戰爭對難民的終生影響,引起強烈共鳴。劇本充滿了悲劇色彩,也清晰描繪了人物的不同情感;恐懼、愛、悲傷、焦慮、甜蜜與解脫。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兄妹之地》講述在你認為屬於自己的地方,成為『他人』的感覺,」導演們表示「我們希望觀眾重新思考全球邊界的錯誤構建,並想像一個沒有邊界的世界。」由兩位導演阿蜜兒法茲莉和加塞米共同合作。行政衝突、流離失所的身份和難民危機共同構成了《兄妹之地》中的傷口。這些是無數家庭的成熟且相互關聯的故事,他們以難民身分在伊朗開始生活。但到底有這樣一個空間叫做家嗎?透過他們兩位導演的視角,在跨越二十年的三個獨立章節中捕捉了移民的掙扎。

美國《綜藝報》(Variety)的影評人埃爾法德(Murtada Elfadl)寫道:「憑藉嫻熟的敘事技巧和自信的電影製作,他們講述了一個來自阿富汗的大家庭,在鄰國伊朗尋找避難所和家的20年艱辛旅程。」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亞洲電影評論》報導:「製作非常出色,兩位導演向大眾展示了他們極為自然的敘事手法。」

《電影快報》Cinema Express日舞影展上評論:「這些故事講述得簡單明瞭,沒有多愁善感和華麗的風格。正是冷靜和克制的敘事手法,賦予了這部電影人道的深度和同情心。雙導的電影製作清晰、堅定和優雅。」

在這個每天都有許多難民流離失所的世界中,外來移民者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想法和一般人不同,擁有與當地的人不同的價值觀,可能對社會構成威脅。我們想讓這部電影向人們展示將難民視為平等的人,而不是外來者。我們希望觀眾能夠對我們的角色產生同理心,並將這種同情心延續下去,對所有人抱持同理心;了解對於命運視若絕望的人是致命的,並團結起來理解難民的感受。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莊嚴文學,家庭史詩傳奇。阿富汗大家庭的三名成員在伊朗展開難民生活

以一個難民家庭橫跨20年的光景,勾勒出阿富汗難民在伊朗生活的實況

《兄妹之地》故事講述,在美國入侵的陰影下,一個阿富汗難民大家庭在「兄弟之邦」伊朗展開容身之處:一名年輕的青少年忍辱負重被抓去做苦力;一個因地理因素與世隔絕負責替伊朗富人家幫傭的妻子,一個承受兒子在海外傭兵失蹤成謎的父親,並承受著家人犧牲的重擔。三段故事描述外來者試圖融入伊朗卻付出慘烈的代價。

阿富汗大家庭的三名成員作為難民,在伊朗開始努力生存,他們沒有意識到將面臨數十年的「家」鬥爭。為了生存,伊朗難民少年忍辱負重被抓去做苦力卻遭逢困難處境,伊朗女難民隱藏丈夫秘密,以及父親為了追尋兒子不告而別上戰場的原因,三段家庭三個故事交織出身處伊朗的阿富汗難民的移民悲歌與處境。2月7日上映。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兄妹之地》。圖/聯影電影

難民 阿富汗 伊朗 電影 美國 移民

推薦文章

留言